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避暑山庄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以自然山水见长的宫苑。她遵循了我国以自然山水为园林创作主题的传统造园手法,特别是注重园林理水,注重创造生动多变的水体空间,让"名园依绿水"形成"山庄以山名,而趣实在水"的园林艺术风格。基于此,阐述了避暑山庄湖区园林生态景观特色,提出了湖区园林整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清池映楼 水木明瑟 拙政园理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温温 《北京农业》2011,(12):143-144
文章分析了拙政园在理水方面的做法与特色,拙政园整个水面既有分隔变化,又彼此贯通,互相联系,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3.
以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例,定点实测园林中的微气候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分析微气候在近地面的状态与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关系,定性定量地解读江南私家造园的空间营造理法。结果表明,园林中的水体对微气候的优化效果最为明显,植物配置对微气候的优化主要体现在风速及湿度上,建筑形式会影响场地的温度及风力,场地地势的高低会明显影响场地风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以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冠云峰庭院为研究对象,以造园要素的量化特征及其意境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了我国古典庭院的造园艺术与手法特点。着重研究了冠云峰庭院建筑、峰石、水体的平立面布局在尺度上的量化数据及其特征;花木的总体布局特征;冠云峰庭院追园要素营造的实景与空间意境的联系;人与冠云峰庭院空间景境营造的关系。试图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传统庭院空间造园要素的营造手法及其量化特征;也提示观赏者在观赏具体庭院空间时,应从“切入点一路径一出口”的思考角度,来理解古代造园家营造具体空间的真正目的。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借鉴园林遗产精髓,并将其融入我国现代园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之中,逐渐形成真正蕴涵传统园林血脉的现代园林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65-18269
以苏州网师园、沧浪亭、留园等古典园林中的花窗为例,探讨了花窗的定义、功能与分类,进一步从花窗的"形状"、"图案"和"动静景观"等角度阐述其形神之美,向世人解析中国古典园林花窗的审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周坤杰  包建伟  王化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77-16079
对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艺圃4个苏州古典园林的果树应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果树在各园林得到广泛应用;②各园林的果树数量及种类差别较大;③果树管理水平不高,生长状况不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同时,为使果树景观效果更佳,提出果树栽植创意。  相似文献   

7.
姜丽丽  刘振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03-18005,18093
在苏州古典园林垂直绿化植物调查的基础上,介绍苏州古典园林中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指出利用藤蔓植物造景是园林垂直绿化常用的手法之一,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用于垂直绿化造景的23种植物,隶属于13科、19属,在垂直绿化造景的应用形式方面,结合苏州古典园林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怡园、狮子林、耦园中垂直绿化造景实例,强调粉墙为纸、植物为绘,廊架为亭、植物为荫,篱垣为支、植物为缀,山石为骨、植物为衣,驳岸为基、植物为缘,柱干为轴、植物为饰,桥壁为面、植物为点,坡地为丛、植物为铺。  相似文献   

