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果棉间作面积的逐渐增加,果棉间作棉田在棉花生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果棉间作棉花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如种植模式不规范、品种不对路、管理技术不配套、单产和效益不断下滑等等。本文针对果棉间作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果棉间作农田的整体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提出相应的生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西部朝阳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下作物种植经济效益,探讨了4种林(果)粮间作栽培模式,苹果与小麦间作、苹果与红薯间作、桃与谷子间作、大枣与大豆间作。经效益分析表明,苹果与红薯间作纯经济效益最好,桃与谷子间作纯经济效益次之,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林(果)麦间作是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发展的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生态、经济和生产效益的互补优势,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养分等资源,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针对新疆特定的区域气候条件,分析林(果)麦间作系统的生态因子特征,阐明林(果)麦间作模式的优势表现,提出适于新疆生产的以果为主、以粮为辅,以粮为主、以果为辅及果粮并重型间作模式及种植配置,为新疆发展林(果)粮间作提供依据。总结了果粮间作小麦栽培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夏玉豆间作现状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玉米、大豆间作栽培发展前景及国内外玉豆间作全程机械化应用现状,综述了宁夏玉豆间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玉豆间作集成技术及其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与应用情况。提出了玉豆间作扩大行距、缩小株距技术,化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选、扩、缩、控"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技术及全程机械化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需求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等现象导致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了粮油争地、粮棉争地等矛盾,研究表明间作种植技术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缓解这些矛盾.目前,在我国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单一作物的播种机械化研究较多,针对间作播种机械化的深入研究较少.基于此,针对国内几种主要的典型间作种植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阐述其主要种植农艺要求、种植模式特点和主要种植区域等,综合分析当前间作播种装备的发展现状,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间作播种机械,对其作业功能、性能特点和机械参数等做出研究分析,同时对我国间作播种机械化发展进行展望,以期推动间作种植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温室油桃间作草莓环境因子调控技术,通过合理调控环境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可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提高生产效益。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生产经验,将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设施果树间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飞虎 《农技服务》2009,26(7):21-21
研究了大豆新品种间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为大豆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大豆品种因素、密度因素、施肥因素在间作的方式下的产量效益,筛选适合当地生产、宜于间作的大豆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豆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套种技术,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期及播种方式、间作种植模式、播种方法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9.
枣树间种粮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生产方式。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特别是在东部低平原的沧州十分适合枣粮间作的发展。枣粮间作技术是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得出的一种适合本地区枣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从生物学教学出发,枣粮间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水资源、阳光、肥料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产出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粮食作物,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文章主要结合沧州市大枣生产的实际情况,就枣粮间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更好地开展枣粮间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玫瑰与蔬菜、粮食间作田间试验研究表明,玫瑰花与粮食蔬菜间作经济效益是单植玫瑰的1.5~6.0倍,从地力、空间和时间3个方面分析了间作成功的机理;筛选出的7种优良模式,可在不同的条件下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橡胶园间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概述了我国胶园间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胶园间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周期间作模式。开展了直立型橡胶树品种超大宽行窄株种植形式结合,开放大行间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模式大行间在幼树期约有80%、在开割期50%以上的土地可供间作生产,单位土地产出率可望达到129%以上。  相似文献   

12.
桐麦间作是一项调控环境、农业节水以及缓解农林争地矛盾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作者分析了桐麦间作对小麦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阐述了桐麦间作系统中的光照和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田间小气候等与小麦生长发育相关的环境变化,并对桐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枣树间种粮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生产方式。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特别是在东部低平原的沧州十分适合枣粮间作的发展。枣粮间作技术是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得出的一种适合本地区枣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从生物学教学出发,枣粮间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水资源、阳光、肥料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产出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粮食作物,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文章主要结合沧州市大枣生产的实际情况,就枣粮间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更好地开展枣粮间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间作栽培模式下粘玉米和小青椒的栽培技术,间作栽培可以适当增加栽培密度,通风透光好,可充分利用光能、CO2及边际效应获得高产,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6,(11)
正为了解掌握沈阳蔬菜间作、套种栽培生产模式现状,促进相邻地区之间蔬菜发展经验和技术交流,2015年,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组织了对沈阳周边县区蔬菜间作、套种生产模式的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法库县、苏家屯区、康平县和辽中县等地区,对蔬菜间作、套种栽培模式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茶园的整体效益,以花生、辣椒、萝卜为间作物,连续2a对早春初植茶园进行间作模式研究。对茶苗的成活率、生长指标、茶鲜叶内含物成分,及不同间作组合的成本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园间作萝卜组合整体效益最高,综合效应最好;间作花生组合次之。幼龄茶园间作萝卜、花生的间作模式可以在该区域茶叶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天水市秦州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林业后续产业开发建设,全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林药间作、林草间作、林菌间作等林下产业模式已初步形成。尤其林下种植食用菌模式,其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并可多茬轮种,见效快,经济效益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北绿洲灌区传统间作耗水量大、单方水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覆盖方式和播量对玉米间作花葵复合群体的产值、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间作高效水分利用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花葵可在不增加耗水量的情况下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花葵地膜覆盖方式显著提高花葵切花数但显著降低花葵商品率,地膜覆盖及播量对花葵水分生产效益(WPE)影响不显著。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间作花葵可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益(WPE),WPE达到12.34~13.28元/m,较玉米单作提高50.3%~61.8%。覆盖条件下花葵高播量间作玉米模式总经济效益最高达到83 337元/hm2。  相似文献   

19.
高粱—大豆间作对高粱螟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探索螟虫的自然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高粱—大豆间作模式与高粱单作模式比较,蜡熟期螟虫的自然幼虫虫口百分率间作模式明显低于单作模式,说明高粱与大豆间作有抑制螟虫的效果,且间作模式的生产效益比单作模式高。  相似文献   

20.
玉米、棉花间作是群众在生产斗争中总结出的又一种夺取粮棉双高产的间套种方式.在我县已种植多年.近年来,由于生产条件逐渐改善,栽培水平不断提高,粮棉品种又较丰富,玉米、棉花间作面积正在逐步扩大.去年,我场进行了江苏棉三号与玉米间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间作田粮棉都增产.江苏棉三号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比岱字棉15号早成熟5—7天,收花结束期,比岱字棉早10天,是与玉米间作较理想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