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科学》2007,15(4):F0002-F000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2000年被批准组建,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现在职职工57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5人。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八五”和“十五”期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是国家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中国农科院济南玉米研究中心和国家黄淮海农业区域创新中心玉米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建有山东德州、海南三亚创新试验基地,5个育种试验站。设玉米遗传改良、分子育种和栽培生理等5个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玉米科学》2006,14(4):F0002
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按照国家科技总体方针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剥离了可以进入市场的单位,成果、人才和部分资产,进行科技产业化主体建设,成立了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任务的新型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3.
简讯     
《花生学报》2007,36(3)
花生低温干燥脱红衣设备研制成功一种花生低温干燥脱红衣成套设备研制成功,并已投入市场。该设备是由山东省农机研究所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中心研制的。据山东省农机研究所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中心孙众沛研究员介绍,该设备采用低温、大风量花生表皮干燥技术,避免了花生在传统干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引起的花生蛋白质变性,利于花生进一步的深加工,如提取花生组织蛋白或分离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该设备加工花生破碎率低、红衣脱除率>95%,适用于花生食品加工、外贸出口等企业。中国农业科技黄淮海创新中心成立2007年6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  相似文献   

4.
《玉米科学》2008,16(6)
为加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成立东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日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玉米专家及全国9个省市的400多名农业科技带头户云集泰山脚下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现场观摩了泰安农星种业玉米销售中心最新推出的“泰玉”系列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玉米科学》2006,14(3):F0002-F0002
郭庆法(Guo Qing-fa),男,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嘉祥。1979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现任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主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协作攻关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作物学会玉米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玉米专业组副组长、山东省农业顾问团成员、山东农学会常务理事、“十五”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玉米执行专家、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一)科研工作取得多项重…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在山东省青岛市组建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山东省第一个独立承担的农业类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山东省和青岛市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超高产大豆实现亩产326.2公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11日上午,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国内专家对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大豆超高产技术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超高产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测产,专家组由10位国内专家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常汝镇研究员任组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忠堂研究员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9.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12):1-3
<正>2015年11月18-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小麦产业委员会、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河南科技学院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做重要讲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研究员致欢迎  相似文献   

10.
《垦殖与稻作》2014,(1):F0004-F000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组,1959年后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吉林省水田面积和水稻生产的急剧发展,水稻研究所成立,自上世纪50年代水稻所一直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1.
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建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2.
《北方水稻》2015,(2):81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位于吉林中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暨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一个院外所,其前身于1913年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建,1953-1959年曾是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系下辖的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13.
《麦类作物》2008,28(1):F0002-F0002
2007年12月4日,世界银行副行长、CGIAR主席Katherine Sierra女士,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和CGIAR科学委员会主席Rudy Rabbinge将2007年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CGIAR Regional Award for Outstand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in Asia and Pacific Region)授于山东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品质团队,以表彰他们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合作,在培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和小麦品质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2日,在黑龙江省科技厅的主持下,组织专家对鸡西北方大豆良种研究所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项目进行鉴定。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忠、农村处处长张立杰、处级调研员时泽远、成果处副处长高艳丽,国家鸡西市科技局局长李君志、副局长柴寿君,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晓、副主任宋友、刘晓洁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鉴定会。鉴定会由成果处副处长高艳丽主持,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常汝镇研究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忠堂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2011,(10):31-31
8月7日,开化龙顶茶技术研发中心授牌仪式暨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在浙江省开化县举行。开化龙顶茶技术研发中心是以开化县名茶开发公司为依托,由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化县茶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同成立。“平台”核心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和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和开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汪宇祥出席了开化龙顶茶技术研发中心授牌仪式和茶叶生产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花生学报》2007,36(4):39-39
2007年11月30日~12月2日,第五届全国花生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花生科技创新,推进油料科技产业发展”。会议由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花生学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油料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办。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贾敬敦副司长,山东省政府办公厅高洪波副主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谢建华副主任,山东省科技厅于腱樵副厅长,青岛市政府张道华副秘书长,青岛农业大学宋希云副校长,以及山东农科院王金宝院长、万书波副院长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来自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和贵州共14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瘪廷栋,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花生研究室主任廖伯寿,花生研究所所长禹山林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代表们就会议主题进行分组讨论。会议期间,围绕花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产业技术、加工和利用技术以及科技发展战略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7.
作  者论 文 题 目单  位董树亭山东省玉米质量型发展战略探讨山东农业大学刘纪麟华玉 4号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种子生产体系华中农业大学李新海玉米抗病虫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曹靖生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基础现状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芳贤紧凑型玉米的生育特点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山东省潍坊市农科院刘青海山东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途径研究山东泰安市农业科研所李晚忱我国 2 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四川农业大学玉米中心李春霞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天宇玉米分子图…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科学》2008,16(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黑龙江)、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哈尔滨分中心依托建设单位。现有在职职工43人,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2人。依托国家玉米技术创新区域中心(黑龙江)、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哈尔滨分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近几年先后投入700余万元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设有玉米遗传育种、分子育种、玉米病害、玉米栽培生理等6个实验室。200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应俄罗斯农业科学院的邀请,2001年8月23~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所长陈连江研究员和科研处副处长许群研究员赴俄罗斯考察。在俄罗斯期间,先后访问了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和全俄А.Л.马兹鲁莫夫甜菜糖业研究所,会见有关甜菜科学家,参观了甜菜育种和生物技术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全俄А.Л.马兹鲁莫夫甜菜糖业研究所均隶属两国农业科学院,有许多共性和互补性。通过这次访问,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的,签署了两所今后10年科技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为配制甜菜单粒杂交种,双方将交换MS-…  相似文献   

20.
《花生学报》2011,(1):29-29
2010年12月12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科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基于模型的花生和甘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与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万书波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鉴定会由科研处副处长刘开昌主持,成果科科长赵红军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