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柄电导法鉴定橡胶无性系抗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橡胶叶柄切段比叶圆片更适于作电导法材料。0℃/45h低温强度能鉴定出品系抗寒力差异。电解质渗出率、伤害率及相对抗性指标适用于橡胶无性系抗寒性测定。  相似文献   

2.
北方杂草稻种子抗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辽宁杂草稻WR04-23和WR04-33为试验材料,以栽培稻秋光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对种子萌发、萌发时a-淀粉酶活性和相对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浸种12 h后冷冻处理,参试的两个杂草稻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均在50.0%以上,而对照品种秋光的发芽率为0%。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杂草稻种子的a-淀粉酶活性远远高于秋光,而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则低于秋光。结果表明,杂草稻种子比对照品种对冻害有更强的耐受能力,这可能是其在北方稻区顺利越冬并繁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新式混合汁硫熏中和器的介绍,重点论述了应用新型数字硫熏器的原理、工艺方案与使用效果,具体分析了相关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新式数字硫熏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几种性诱剂、性诱器诱捕棉铃虫成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性诱剂在棉铃虫测报中的效果及其应用前景,筛选理想的、使用简单、诱捕效果高的诱捕器和性诱剂,笔者进行了筛选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盆诱捕器+橡皮头诱芯等具有较好的诱蛾效果,且设施简单易行,调查方法简便,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大豆单粒精密排种,从而节约种子用量,使用EDEM软件设计内充种式大豆排种器,针对5个黄淮海地区普遍种植的大豆品种,对内充种式大豆排种器的性能进行仿真试验,分析排种器工作转速对排种器的单粒率的影响,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仿真试验中排种器工作转速在30 r·min-1时单粒率为90.81%~95.42%.台架验证试验中排种器工作转速对单粒率有明显影响,排种器转速在30 r·min-1时,5个品种大豆种子的单粒率为89.88%~94.13%,重播率为4.75%~9.61%,漏播率为0.12%~2.04%,试验值均符合排种器的工作性能行业标准.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仅为4.39%,该仿真设计可以为排种器关键零部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研究者认为,作物离体根产生渗出液的现象主要是一个渗透过程.然而Van Overbeek (1942)通过一些实验总结出:番茄根的渗出液不仅来自于渗透水流,而且存在有非渗透性水流.1950年,Lundegǎrdh也曾提出小麦离体根的渗出液不全是渗透产生的.此后不少人通过进一步研究,均证实了上述见解.  相似文献   

7.
开荒种茶需测坡划等高线,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易测坡器,供参考。测坡器可利用废木材自制,见图。它分测坡器与标杆两部分。使用方法简介如下:(一)测坡:一人手持测坡器立于山下,使刻度板上活动指针对准“0”再向土内插入固定杆:另一人则持标杆立于所测之山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小区播种机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如大豆育种使用窝眼轮式排种器的小区播种机播种时存在着混种、换种过程复杂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窝眼轮式排种器的清种装置。文中设计的清种装置清种彻底、作业过程高效,能有效解决使用窝眼轮式排种器的小区播种机换种过程中清种不便的问题。通过对大豆种子的运动过程受力分析,当清种口的压力大于38.92 Pa时,可将大豆种子从排种器种腔内压入清种管中。以齐黄34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清种时长和清种性能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清种装置在9 s内可清除排种器种腔内残留的种子,清种彻底且快速,达到了清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甜菜纸筒苗移栽法的引进、推广和实际应用,各地迫切需要配备相应的移栽机具。为了满足吉林省甜菜移栽的实际需要,我们从1982年起进行了人力甜菜纸筒苗移栽器的研究工作。 本文着重介绍该移栽器1983年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茶尺蠖是我国茶树重要的食叶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给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本文对其性信息素缓释载体类型、诱捕器类型、诱捕器高度以及使用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以异戊二烯橡胶塞为缓释载体对灰茶尺蠖雄虫具有最好的引诱效果,效果优于硅胶塞和PVC毛细管;5种测试诱捕器中,船型诱捕器最适合引诱灰茶尺蠖;当诱捕器置于茶树上部25βcm时,引诱效果最好;诱捕器保持15βm的间距时,诱捕效率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应用于雄虫诱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叶》1959,(3)
我站技工何海波等同志創造的手推式自动根外追肥器,适合在平地茶园中使用,后又进行研究改进,創造出一种适合山地使用的肩抬式四噴头根外追肥器。效能测定: 單桶每次裝容量为30—35斤,可噴射0.35—0.40市亩面积。双桶的裝水量还可增加。噴射压力甚且好,可达12×6市尺范圍,使兩行茶树树冠表面噴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中叶,日本茶人开始使用闽南的侧把砂石兆"急烧"煮茶,把宋代黄裳诗中的煮沸器"急须"误解为茶叶罐;19世纪中叶,崇尚汉文化的文人煎茶家把"急须"用于煮汤器的名称;随着散茶瀹饮法的普及和瀹茶器需求的增长,19世纪晚期,侧把式茗壶以源于汉诗的"急须"之名被确立为日本人广泛使用的瀹茶器。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进化类型大豆为材料测算大豆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所有大豆花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大,除柱头外露长度外,其他花器性状遗传变异系数相对均较小。大多数花器性状的平均长度表现出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野生大豆,变异系数大多呈现出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柱头长度的遗传变异系数在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间差异不大,但数值相对较大,选择潜力较大。花柱长度的遗传变异系数种间差异较大,在野生大豆中数值最大,说明野生类型具有更广泛的变异。来源地不同的材料在聚类分析中可以归为同一类群,表明地理上的差异对大豆花器性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进化地位的不同对花器性状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化肥溶液深施器的应用效果吴爱国,树世顺,胥正元,仇方贵,蒋玉标江苏建湖县农业局224700周桃华安徽农学院合肥230036化肥溶液深施器是将化肥以水溶液形式深施于土壤的追肥工具,它与背负式喷雾器配套使用,体积小,重量轻,追肥速度快,能显著提高化肥利用...  相似文献   

