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茶叶》2011,(3):62
武夷山市天邑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1 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武夷山(武夷山市旗山工业园区),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和现代岩茶生产加工工厂,是国内专业从事武夷岩茶种植、生产、销售、研究及中国茶文化推  相似文献   

2.
漫说武夷茶     
陈浩然 《福建茶叶》2009,31(2):51-52
相传彭祖带领他的儿子彭武和彭夷来到闽北,垦荒植茶,帮助乡民脱贫致富,才有今日美丽的武夷传说.……  相似文献   

3.
巩志 《中国茶叶》2010,32(2):29-30
武夷岩茶驰名世界,其中尤以大红袍品质最佳,被称为“岩茶之王”,名扬海内外。“福建之茶以武夷产者,声名最著,昔时充为贡品,大红袍为佛茶神品,今亦以品质优异,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在众多茶文化遗产中,有一类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它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这一种类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明、清时代才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的制约,很多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如何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成为目前每一位茶艺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考虑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的创新,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5.
孙云 《福建茶叶》2009,32(3):41-43
走近武夷山,给您留下不仅是武夷奇山秀水,还有那令您齿颊流芳醇香浓厚的武夷岩茶,而以大红袍叶片为背景“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的图案,已成为大红袍形象代言.成为武夷山的名片,也将留在您永久的记忆中。直此陈椽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盛逢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召开。叙叙陈椽先生的福建缘、武夷情。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茶学会邀请省老促会陈明枢、吕居永两位老同志偕同本会专家和工作人员,一行六人于2012年6月5日至10日,前往南平市的政和、武夷山、建阳、建瓯等四县(市)苏区、老区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先后走访了政和祥福工艺有限公司、政和县竹具工艺馆、铁山花茶厂茶叶基地、隆合茶业有限公司;路过浦城,参观了浦城临水镇丹桂基地、正大生化有限公司、浦城苏  相似文献   

7.
武夷岩茶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夷岩茶主要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目前有茶园面积13万亩左右,茶叶产量约7000吨,茶叶总产值10多亿元,茶叶企业(包括小作坊)有2000多家,茶叶是武夷山人民致富的第一产业。武夷岩茶产区除水仙、肉桂主栽品种外,现有名枞、单枞众多,如茶王大红袍就有拼配大红袍和纯种大红袍之分,拼配大红袍由水仙、肉桂及其他品种、甚至陈茶拼配而成,而纯种大红袍也有奇丹、北斗1号等不同观点。名枞如水金龟、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还有向天梅、胭脂柳、留兰香、玉麒麟、  相似文献   

8.
刘栩 《中国茶叶》2004,26(2):29-29
依据国家标准GB18745-2002《武夷岩茶》中有关指标要求,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福建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的“大红袍”企业实物标准样进行了检定。最终确认该批样品(5kg)符合GB18745-2002中“大红袍”茶品质要求,可作为标准样品使用。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  相似文献   

9.
走近武夷山,给您留下不仅是武夷奇山秀水,还有那令您齿颊流芳醇香浓厚的武夷岩茶,而以大红袍叶片为背景"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的图案,已成为大红袍形象代言,成为武夷山的名片,也将留在您永久的记忆中.直此陈椽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盛逢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召开,叙叙陈椽先生的福建缘、武夷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被调查的11家具代表性的武夷岩茶茶叶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值、市场、机械配置等生产情况为依据,介绍当前武夷岩茶的生产概貌,阐述了当前武夷岩茶生产发展的优劣势,对其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肉桂、水仙、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5个武夷岩茶品种(名枞)为试验材料,将5种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喷施于茶树,一周后对鲜叶进行采摘,一部分烘干固样,另一部分按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加工成干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鲜叶、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3.02%~54.33%,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17.12%~100%,氯菊酯的降解率在17.57%~18.09%,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2.93%~87.23%,溴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7.33%~100%。不同菊酯类农药在不同品种的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水金龟的降解率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刘旋 《福建茶叶》2007,(3):35-36
本文以2003年被调查的11家具代表性的武夷岩茶茶叶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值、市场、机械配置等生产情况为依据,介绍当前武夷岩茶的生产概貌,阐述了当前武夷岩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1前言近年耒武夷岩茶的国内外市场看好,大红袍的声誉也越来越高。但市场上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二,主观上经营者有唯利是图思想作祟。客观上,生产原料的种源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典型的流行大红袍一代、二代说,甚至说目前市场上卖的还有三代、四代。意思是说大红袍经扦插繁殖,一代不如一代。另外长期来大红袍以‘名丛'身份存在,生产数量的有限导致产品供不应求。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大红袍茶树成为  相似文献   

14.
<正>武夷岩茶传统独到的手工制作技艺,主要在做青和焙火两个阶段。而传统的焙法,则是用木炭为热能,至今已三百来年。这种焙法,工艺独到,焙师技艺高超。所以清两江总督梁章钜(1775—1849)多次考询武夷茶事后,在《归田锁记》发出感叹武夷焙法,实甲天下。传统的武夷茶炭焙法,既用于焙揉后的湿茶索,俗叫走水焙,又用于焙干茶,俗叫补火、吃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武夷岩茶随着武夷山双世遗的申报成功,武夷山旅游的升温,武夷山茶文化的大力推广,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股武夷岩茶热迅速在全同各地兴起。武夷岩茶成为武夷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6.
叶丞 《福建茶叶》2023,(6):27-29
武夷岩茶以其浓郁的花果香、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岩韵闻名于世,但其制作过程中的做青工艺却极其复杂,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导致加工成本的增加,影响到武夷岩茶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武夷岩茶的品质,必须加强对做青工艺的研究,以及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生产效果。本文详细讨论了武夷岩茶做青条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将科学融入武夷岩茶的方法,将其从传统的手工方法转变为现代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红袍”茶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一片火红局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其价格急剧飙升,各级媒体对“大红袍”茶叶身价“暴涨”情况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关于天价“大红袍”的新闻也不绝于耳,再次把武夷岩茶推向风口浪尖。但透过价格表象,应该冷静而理性地思考.“大红袍”茶叶价格狂飙是否存有泡沫迹象?“大红袍”会重蹈“普洱茶”之覆辙吗?“大红袍”茶业理性成长之路何在?对此,我们将全面解析其复杂成因,深刻剖析其背后忧思,并积极探析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唐人陈藏器称茶叶为万病之药,饮茶养生,已是共识。按传统医药学的说法,茶叶因品种、产地不同,便有寒、温、甘、苦等茶性的区别,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各异。因此,随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茶叶来品饮,在养生保健方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武夷岩茶产区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东邻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与光泽县毗邻,北与江西省铅山县交界。全境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产茶历史悠久,传说于汉,见载于唐,兴盛于宋,元代正式成为贡品,是中国乌龙茶、红茶发源地。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10,(3)
浙江碧云天茶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位于浙江绿谷——松阳县绿色工业园区,是集茶叶、水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股份制企业。总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现有有机茶、无公害等各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