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沈洁 《南方农机》2019,(4):186-187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育人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活动的实际需要,增加了高校教育变革的压力。文章结合新工科背景,构建以"经营能力、技术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创结合"为基本模式,大力实施"营销精英工程",面向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培养"善经营、懂技术、能谋划、多方向"的卓越营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新疆农机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以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构建了新工科视域下农业机械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内容及实施方案,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农机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创新型新工科人才,为新疆的农业机械产业快速发展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4,4(5):90-92
培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为指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以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和以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为指向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湖南农业大学以农学专业为实施对象开展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实施对象开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资源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谢华丽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5,5(5):108-111
面向现代农业培养卓越农业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时代主题。通过系统研究美国、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体系和基本特征,探索国外经验对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启示,进而提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笔者以“电子技术”课程为分析对象,详尽分析了其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积极推动“互联网+”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混合式金课;删繁就简,发挥工程主导,突出专业导向;以赛促教,积极提高学生创造力;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等一系列教改举措。教改结果证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上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有利于打造“金课”。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第三批教育部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之一,自2013年立项以来,取得诸多成效。本文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后续发展,以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学院17、18级虚拟班为例,阐述按照新工科建设思路,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方针,整理以虚拟班级为形式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和问题,以期为卓越人才培养深层次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新工科建设,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积极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以满足当前高校培养机械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主,结合智慧教学和数字化技术,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完善课程考核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燕飞  吴加宁 《南方农机》2023,(12):163-166
毕业设计是对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查和实践应用,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如何将新工科的内容融入到各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是教育领域各部门的关注重心,也是农业工程专业发展与教学的落实点和突破点。基于此,课题组从毕业设计的理论实践与创新、选题设计、开题时间安排、文献查阅和论文评分标准5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新工科+人工智能”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改善建议,以鼓励学生深入学习、自主创新,为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促进“新工科+人工智能”的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9.
胡博文 《南方农机》2019,(9):213-213,221
本文通过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实效目标、特色和创新点、作用和意义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建设进行阐述,对课程框架体系、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网站、论坛、APP等进行了充分认证,通过实践表明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显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汽车行业不断扩大的人才需求,从重构专业思政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着手,进行了“知行合一”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的过渡过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都面临着更新、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该模式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从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培养基地建设、丰富培养内容、灵活考评机制等方面对模型的优点和要求进行阐述,并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用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背景下,哈尔滨华德学院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针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行校企共建,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归纳出该领域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和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评价机制,从而达到对培养效果及时反馈和完善目的。研究结果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新工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现代测试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基于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问卷调查,分别开展线下传统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重点分析了本科生混合教学中课程实际状况,明确了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并从学校管理、教师角色改变和学生思想转变等角度提出要求,分析了高等院校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所面对的困境和难题,可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新工科"建设背景,以适应工程图学学科及现代工程应用场景为目标,基于课程组多年教学实践,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画法几何内容偏多,重视二维、轻视三维及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造成的学习瓶颈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三维建模技术纳入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适应工程应用发展方向和"新工科"建设要求四个方面阐述了改革的意义,提出了顺应上述改革方向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在总学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二维-三维计算机数字化表达能力的全面培养。本研究可为工科院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健  杜彦斌  陈鹏 《南方农机》2023,(24):178-180+183
【目的】在“新工科”以及“智能制造”专业的建设背景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课时少、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实践环节不足等,亟须解决这些问题。【方法】课题组基于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双线”结合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预习,提高“线下”教学的效果;提出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对知识点的关联进行梳理,采用动画或视频,对复杂数学模型变换的过程进行展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措施,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测试系统的搭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感受测试系统实际工作过程。【结果】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结论】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为将来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统工程训练中心不能满足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文章从构建校企训练平台、育人平台、转变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思路和措施,初步形成涵盖机、电、控等多平台的工程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韩博 《现代农机》2023,(3):114-116
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高等院校为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人才,就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顺应时代变化。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梳理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现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德州学院新工科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2+2+2”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机械制造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联合开发基础课程体系、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共享创新实验区。立足新工科,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创新“复合型”企业需求人才,同时减轻高校就业压力,为企业解决用人难题,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统筹当地人力资源的调配,促进和发展当地经济,对地方工科本科教育进行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