15.
陈世治 《广西蔗糖》2004,(2):36-41,54
南非糖业的生产成本较低,原糖质量高,该国普遍采用渗出法提汁和连续结晶罐,改进清净工艺和煮糖制度生产高纯度原糖。文中并介绍蒸汽喷射抽真空、内置冷凝器、高纯度原糖工艺、精炼粉糖、渗出法提汁和气垫胶带运输机等技术革新项目。  相似文献   

16.
茶可清心,酒能乱性;茶属性温和,酒属性刺激,两者本来各不相干。但调酒师却喜欢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料,混于一起制成鸡尾酒。以茶入酒,令原本刚烈的美酒变得温纯,更显露其温柔一面。 茶酒的故事 故事应由一杯绿茶威士忌说起…… 飘忽的口感,有人就是看中两者截然不同的性格,正好用来互补不足。人们嫌灌下整杯威士忌的感觉太刺激,混入绿茶便发挥中和作用,将冲击着喉咙的酒精热度减退,既能感受威士忌的火热,呷落又渗出点点甘口,那种介于茶与酒之间徘徊不定的口感,有点梦幻,却更能显露一杯威士忌的深度来。自此,人们被深深吸引,并努力开发更多混入茶类的酒。比如乌龙茶威士忌,就是一款完美的配搭,入口更甘更香,使饮酒的人亦好像更有型更有男人味!  相似文献   

17.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对小麦幼苗SOD的诱导及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喷洒小麦幼苗可以显著提高其SOD活性。同一品种喷洒不同部位其SOD活性则表现出差异,喷洒叶部SOD活住>喷洒根部>对照组;从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可以看到,喷洒缓冲液后的麦苗SOD同功酶有新的谱带产生;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麦苗SOD活性降低,麦苗电解质渗出率升高;同一处理温度条件下,麦苗SOD活性表现为;喷洒叶部>喷洒根部>对照组。于28℃条件下,缓冲液处理与对照组的电解质渗出率基本一致,但低温处理后麦苗电解质渗出率表现为:喷洒叶部<喷洒根部<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石宝雄  赵如琴 《广西蔗糖》2002,(3):24-24,49
本文介绍了管道降温器的结构、原理及主要特性。对其使用情况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使用应注意的问题,试用情况表明,该设备值得各糖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棉花利钵育苗法介绍薛显森,刘修体,李长体河南省鹿邑县棉花办公室477250汲建霞河南省鹿邑县职高477250当前在棉花育苗中通常使用的是用制钵器打钵法和用起钵器的划格法。它们在棉花栽培中起到不小作用。但随着科学植棉水平的提高,它们还显示出不少缺点。如...  相似文献   

20.
有关棉铃虫性诱剂使用的几个问题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1棉铃虫性诱剂的使用效果棉铃虫性诱剂是指根据棉铃虫雌蛾性信息素组分,通过人工合成的、具有较强引诱雄蛾能力的化学物质。它通过载体(如橡皮塞)形成诱芯,与诱捕器配套使用,既可作为测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