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专家介绍,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通过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确认秦岭大熊猫为一个新亚种。在形态学方面,与四川大熊猫相比,秦岭亚种表现出骨骼较小和臼齿较大的特征,基于骨骼和臼齿尺寸,利用判别函数法准确地鉴别了取自秦岭和四川种群的样本。毛皮着色比较,  相似文献   

2.
精浆生化指标和精液品质的研究是开展雄性大熊猫生殖技术的基础。精浆成分在精子获能、受精以及保护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通过对4只雄性秦岭大熊猫精浆中果糖、柠檬酸、锌(Zn)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其与精液品质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和精液保存质量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果糖浓度与秦岭大熊猫的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无显著相关性;Zn含量与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含量与精子活率、顶体和质膜完整性呈正相关;ROS含量与精液品质呈显著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精液保存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精浆中Zn、柠檬酸及ROS含量提升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潘文石对22只秦岭大熊猫的家域观察资料为基础,获得生态年龄段和家域对数转换值等次生数据,并以次生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生态年龄段和不同季节大熊猫的家域和个体季节性迁移面积的动态特征进行定性比较分析,通过季节、性别和年龄对秦岭大熊猫种群家域动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以下新细节:(1)虽然在同一季节,大熊猫家域面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但雌性个体家域面积增加不大,雄性个体也仅在夏季家域面积增加极大,秋冬季增加也不大;(2)同一生态年龄段,秦岭大熊猫家域面积:全年〉秋冬季〉夏季;(3)只是成体雄性大熊猫家域面积极显著大于雌性,但亚成体和老年个体家域面积的性别间差异不显著;(4)1~11岁,大熊猫迁移面积小且稳定,大于11.5岁后,迁移面积明显跃迂增大,保持增大趋势,但波动强度由强变弱。这表明秦岭大熊猫家域的季节、性别和年龄效应动态规律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大熊猫谱系(2015),将全世界990只圈养大熊猫依据个体来源划分为圈养出生组(C组,n=676)和野外来源组(W组,n=314),对2组个体的年龄分布、繁殖率、性比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编制2组的生命表,绘制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并计算2组在统计期限内的总增长率——周限增长率(λ)。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的周限增长率λ_C和λ_W分别为1. 114 7和1. 000 4,种群数量波动均较小,且λ_C> 1,C组大熊猫种群数量具有上升的潜力; 2组存活曲线均属于I型曲线,为增长型,大多数个体均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可见,2组大熊猫生理寿命上特征稳定,种群结构相对稳定。进一步统计发现:C组大熊猫的生命期望平均余年为(5. 00±0. 36),W组为(9. 40±0. 83),两者差异显著(t=-8. 485,N=33,P=0. 000); C组大熊猫的死亡率高峰出现在0~1以及26年龄级之后,15~25年龄级死亡率偏高且波动较大,而W组的死亡高峰出现在23年龄级之后且死亡率波动较小。综上可见,在现有圈养条件下,C组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前景较好,W组生理寿命特征更稳定、死亡率变化趋势更平缓。  相似文献   

5.
秦岭亚成体大熊猫在野化培训基地适应期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焦动物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记录观察3只秦岭亚成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秦岭佛坪野化培训基地早期适应过程中的行为,依据拟定的行为类型在观察数据中随机筛选出有效记录并进行相关统计,结果表明:3只大熊猫白天的活动时间远远大于其在圈养环境下的活动时间,行为的多样性明显增大,食物期待、刻板行为大大减少;它们对集体的依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小,并且有分开的趋势;3只大熊猫在对环境逐渐熟悉适应之后,休息地点从圈舍周围、栖架向山坡及山坡顶部逐渐转移,各自的休息地点也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6.
2011 ~2014年,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驼鹿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研究.采用三阶抽样及大样方法在6个林业局和1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数量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驼鹿种群密度为0.051 2±0.003 05只/km2(置信区间80%),种群数量2 648±158只,调查精度78.37%.与2008年该区域内的3 015±290只相比较,减少率12.2%,年均减少率为2.16%.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获得了驼鹿的分布范围,内蒙古大兴安岭驼鹿分布区总范围约88 512 km2,栖息地总面积约51 715 km2.与1989年对比,减少24 730 km2,缩小21.8%,年递减率0.98%.与2008年栖息地面积比较,减少2 665 km2,减少率4.9%,年递减率0.83%.最近6 a的数量、栖息地下降趋势减缓,说明了经过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不懈努力,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天保工程等国家、地方宏观保护政策密切相关.但亟待寻求除森林禁伐、限伐、管护之外的驼鹿栖息地生态恢复与有效管理措施,遏制驼鹿种群和栖息地继续下降,从而使这一珍贵的濒危物种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牡丹江市周边农田中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业造成危害的主要害鼠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考察,利用夹日法、挖洞法、水灌烟熏法采集标本,结果表明,农田啮齿动物7种,隶属3目5科7属,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主要优势种;啮齿动物的密度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7月和10月;黑线姬鼠和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对农田危害最为严重,且有贮食行为。根据调查情况对害鼠提出防治措施,为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1.943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草原兔尾鼠分布特点是以牧草相对茂盛的区域为中心并向四周扩散避开季节河裸地。数量减少时,集中在牧草相对茂盛的区域即乌市—木垒公路以下,草站以上。草原兔尾鼠种群数量动态存在着周期性的季节波动和年际波动。  相似文献   

