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学林  黄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61-6364
介绍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现状,认为江苏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在茶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江苏省茶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完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是发展江苏省茶文化旅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州博斯腾湖是新疆现存最大的湖泊,其巨大的水体景观与周围荒漠、戈壁景现形成巨大反差,是干旱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但受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这里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又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寻求可持续发展,笔者就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利弊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瑛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17-319
四川世界遗产地野生蔬菜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广泛,营养价值高,医疗保健作用大,色美味鲜,生态开发潜力大,但目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采集不均衡、加工水平不高、开发缺乏规范与文化品位等问题。为合理保护与利用遗产地野生蔬菜资源,旅游开发中应加强野生蔬菜资源的基础研究;重视野生蔬菜资源的保护与科技开发;深入挖掘野生蔬菜资源文化内涵以提升旅游产品层次。  相似文献   

4.
王兴娥  赵永田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364-2367
昆虫资源是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资源,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地形过渡性明显,自然条件复杂,为各种昆虫类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具备发展昆虫旅游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旅游+产业”为背景,结合四川昆虫资源实际情况,对四川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四川昆虫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使得城乡地区旅游流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以旅游数字足迹为来源,基于UCINET 6.212软件构建环巢湖城乡旅游流网络,并结合桑基图与社会网络相关指标对其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环巢湖旅游呈现出季节性特征明显、逗留时间短的时间特征,在空间邻近节点间呈现访问频次高和以特色旅游资源景观为导向的空间特征;整体网络规模高但密度低,网络结构不平衡,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带动作用不强;姥山岛、三河古镇等节点位于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拥有着更多的竞争机会且非替代性优势明显。建议加强保护核心景点资源,提高边缘景点知名度,提升核心与边缘节点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王志民  谢园方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5049-505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区域旅游资源的竞争重点开始转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竞争力中乡村文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江苏省苏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历史特征和地域优势,使得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迅速.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需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坚持以地域乡土文化为核心,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注重乡村文化的多层次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7.
经走访调研选取张家界市38处水体旅游资源单体,将其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的体系,运用AHP构建水体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源要素价值、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系统3个准则层,选取观赏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游憩价值、社会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质量等16项指标,运用指标赋值与加权求和方法对市内水体旅游资源单体作出分级。研究表明:从数量上看,张家界水体旅游资源众多,种类丰富;从质量上看,38处水体旅游资源,优良级水体旅游资源13项,占比1/3;水体旅游开发条件良好,但整体质量较低。从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开发水体旅游+康养新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及交通建设3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戴军  王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67-11168,11342
以遂宁市为例,综合分析了遂宁市域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市域旅游资源规划整合策略,以期解决市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区域竞争与协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立省理念的推动下,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也存在着接待旅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欠缺等问题。应通过构筑旅游大发展框架和旅游大市场格局,以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优势品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措施来提升河南的旅游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水体类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就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和谐理论为指导,对西安市的水体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将水体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置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集中进行开发模式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的阶段转化,坚持保护第一、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重视科学研究,在保证生态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苏省河蟹养殖业竞争力,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河蟹养殖业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河蟹养殖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与全国其他14个省(直辖市)河蟹养殖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5个省(直辖市)中,江苏省河蟹养殖业竞争力排名第1.在河蟹养殖业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资源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其次是生产能力因素,第三是发展潜力因素;这3个主因子的权重相差不大,在江苏省河蟹养殖业竞争力形成中均比较重要.[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拨款的方式建设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水产养殖示范场来增强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在第一主因子(资源因素)方面的竞争力;通过加强区域水产养殖业的整体发展带动水产加工企业和水产冷库的发展来增强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在第三主因子(发展潜力因素)方面的竞争力.此外,江苏省可通过推广先进河蟹养殖技术、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注重河蟹苗种的生产和销售、宣传河蟹文化和发展河蟹深加工业等途径来保持和增强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在第二主因子(生产能力因素)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生态旅游区的休闲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地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粉宁  丁华  郭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37-10538,10586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从而对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7个主类进行类型结构及数量、质量评价,并从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角度,对其分布组合进行评价。总结了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认为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较高;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具有开发潜力;民俗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地域分异明显;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资源组合状况良好,各资源区特色突出。以期为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万刚  邹冬生  刘纯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94-20596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从"丹霞"地貌综合体的角度,构建旅游生态承载力、交通、水资源、废弃物、餐饮、观光、娱乐等7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以湖南省"丹霞"为例,计算并分析了其旅游生态足迹,通过研究生态盈亏、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等来判断生态旅游发展的规模是否处于合理状态。结果表明:生态赤字达294.76 hm2,生态赤字主要体现在水域承载力过大,为不可持续发展;可转移生态足迹为669.05 hm2,不可转移生态足迹较大,为1 357.88 hm2。最后提出实现"丹霞"地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该区域旅游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温州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以温州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及理论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和研究影响温州森林旅游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关对策,解决温州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游客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学生和事业单位人员较多,男女比例大至相当,年轻游客居多,游客以集体出行为主,主要来自省内。出行目的健康和休闲居前,采用观光车的游客比例高,出游时间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对风景资源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对硬件设施及管理要求一般,倾向于选择城郊森林公园,具有一定的回头率。通过分析,笔者提出一些如联办旅游活动、丰富旅游方式、重视团体游客的接待工作等建议和意见,以期为温州森林旅游事业带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目湖水体与沉积物中营养盐时空分布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方法,2006年对天目湖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盐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天目湖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影响最大的是上游流域输入,冬季天目湖上游输入的颗粒物是导致水体营养盐尤其是TN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而在夏季,水体中营养盐以溶解态为主,天目湖的营养类型是磷限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含量最高的点位是下游靠近大坝取水口附近,表层沉积物N、P含量明显高于其下各层,尤其对于营养盐含量较高的点位.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兼顾饮用水源地和旅游功能的水库,上游区流域综合保护、水库渔业调控及旅游活动的进一步规范是控制天目湖富营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GIS软件Mapinfo9.0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分析福建省九地市1999-2008年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显示:福建省九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集聚度高,梯度明显;九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差异呈现单峰结构,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差异逐步减小;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间及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内部旅游经济差异波动下降;九地市旅游经济发展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近十年来,福建省九地市旅游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并逐渐形成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和南平市4个旅游强市,且沿海地区对福建省旅游经济起到了较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典型旅游目的地漓江流域为对象,基于1973-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借助RS、GIS技术,运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进而探讨其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973-2016年漓江流域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持续增加,耕地快速减少,水域小幅下降,草地先减后增;不同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中,建设用地增加最快,2001-2016年具有最大的综合动态度;建设用地与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呈显著正相关,耕地、水域与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产业呈现较强相关性,1973-2001年漓江流域旅游产业体量小,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面积种植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活动,2001-2016年旅游业发展为地区主导产业,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林果种植、景区景点开发、旅游设施建设以及阳朔、兴安等地的旅游城镇化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漓江流域土地管理和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RMP分析方法,从游憩资源、客源市场、产品创新3个方面对福建森林游憩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福建省森林游憩产品开发的新思路、新格局和新游憩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