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龙江 《中国蜂业》2009,60(1):30-30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养蜂也不例外,要想养好中蜂,首要任务是改良蜂箱。蜂箱要适应中蜂的生物学杼眭,这样才能养好中蜂。  相似文献   

2.
3.
朱学勤 《蜜蜂杂志》2011,31(9):21-22
我是一位在乡村执业多年的老医生,医务远没有大医院的繁忙。得闲时喜欢摆弄蜜蜂,由此得到一些收益尚可以补贴家用。为了将蜂养好,细阅了不少养蜂书籍。相比之下,我较为认可《蜜蜂杂,志》,因此便坚持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4.
5.
吴鹏基  高展 《中国蜂业》2009,60(10):29-29
本文总结我地养蜂老师傅40多年的养蜂经验,结合本人养蜂体会,探索中蜂形成强群的原因和规律,希望与养蜂爱好者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笔者的养蜂生涯中,接触过许多养蜂老前辈,可惜他们有的已经驾鹤西去,有的年事已高,但是他们对笔者的帮助和谆谆教诲至今仍留在脑海里,每每想起来都感到无比的亲切。最先认识的老师是沙河市渡口村的殷新喜。  相似文献   

7.
温永循 《蜜蜂杂志》2012,32(10):24-24
我是广东英德人,今年28岁。较之各位养蜂几十载的老前辈,28岁的年龄确实太嫩了。但我迷恋蜜蜂的时间较早,13岁便酷爱上了蜜蜂。这些年里持续实际的饲养蜜蜂已有2次、数年。因为没有适宜中蜂的书可读,也无不败的养中蜂师傅指教,全靠自己摸索,难免遭遇挫败。正因为年青不服输,且思想活跃,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养中蜂虽遭挫败,却越挫志越坚!我渴求了解中蜂知识,在与蜜蜂纠缠的15年里,有如下一些观察体会:1中蜂自然生活群的重要习性(1)喜居岩穴,易于防守、调温湿。(2)巢脾奇数布置,纵横发展,总是保持半球形态,利于结团抗劣。(3)巢门多数处于巢房上方。利一,便于上脾;利二,与扇风习性关联,扇风时头朝外能察天敌,防蜡昧外逸遭敌寻踪,同时扇入的是凉风;(4)只居于适宜周年生活处,世袭蜂王,优胜劣汰。2野生中蜂抗巢虫  相似文献   

8.
施根吉 《蜜蜂杂志》2006,26(4):20-21
我从1972年开始饲养中蜂,只限养在7~10群,一半过箱用新法饲养,一半仍用老法木桶饲养。也就是养中蜂受了益,我才弃教养蜂直至现在。20世纪80年代,我开始养意蜂,但仍然扶持了多位亲友养中蜂,教他们的方法当然也是一半新法过箱饲养,一半老法桶养。多年来通过两种方法并用,我从中观察出不少问题,悟出了不少道理。1为什么新法饲养的群势都比老法饲养的群势小?每年秋繁结束,冬天蜂群定群时,箱养的中蜂群势普遍小于用木桶或箩筐饲养的中蜂群势。本人认为有如下原因:1)箱养中蜂因摇蜜、检查时经常开箱,扰乱了蜂群的正常秩序;2)箱养中蜂一般像意蜂那…  相似文献   

9.
何邦春 《蜜蜂杂志》2021,41(3):I0022-I0023
1959年,江西省养蜂研究所派员到安远县各乡调查养蜂情况,并在安远县东风垦殖场举办了“赣南地区中蜂改良现场会议”。同年3月,赣县荫掌山林场发展养蜂生产,大量饲养中蜂。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分群不分箱”的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前几年中蜂受到流行疾病的侵害,蜂群仍能保持稳定的群数和群势。笔者曾在本地区的养蜂培训班上介绍过此法,学员们在实践中均反映良好。具体做法是:1)在制作中蜂箱时各向均开一个备用的巢门,按计划分蜂的群数在一个星期前开启需要的巢门让蜜蜂习惯出入。2)按计划分成若干群,用纸板或木板隔严,每群最好保持2框蜂,24h后诱入成熟王台,已有“分蜂热”的群可立即诱入王台。为了操作方便王台最好加用保护器,在换王群中不需除去老王,只将她剪去一翅即可。3)为了使蜂王更好地识别自己巢门而不致错投…  相似文献   