8.
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为太阳能动力,以南方某社区典型景观水体为对象,开展水池静态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太阳能推流方式:水下30 cm水平推流、水下5 cm(水面)水平推流、水下5 cm(水面)向上推流和在推流器叶轮后方安装进气管推流对景观水体的复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推流器叶片后端安装进气管的推流方式的复氧效果优于其他3种方式,水面向上推流优于水面水平推流,水下推流对溶解氧的提高作用最小,但却能最大范围内扰动水体,改善水体流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采用弹性生物填料为人工基质,研究了以土著微生物及外源微生物为菌源构建的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及对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8~32℃时,以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在水体中形成固定微生物膜的时间一般在30 d左右,而外源添加以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成膜时间则在20~30 d之间,略有提前.弹性生物填料可将池塘水体中103数量级的细菌提高到菌膜上大于106的数量级,提高了千倍以上.添加外源微生物可比池塘土著微生物提高近10倍的菌体附着量.从弹性生物填料的长度来分析,水面下50 cm处主要富集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菌群,菌群数量为103数量级;水面下100 cm处主要富集了以反硝化细菌等兼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群落,菌群数量同样为105数量级.从弹性生物填料的分布面积来看,15%试验组的水质修复效果略优于10%试验组,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从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效果来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使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100%以上,对水质TN、TP、氨氮、亚硝酸盐、COD等的去除率达11.27%~90.00%,处理效果明显(P<0.05).特别是池塘叶绿素含量可下降36.90%~57.25%,对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的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利用人工基质构建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是一种实现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藏传统园林历史沿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传力  魏琴  蒙乃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42-13044,13121
笔者依据造园规模、造园要素、造园手法等园林处理方式和西藏特殊的历史进程,尝试将西藏传统园林归纳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3个主要发展阶段,笔者详细介绍了西藏传统园林各阶段的发展情况,认为西藏园林最终形成了以罗布林卡为典型代表的园林体系,并将西藏传统园林的特色归纳为:①园林选址及布局通常依附主体建筑周围的地势平坦之地,布局疏朗,规整大方,不作故意的曲折变化,林地、建筑、道路关系明确,密度很低,区别于汉地园林迂回曲折、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造园手法;②造园要素以种植各类植物为主,形成注重绿化的造园特点,与汉地园林注重"理水"的手法相反,淡于"理水";③主要具备休闲娱乐、宗教仪式、政治职能3项园林功能,特别注重宗教仪式功能。  相似文献   

11.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范例,与颐和园、留 园、抽政园并成为中国四大名园。意境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明清时期意境的理论也已经发 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承德避暑山庄可以说是那个时期已经集大成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2.
堪舆思想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人们在选择居住以及殡葬环境时,对堪舆思想的运用更是发挥到极致。以清漪园为例,通过挖掘“天人合一”“藏风聚气”等理念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选址、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和造景等艺术手法的作用,将之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沱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因子分析评价的方法,对沱江流域1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沱江的下游和上游地表水水质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中游的地表水水质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卜复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1-18042,18045
针对苏州古典园林独特的地域特色与环境,认为古树名木不仅是一种生物个体或自然资源,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忆者,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属性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苏州古典园林古树名木的现状及其生态景观加以分析,阐释了古树名木的含义,并参照相关条例界定了古树名木的级别,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以及怡园9个古典园林的古树名木为调查对象,在2002年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古树名木进行重新调查、核实,得知古树名木较2002年减少了11株。具体介绍了白皮松、银杏、圆柏、黄杨、柘树等的栽种历史与生长状况,强调了适地适树对百年以上古老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强调园林保护工作也应重视对植物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黎文勤  熊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95-8596,8600
从符号学的视角考察中国古典园林,认为园林景观中小到单体构建、构件上的装饰图案,大到自然山水的营造,都可以视为符号。解析了中国传统元素以及传统图案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并从意境、造园手法、景观元素方面,结合留园"小蓬莱"景点、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实例,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对于现代园林设计的借鉴意义。在挖掘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讨现代园林在发生革命性创新的同时,对古典园林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近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利用2001~20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近10年该流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初步探究其原因。[结果]2001~2010年,渭河干流水污染程度呈持续减轻态势,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降幅达62.7%,如期实现了消灭渭河黑臭的目标。但是,近10年渭河干流污染仍很严重,各年均为重度污染,西安段仍然是渭河治理的重点。[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的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上游重庆段人口密集,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方面基础设施落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船舶污染物和大面积的农田地表径流汇入长江及次级河流。特别是三峡大坝建成蓄水之后,主河道和支流水体流动明显变缓,加之长距离回水,部分次级河流自2003年起明显富营养化,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本文综合了2002~2009年对长江三峡水库入库河流营养状态的研究,得出了次级河流水体综合营养状态的评价,并结合三峡库区现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与实际排放量的分析,对于库区支流富营养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通过总结国内外已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对三峡库区的富营养化防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