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6月4日,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滑县城关镇东孔庄村南地安排的小麦新品种豫教5号超高产攻关田,经省农业厅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三种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分别为(以667平方米计):15厘米∶25厘米宽窄行种植模式产746.7千克;20厘米∶20厘米等行距种植模式产688.5千克;25厘米∶25厘米等行距常规种植模式产613.9千克。  相似文献   

2.
不同行距种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豆不同行距模式栽培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下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大豆种植的行间距,可以提高大豆产量,以40 cm∶30 cm行距模式栽培效果最佳,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探讨了早春避温栽培马铃薯的不同种植带距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带距140 cm、小行距50 cm、株距20 cm的1带2行种植方式的鲜薯及商品薯产量最高,分别为48 541.67、44 077.38 kg/hm~2;较传统的等行距单行种植,带距110、120、130、150 cm的小行距50 cm的1带2行种植方式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因此,在承德中南部地区早春避温栽培马铃薯以采用带距140 cm、小行距50 cm、株距20 cm的1带2行的种植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麦收后玉米夏直播及小麦、玉米等行距种植,小麦玉米单季产量及总产量较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方式(套种)均显著提高,各试点小麦、玉米连续两年的年均总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年均增产率为8.1%-15.8%;各试点两年度玉米夏直播较传统套种的玉米田粗缩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只有0-3.5%和0-1.0%。  相似文献   

5.
以强筋小麦郑农17为试验材料,在黄淮地区高产麦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土质及施肥条件下,种植模式不同对郑农17的生长动态、分蘖成穗率、株高、产量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其最适宜的种植模式以20~23cm等行或20cm×30cm宽窄行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平坝地果蔗产量,进行了宽窄行(A模式)和宽厢宽幅(B模式)2种种植模式下6个种植规格的果蔗大田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宽厢宽幅种植模式下B2处理的果蔗产量(117 648.0 kg/hm2)最高,较对照增产35.5%,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流失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的使用化肥,会产生大量的氮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对不同种植模式对氮流失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大田试验的方式,将常规种植、绿色蛙稻以及有机蛙稻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氮流失情况及产量方面的差异,为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 ,在豫北地区高产麦田 ,增施磷肥能够促进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 ,并提高其产量 ;对 2类小麦籽粒容重、强筋小麦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可使弱筋小麦角质率提高 ,2类小麦籽粒黑胚率均有所增加 ;增施磷肥对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没有影响 ,使弱筋小麦营养品质下降 ;2类小麦的加工品质均明显改善 ;综合考虑 ,豫北地区高产麦田磷 (P2 O5)用量以 90~ 1 80k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模式对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采用黍子品种晋黍8号进行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667 m2播量为9 kg·hm-2时,以机械覆膜方式最佳,主要表现:植株主茎节数减少,为7.4节;有效分蘖多,为2.9个;穗长31.0 cm;穗粒重7.6 g,产量高,为4 677 kg·hm-2。产投比为3.31,较其它栽培模式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0.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入我市试种示范,现已成为我市小麦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在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弄陇村,用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宽窄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宽窄行种植能明显增加甘蔗有效茎数而提高甘蔗产量,但对蔗糖分影响不大。建议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侯建芳 《河南农业》2014,(21):43-43
<正>宝麦l号原名宝丰949,属半冬性早熟小麦新品种,种植地区普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旱耐寒、抗倒抗病等特征特性。一般亩穗数在43万穗以上,穗粒数为32~38粒,千粒重43~45g。宝麦l号播种面积辐射河南省70多个县市及山东、安徽、河北等省,连续10年旱涝保收。为使宝麦l号大面积单产达到600kg,笔者研究总结出一套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淮冬麦区小麦主要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述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梁小东 《农技服务》2007,24(8):14-14,16
黄淮冬麦区是我国最主要麦区,介绍了该区小麦主要高产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0引言 不同的饲草料播种结构不同产量不同,有些作物适合单播,有些作物混播时产量会更高,因此研究适合饲草本身的种植结构十分重要。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以提高饲草料的产量和品质,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不当的种植措施将会严重影响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试验用新疆常见饲草料作物苏丹草、高丹草和甜高梁为材料,采用不同的种植结构,筛选出适合该饲草合理的种植模式,为高产优质饲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宁夏谷子栽培技术,探索适宜宁夏不同生态区的栽培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研究4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生态区谷子生育期、株高、穗长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各生态区,渗水地膜波浪式穴播、普通地膜波浪式穴播、普通地膜膜侧穴播均可不同程度增加谷子株高、穗长和产量,并且缩短了生育期;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谷子种植宜采用渗水地膜波浪...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郑单958在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通过进行等行距(60 cm+60 cm)和宽窄行(50 cm+70 cm)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每667m23 000株、4 000株、5 000株、6 000株、7 000株5个密度梯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宽窄行种植模式显著优于等行距种植模式,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以宽窄行种植模式、密度6 000株·667 m-2组合最优,产量构成三因素最为协调,单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小麦/玉米/玉米种植模式是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2.7 m带宽的麦玉玉模式两年平均产量为1258.1kg/667 m~2,比麦玉一年两熟平作增产20.19%。突破了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667 m~2产吨粮的格局,并且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丰花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发挥植株个体与群体的综合增产优势,在本地推广种植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合理的行穴距为40cm×18.5cm,即最佳的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2苗。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对香蕉的生长发育及农艺经济性状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香蕉生长快,月均抽叶多、叶面积大,抽蕾提早1个月左右,每穗果梳数、果个数多,果指长、单果重。2009年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的产量为49 860 kg/hm2,比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产量分别增加6 840 kg和7 920 kg,增长15.9%和18.9%,净增收益分别为7 660元和11 034元;2010年香蕉双行深沟高畦种植模式的产量为50 940 kg/hm2,比双行浅沟种植模式和单行浅沟常规种植模式的产量分别增加7 740 kg和8 460 kg,增长17.9%和19.9%,净增收益分别为9 388元和12 186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