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生漆加漆酶制作清制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和多糖对漆树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陈生漆加漆酶制作精制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干的陈生漆制作精制漆的方法,即加漆酶的方法,制出的精制漆,其主要性能和用好生漆制出的精制漆基本一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用途,配以不同量的漆酶和其它添加剂来制作各种精制漆。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让漆酶在最后催化成膜中发挥作用,将生漆分离出漆酚和粗漆酶后,先将漆酚进行热预聚,再用粗漆酶配制成漆酚热预聚漆。试验结果表明:此法配制出的漆液,不仅能在漆酶催化下成膜,而且具有粗漆酶用量少、干燥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饱和漆酚稀土金属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漆制制同的饱和漆酚在非水溶剂中同无水氯化稀土金属反应,合成了镧和漆酚螯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螯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饱和漆酚稀土金属螯合物的结构,并人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作者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约60个单株生漆样品的漆酚组成;同时用涂料标准方法测定了这些样品的漆膜的表干时间、光泽值、冲击强度、附着力、柔韧性等。研究结果指出,双烯漆酚的含量与漆膜性能有关,是决定生漆质量的重要因素,这是生漆认识史上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醌吸收峰1652cm^-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1逐渐减弱,而共轭三烯吸收峰992cm^-1和芳醚吸收峰1215cm^-1却逐步增强;3.苯环三取代吸收峰830,765cm^-1都有所减弱,苯环四取代吸收峰875和805cm^-1出现;4.苯环骨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漆籽资源、化学组成、物化特性、加工工艺以及深加工的研究 ,提出了漆籽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硼酸漆酚酯具有较漆酚更易聚合物的特性,根据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的测试结果认为:硼酸漆酚酯的聚合反应发现于其不饱和侧碳链基上;该不饱和碳链基在干燥空气中进行游离基聚合,其分子中的硼原子对该游离基聚合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综合地考察了漆酚和硼酸三正丁酯的反应产物的结构,并主要研究了它们的水解性、醇解性、配合性和聚合性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漆籽的资源分布及用途,提出了开发利用漆籽系列产品的途径。漆籽浸出制油工艺实验成功及其推广应用,为漆籽加工采用先进工艺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开创了新门路。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低压柱分离毛坝漆酚类化合物,漆酚质量分数90%以上.应用HPLC、HPLC-MS、MS分析表征毛坝漆漆酚化学结构,HPLC以甲醇-水体积比9∶1为流动相,总流速1 mL/min,UV 210 nm能够分离18个酚类化合物,HPLC-MS表征13个酚类化合物,主要为C15不饱和三烯漆酚和C17不同饱和度的漆酚.漆酚的中低压柱分离及HPLC跟踪为漆酚提供了快速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漆籽的主要成分、理化性质和用途,提出了开发漆籽资源的途径和新的加工方法,为漆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论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让漆酶在最后催化成膜中发挥作用,将生漆分离出漆酚和粗漆酶后,先将漆酚进行热预聚,再用粗漆酶配制成漆酚热预聚漆。试验结果表明:此法配制出的漆液,不仅能在漆酶催化下成膜,而且具有粗漆酶用量少、干燥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Cu-D370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反应条件和产物性能。Cu-D370的含铜量超过5%时才有正常的催化活性。与漆酚相反,Cu-D370催化活性随升温而加快,89℃时不失活,而且其底物漆酚出现沉淀的时间比70℃或45℃时出现短。粗产品数均分子量(Mn)为3420,分子量分布窄。分离出残余漆酚和低聚物之后,其漆膜实干时间不到1天。漆膜物理性能优异,与“超级生漆膜”类似。漆膜的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与普通生漆差不多。  相似文献   

17.
漆酚基乳化剂(UE8)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漆酚(U)、环氧氯丙烷(ECH)合成活性中间体--漆酚基缩水甘油醚(UDE),再由UDE与聚乙二醇800 (PEG 800)合成漆酚基乳化剂(UE8).用红外光谱对UE8的结构进行表征,用吊片法测定UE8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UE8显著降低了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同条件下合成的UE8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6~7.9 g/L,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25 ℃)为36.4~41.2 mN/m.UE8与 5% PVA-124溶液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可制备稳定的水包油(O/W)型生漆乳液,制得的生漆乳液粒子的尺寸小于 1 μm.  相似文献   

18.
赵敏  刘欣  王秋玉 《森林工程》2009,25(2):28-31
利用生物酶(如漆酶)预处理可以降低化学浆的残余木素量,减少制浆中的能源消耗,提高纸浆强度特性和光泽度等。在介体参与下,漆酶能够降解木素,使残余木素的摩尔质量减少、木素中的酚羟基减少、羰基和羧基增加,对后续的漂白过程起到活化木素的作用。漆酶等酶活系统能将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转变成无机氯和CO2,破坏发色基团组织和结构,降低漂白废水中的TOCl、BOD、COD和色度。漆酶在氧气和介体存在下能使木素产生自由基的缩合,提高纤维间的粘合性,改善高木素含量和纸浆的性能。漆酶作为一种非专一型聚酚酶,在一定程度上可与树脂反应,可以催化好氧污染物的酚羟基基固,生成苯氧自由基和水。  相似文献   

19.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D370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在漆酚氧化聚合阶段,漆酚醌的特征吸收峰先涨后落;三取代苯型结构变为四取代联苯型;共轭双烯型结构变为共轭三烯型;并出现Ar-O-R型醚结构。所以漆酚的氧化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苯环上。在漆酚聚合物交联阶段,双键数目迅速减少,共轭三烯也减少。而α,β—不饱和醛或酮以及不饱和醚型结构却逐渐增加。所以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漆酚的侧链上。这些结果表明,在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中Cu-D370模拟了漆树酶和固定化漆树酶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优化培养条件对提高香菇漆酶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香菇发酵产漆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部分漆酶性质。结果发现静置培养优于振荡培养;pH值≥5.6时香菇菌体基本无法生长,香菇最适生长及产酶pH值为3.5;20℃低温有利于香菇漆酶生长,但最适产酶温度是25℃;Cu2 浓度为0.2~1.0 mmol/L时有利于香菇漆酶的合成,其中0.4 mmol/L是香菇产漆酶的最佳铜离子浓度,当铜离子终浓度超过5 mmol/L时,严重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除了2,5-二甲基苯胺之外,阿魏酸、愈创木酚、没食子酸、黎芦醇等诱导剂促进香菇合成漆酶的作用不明显,反而会抑制菌丝生长;Tween-80的加入不利于漆酶合成。香菇漆酶在60℃条件下保温1 h后仍残余了2%的活力;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的最佳反应温度是65℃,最适反应pH值为2.2(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