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4.
5.
6.
本文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模式对于马铃薯生理和产量以及水肥利用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水肥一体化模式,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高效利用水肥资源,促进马铃薯生产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8.
陕北沙区马铃薯生产中水肥利用效率较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该地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少见报道。研究采用饱和D-416-A最优设计,在滴灌条件下设置16种水肥组合(T1~T16),分析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T10处理(灌水量为5 268.249 m·hm-2,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 290.119、290.119、167.449 kg·hm-2)和T5处理(灌水量为3 131.751 m·hm-2,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90.119、129.881、167.449 kg·hm-2)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处理2.95%~192.47%。在块茎形成期,T10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T5处理次之。T10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略高于T5处理2.55%,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30%~99.84%(P<0.05)。T5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水分生产率分别较其他处理高4.15%~111.55%和22.44%~152.91%。研究表明,与高水高肥组合相比,T5处理的水肥耦合模式明显节约灌溉用水和磷肥用量,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肥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水肥耦合为中心,马铃薯为供试材料,用5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宁南山区供水肥时期、供水量、施氮量、施钾量和种植密度5个因素对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①5因素的作用顺序为:种植密度〉施氮量〉施钾量〉补水量〉补水肥时期。②供水量与施氮量的关系中,低水低氮配合,产量很低;高水高氮配合,产量也仅在中产水平徘徊;试验条件下,600kg/hm^2与50mm水配合,产 相似文献
10.
在农作物种植技术应用中,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农作物种植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品质,在进行植物栽培的过程中,会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植株的培养,在马铃薯种植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进行种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应用中是将灌溉和施肥操作环节进行一体化的融合,在进行农作物栽培种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减少植株在成长过程中的灌溉用水量,避免了在农业生产开展过程中浪费大量水资源的情况发生,同时又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后期管理和养护种植方面出现的操作繁琐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马铃薯种植中劳动方面的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成本。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中,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一体化的种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的栽培中。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多年来我县马铃薯种植都是采用垄宽70厘米,不覆膜、不铺设滴灌带、不施用水溶肥技术种植马铃薯,造成马铃薯密度小,青头薯率高,机械作业成本增加,同时膨薯期遇到高温不易膨薯,畸形薯多,产量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民种植马铃薯积极性降低。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连续三年大力推广马铃薯大垄双行地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轮作、旋耕整地、合理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和田间管理几项技术达到促进马铃薯成熟,改善马铃薯品质,提高马铃薯产量,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丹县北辰农牧专业合作社进行水肥一体化青贮玉米底肥减量增施保水剂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膜+保水剂45kg/hm2+底肥450kg/hm2模式产量最高,为78.9t/hm2;增效最高,为5190元/hm2,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水肥耦合为中心,马铃薯为供试材料,用5 因素5 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宁南山区供水肥时期、供水量、施氮量、施钾量和种植密度5 个因素对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①5 因素的作用顺序为:种植密度> 施氮量>施钾量> 补水量> 补水肥时期。②供水量与施氮量的关系中,低水低氮配合,产量很低;高水高氮配合,产量也仅在中产水平徘徊;试验条件下,600 kg/hm 2 与50 m m 水配合,产量高达19.051 t/hm 2.③在水肥状况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加大种植密度是增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