11.
戴云树 《蜜蜂杂志》2016,(11):17-17
马世福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星光村团结组寨坪人,今年已70岁,养殖中蜂有4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周春涛 《蜜蜂杂志》2016,(11):29-30
中蜂的传统土法饲养与活框蜂箱饲养比较,有很多劣势。中蜂采用活框饲养,方便蜂群的日常检查管理,能够提高产量,生产出优质蜂蜜。中蜂过箱是实现土法饲养向活框饲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茹馥 《蜜蜂杂志》2001,(10):16-16
黑龙江虎林县杨多福发明的“数控养蜂法” ,得到了养蜂界的一致认可 ,但这方法过去只适合意蜂的饲养 ,况且南北气温有别 ,那么华南特别是八桂大地 ,饲养的传统中蜂群到底要不要“数控”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中蜂也要实行“数控” ,但完全不能照搬意蜂的方法。据广西梧州的黄蜂友多年的养蜂经历 ,结论是 :“中蜂数控单三五”。所谓“单” ,是指中蜂巢框要成单数而不能为双数 ;“三五” ,是指视季节及蜂群的强弱态势以 3框或 5框入箱调整。根据黄蜂友多年在广西苍梧荔枝林以及观察广东从化、增城蜂友于清明前后采荔枝蜜的群势 ,发现大户的中…  相似文献   

14.
黄世俊  黄革 《蜜蜂杂志》2011,31(9):29-29
我父子饲养中蜂40余年,收捕的野生中蜂无数。现归纳出几种方法,供初学养蜂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沙坪镇红官村养蜂大户唐国才饲养中蜂已49年,他把每年割下的旧脾、蜜盖蜡都收集起来,用内有蒸隔的锅(见图1),锅底放水至蒸隔下3 cm,再把掰成小块的旧脾放在蒸隔上,盖盖,放在火上加热蒸熔,蜡从蒸隔的小孔中掉到蒸隔下面水中,去掉蒸隔上面的蜡渣,拿掉蒸隔.待水冷却,倒出蜡饼,用刀削掉蜡饼下的黑色蜡渣.  相似文献   

16.
中蜂散放由来已久,农村旧法饲养中蜂,规模小、数量少,大多数是将蜂桶悬挂于房屋四周的檐下或墙角的背荫处;也有把蜂箱置于屋内,而在墙壁上凿一个四方形的出入口作为巢门;还有就是散放于村前村后的树丛间,使蜂群在飞翔时互不干扰,更不会造成新王交尾回巢的错投现象。新法养蜂规模大,蜂群数量多,往往受到放蜂场地的限制,给管理上带来诸多麻烦。中蜂散放的最好形式是分组,每组20~30群,组与组相距50~80 m比较安全,任何季节人不离蜂。中蜂有些“娇气”,陈列蜂群时要注意的事项:a.远离铁路、公路,避开噪音;b.避开阳光与强烈灯光的照射;c.既要隐…  相似文献   

17.
陈恕仁 《中国蜂业》2008,59(2):45-46
广东省养蜂学会秘书长谭健生因病不治于2007年12月初去世。谭老师从事蜜蜂事业50多年,被称为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不为名利、忘我工作的"老蜜蜂"。他的去世不仅是广东蜂业界乃至全国蜂业界的重大损失。我刊拟发此文,以示缅怀和悼念。  相似文献   

18.
胡贤刚 《蜜蜂杂志》2011,31(12):36-36
记得年幼时,家里屋檐下就吊有2群中蜂:一群是用木桶盛装,另一群是借用谷箩。儿时看见蜜蜂忙碌的身影就非常喜欢,等到父亲割蜜时我更是喜上加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孩子们只要能吃上蜜就是莫大的幸福,养蜂能吃蜜是促使我后来走上养殖蜜蜂之路的主要原因。我14岁就跟随父亲学会了割蜜,  相似文献   

19.
<正>中蜂分蜂、跑蜂都有一定的内在原因,收蜂也要有一定的方法,这样才会提高养蜂的效益。一、分蜂是为了种族的延续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延续种族的本能,它们有极强的生命延续性,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强烈的分蜂情绪。我们应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一旦分蜂就有2/3的成蜂会跟随老蜂王出走,原来的蜂群突然就会变成弱群,这样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分蜂、生产两不误呢?一旦发现某一箱蜂有很多雄蜂在蜂箱外试飞,就要赶快检查箱内情况,看是否有王台。若是原生态饲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