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养鸡生产多实行大群高密度饲养,“人群”和“高密度”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因素,为疾病(尤其是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甚至某些原来在小群散养条件下危害性不大的疾病,也可能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由于家禽生长迅速,育成期短而周转快,引起鸡场中不同日龄鸡群之间传播疫病 相似文献
2.
梁列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2):27-28
目前,以紫外线灯管作为一种杀菌能力强,消毒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无污染的消毒设施被广范采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紫外线消毒工艺具有其他消毒工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克服了现有传统消毒技术的缺点。欧洲许多国家以及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已在九十年代分别修改了环境立法,在废水处理后的消毒,以及饮用水的消毒上,推荐采用紫外线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3.
4.
在现代化集约化养鸡场,病毒、细菌、霉形体及球虫等生物可通过许多特定的媒介,如动物本身、工作人员、污染的饲料、饮水、鸡舍、设备和空气等在鸡场内传播,鸡场处于严重的疫病威胁之中。往往呈现多重混合感染的态势,严重地威胁着鸡只的健康与安全,给养鸡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鸡群免受这些生物的侵袭,保证鸡群快速健康的生长,必须采取鸡场消毒措施以消除鸡场环境中的各种致病的生物。只有树立“预防为主”的防病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排除疫病的危胁,保证养鸡生产顺利进行。如果忽视预防优先,而忙于疾病治疗,势必使养鸡生产陷于被动,导致养鸡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饮水免疫 1.1饮水不足 如果给鸡免疫用的饮水很快被消耗完,那么其中只有一少部分鸡能饮用足够的水,从而会导致参差不齐的免疫效果.通常用于稀释疫苗的计划用水量应为日常饮水量的30%. 相似文献
12.
13.
规模化养牛场消毒技术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卜场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杀灭环境、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防止外源病原体带入畜群,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消毒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全封闭和高密度饲养的鸡舍中,数以万计的鸡密集在与外界隔绝的有限空间内,鸡的健康与生产力基本上处于舍内小气候的直接影响下,饲养成功的关键在于饲料与控温。其中,对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通风(换气)量来进行的。如果换气不充分,鸡的排泄物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是NH3和H2S)浓度以及鸡呼吸产生的CO2浓度增高,会使鸡舍内温度迅速提高,这将造成鸡的发育不良或产蛋量减少。鸡舍内温度越高这种倾向越明显,严重时将造成鸡的大量死亡。采用变频调速器控制鸡舍内温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温度调节回路(信号部分)…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地区十个鸡场鸡球虫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秦皇岛地区10个养鸡场鸡球虫种类的调查,发现8个养鸡场为球虫阳性,共检出6种球虫,分别是哈氏美耳球虫(34%)、柔嫩艾美球虫(26%)、早熟艾美耳球虫(12%)、和缓艾美耳球虫(12%)、堆形艾美耳球虫(11%)和毒害艾美耳球虫(5%)。 相似文献
18.
19.
鸡群分段饲养,转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转群工作做得好坏,会影响到鸡体重的增长、性成熟的早晚及生产性能的发挥等,所以一般鸡场都会周密安排。我场自投产以来,采用育雏、育成、产蛋三阶段笼养方式。对于转群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转群时间的选择 一般应根据鸡的生理特点按计划进行转群,即:雏鸡在 6周龄底转群,育成鸡在 18周龄底转群。冬春寒冷季节,应选择无风天的中午,夏季可在凌晨、晚上或阴凉无雨时进行。在实践中,由于计划安排,如不能等到好天气,要在其它方面给予补偿,如夏季上午较热,在转群笼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