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是目前我国特禽养殖业中较有前途的品种之一。黑凤鸡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市场开发潜力巨大。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0~6周龄为育雏期)1.育雏方式黑凤鸡育雏方式有多种,育雏期饲养主要有厚垫料地面散养、网上平养和笼养三种。2.环境控制(1)育雏温度。黑凤鸡个头比普  相似文献   

2.
一、体重控制在后备母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习惯以鸡的日龄来划分饲养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19周龄)产蛋期(20周龄~淘汰),只重视育成期的成活率,而忽视对体重的要求,据国外试验表明:5周龄的体重与整个产蛋期的主要指标呈正相关,5周龄体重越大,主要生产指标越  相似文献   

3.
引言本要点集结了罗斯308父母代种鸡每个阶段饲养管理的最好经验。罗斯308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是美国Avi agen公司的骄傲之所在。它在疾病净化、父母代产蛋率和商品代肉鸡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有极大的进展。罗斯308以其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产肉量高充分满足了生产多用途肉鸡系列产品的生产者(全鸡、分割肉和深加工)之需。罗斯308因给世界各地的肉鸡生产企业创造了极高的价值而倍受青睐。第一篇育雏育成期的管理0-105日龄(0-15周龄)(接上期)3.体重控制和饲喂程序目的严格控制父母代种鸡整个育雏育成期的生长发育,培养最佳的种鸡繁殖潜力。通…  相似文献   

4.
蛋鸡育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饲养中根据其生理特点,将蛋鸡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生产期(开产-淘汰)。育雏期的鸡具有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饲养商品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锥(0~6周龄)、育成(7~20周龄)、生产(2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更会影响到将来成年鸡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性能,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育锥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养鸡业的成败,笔者从事蛋鸡饲养多年,本文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经验归纳总结,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6.
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就是在蛋鸡第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采用全饥饿的方法使蛋鸡强制换羽,待到停产后第3周,即可使蛋鸡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从而大大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经济效益分析1、育雏期费用核算:鸡雏3.00元/只,饲料2.20元/千克,房屋设备折旧费,饲养员工资以及药品、水、电、燃料和育雏期鸡雏死亡进行摊算成本(从育雏到产蛋需要150天时间),每只鸡雏育成产蛋鸡,其成本大约需要25元左右。产蛋鸡人工辅助高产强制换羽可减少一次育雏,可节约种鸡费用,并提前120天产蛋,费用中可减少育雏鸡…  相似文献   

7.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普遍对育成鸡不重视,一是因育成鸡吃料多长得快,易饲养好管理,不易得病死亡;二是育成期较长(7~20周龄),在此期内光投入不产出。所以生产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而忽视育成期,这些都是传统的饲养方法。而现代蛋鸡饲养法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观念。传统育雏期是按周龄划分的,而现在是按体重划分时期的,如迪卡褐,体重达650g以上为育成期(8周龄),1540g以上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体重850g以上为育成期(10周龄),1570g以上为产蛋期。另外,现代蛋鸡品系的开产日龄普遍提前…  相似文献   

9.
1.适宜环境 饲养育成期蛋鸡,应提供适宜环境。初期温度应与育雏舍温接近,经过2~3周后逐渐降低到常温即可。重要的是要加强通风,注意勤清粪便,保证鸡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同时,要适当减小饲养密度,以利于育成鸡的运动和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正(续第2期第19页)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11.
小香乌骨鸡是贵州省的珍禽良种,本文介绍该鸡的养殖条件,育雏期、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蛋鸡雏鸡的培育是蛋鸡饲养管理中一个较为细致的工作,因它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产蛋性能。雏鸡的培育分两个阶段,育雏期和育成期。从出壳后到离温前的幼雏,需人工给温,称为育雏期,一般饲养期为0~6周龄。离温后养育到性成熟前,称为育成期,一般饲养期为7~20周龄。1育雏期雏鸡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多能菌Ⅰ号)是洛阳市博尔生态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为验证该产品在蛋鸡生产中的作用,在后李村养鸡厂作了多能菌Ⅰ号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用鸡:由洛阳市红山乡后李养鸡场提供的1日龄峪口商品蛋雏鸡1200只。(二)试验分组:此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育雏育成期(2010年8月30日-12月31日),第二阶段为产蛋期(2011年元月7日-5月7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育雏育成期600只,产蛋期590只;对照组育雏育成期600只,产蛋期560只。  相似文献   

14.
王宗银  李德凤  汪善海 《农技服务》2010,27(8):1048-1049
从场舍的建造,育雏前的准备,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繁育期)的饲养与管理和疫病防治方面介绍了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汪丽 《农技服务》2011,28(12):1696-1697
介绍了野鸭的饲养价值,从育雏期管理、育成期管理、饲喂优质饲料和鸭场疫病的防控几个方面阐述了其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 蛋鸡进入育成期阶段后,采食量大增,生长发育旺盛,是培育高产鸡群的关键阶段。育成期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有:一、限制饲养。为防止蛋鸡过肥和过早开产,育成期蛋鸡的体重应控制在本品种的标准体重范围内。每星期在每10只蛋鸡中抽1只进行称重,测出平均体重。若超过标准体重的1%,则下星期每日饲喂量应减少1%,反之,则增加1%。同时,喂给的钙质饲料要适量,不可饲喂过多,否则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的利用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与笼养鸡明显不同,散养鸡除了在育雏期与笼养鸡类似,其他时期则需要较严密的管控措施来保证饲养的成功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中包括场址选择、饲料的选用、环境控制、疫病的防控等。  相似文献   

18.
山鸡的饲养管理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和休产期的饲养管理.其中育雏期的管理是整个饲养周期的关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续第2期第19页) 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①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34℃~35℃:4~7天,温度降至32℃~33℃;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20℃恒温.  相似文献   

20.
雉鸡育成期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时期的雉鸡,经过育雏期的饲养,大约己经消耗饲料成本2~2.5元/只,至育成期结束时饲料成本大约可以达到14~17元/只,如果在育成期不能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