10.
金丝猴的社会是一夫多妻式的母系社会。每一个猴群都是由若干个社会单元(我们许多学者称之为“家庭单元”)与一个全雄单元组成,社会单元内有一只成年雄猴以及他的妻室们——多个成年雌猴、亚成年雌  相似文献   

11.
野外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一只野外放归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其圈养双胞胎兄弟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比较。从放归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17种肠道菌,优势菌群为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与圈养大熊猫相比,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中优势菌群的种类未发生改变,但是肠球菌数量增加,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减少。研究发现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中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有较大波动,乳杆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波动不大;而圈养大熊猫三种优势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波动都不大。  相似文献   

12.
从2只分别患急性腹泻伴红色黏液便和急性腹泻伴严重血尿症大熊猫体内分离出3株克雷伯菌,经生化鉴定后确认3个分离株均为催产克雷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3个分离菌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文章就催产克雷伯菌对大熊猫的致病性和致病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亲代抚育对于圈养大熊猫幼仔个体行为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无母幼崽,为实现对无母幼崽的亲代抚育,对参试母兽分别采用由幼仔模型、实体、尿液和乳汁这些信号组成的多种刺激方式,进行代亲抚育培驯。培驯的结果表明:采用无母幼仔模型、尿液、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可使受驯母兽熟悉并接受该幼仔,达到义母育幼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血液生化检测、病理组织学、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4只大熊猫的资料,认为消化吸收障碍是引起大熊猫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原因;1.5岁之前是大熊猫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频繁排黏液、生长发育与食物转换不协调、致病菌的作用、过敏物质的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道疾病,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营养吸收和消耗负平衡;为适应营养不足,机体减少甲状腺素分泌,表现出低甲状腺素(低T3)综合征;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导致动物衰竭死亡;通过早期预防,改善发育过程中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饲喂方式,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出现慢性过程,必要时使用甲状腺素、强的松调整等综合措施,患病动物有望好转。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1只38岁高龄的大熊猫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病理剖检显示,该熊猫主要表现为实质器官充血、水肿和出血性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全身实质器官(除心、肺、脑外)均发生明显萎缩,胃、肠、肝、胰、肾等发生水肿变性或出血;此外,还观察到心肌纤维坏死后的瘢痕形成。结果表明,老龄大熊猫的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与其他动物相似;高龄大熊猫也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且具有较经的组织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ELISA、巢式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动物园保存的大熊猫组织材料和部分现存活个体的粪便、血清等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调查。调查发现在死亡大熊猫肝脏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9%(8/9),肾脏的阳性检出率为85.7%(6/7)。现活体动物的粪便、血清抗原检查没有出现阳性结果。结果说明死亡大熊猫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现有个体中没有戊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9月,我们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基地野化培训大熊猫个体"祥祥"的夜宿地组成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471组夜宿地数据所涉及的7种结构因子(廊道、竹林、余竹堆、岩石、乔木、倒木、灌草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熊猫"祥祥"的夜宿地结构中,"廊道"、"竹林"和"乔木"是最主要的3个因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表明,在对地势的选择中,"祥祥"偏爱坡度5°~30°的缓坡竹林(P〈0.01);环境温度增加是造成"祥祥"选择在树上休息的主要原因(P〈0.05);在拐棍竹发笋期,随着活动的增加,夜宿地数量明显增多(P〈0.01)。观察结果反映出"祥祥"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对夜宿地的分析研究结果对今后的野化培训选址和培训方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细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菌是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表或体内的微生态系统对于牵制或抑制外来有害病原体起到重要作用。生殖道内的寄生菌对于维持生殖道内的稳态起着重要作用。2011年年初在对北京动物园2只健康的雌性大熊猫“萌萌”和“瑛华”进行人工授精过程中,抽取阴道深部(约15cm处)分泌物,于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进行了细菌培养。2只大熊猫的培养结果完全相同。均主要有三株细菌,利用API鉴定试剂条鉴定的结果是L群链球菌、溶血性大肠杆菌和乳杆菌。对数量较多的链球菌和溶血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以及16sRNA的测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这两株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16sRNA序列测定结果进一步印证了API菌株鉴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2004年9月,我们对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阶段的体重、粪便量、采食部位等数据进行了收集,通过消化率估算了采食量,用丢弃竹子重量估算了竹子利用率,并结合采食变化规律分析了"祥祥"的采食策略。结果表明,经过1a多时间的野化培训,"祥祥"的体重从最初的62.2kg增加到68.2kg。但由于对野外环境的不适应和精饲料供给量的减少,体重曾有所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体重与粪便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R=0.186,P〉0.05)。通过方差分析表明,"祥祥"的采食量比放归前期有明显增加(P〈0.01),比同时期的圈养个体采食量也有明显增加(P〈0.01);对竹子不同部位的选择可以明显地分为秆期、叶期和笋期,这与野生大熊猫的采食策略相似。大熊猫"祥祥"初步具备了野外生存的基础,与之相关的饲养管理方式为今后的野化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