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时代常州大运河保护开发的"常州经验"主要集中在开发理念、功能界定、古迹修复、沿岸路径建设、运河开发的变通思路以及对待运河两岸工业遗存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枣庄人民在开凿、建设、利用大运河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带有浓郁鲁南特色的运河文化。枣庄运河文化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多元性、开放性等特点。近年来,我市在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有些地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把运河文化研究、开发和利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提升枣庄城市的文化品位,加快枣庄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1,(10)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新的时代发展下,古代运河文化经过挖掘和保护,也形成了独具时代性的价值。在绵延一千多公里的运河长廊上,所经过的地区也以乡村为主。利用运河文化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运河山东段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运河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运河文化与乡村旅游充分结合,在沿岸乡村地区建设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文创产品等运河文化元素的开发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淮南地区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北宋时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多地少问题日益突出。到了南宋,淮南成了宋金战场,人地矛盾迅速转向地广人稀。除了战争直接造成的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外,由战争引发的社会动乱、灾荒瘟疫、运河航运中断、民众心理恐慌等问题也制约了该地人口与经济的恢复。两宋淮南地区人地矛盾的急剧变化,突显了战争对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说明该地人地关系演变与王朝治乱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5.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淮南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流域,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富有丰富的淮河流域文化内涵,并以豆腐为原料形成了有名的淮南豆腐宴、豆腐文化节等,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路径,指出消费者对安徽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程度低;政府没有给予淮南豆腐具体的保护政策;淮南豆腐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活化的内在潜力巨大。最后,提出了发展淮南八公山豆腐农业文化遗产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运河历经千余年的演变,形成了跨越南北多个地区、连接多个水系、规模庞大的自然和人工河道融合为一体的运河系统。最初大运河由中央政府主导修建,在社会变迁中,大运河作为一条重要交通线路,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如今大运河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世界文化遗产,河道本体及沿岸丰富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大运河突出的价值内涵,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本文以河南省大运河为例,初步探讨大运河的"运河文化"及其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淮南农场位于淮南市高塘湖畔,毗邻国家级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经过多轮沟通洽谈,淮南市委、市政府与安徽省农垦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施主体,合作开发淮南农场,从而拉开了东部工业园区建设的帷幕。多年来,垦地双方高度重视垦地合作工作,先后举行了3次双方高层对接会,确保了垦地合作工  相似文献   

8.
顾雅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39-14040
近年来,水上旅游成为国内许多大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枣庄段运河开发水上旅游应根据水上旅游的独特性及枣庄地域特色,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区域协同开发,塑造运河水上游整体形象,注重对水上旅游资源的保护,美化资源环境,培育健康、有序的水上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20,(1):59-62
大运河天津段沿线现代农业沿线区域缺乏整体规划引导,存在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较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产业新业态缺乏等问题。本文以运河天津静海段为例,对运河两岸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在保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基础上,运河沿线现代农业规划开发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品种形成 淮南麻鸭主要分布于河南省信阳市的光山、商城、罗山、平桥、固始、新县等县区。淮南麻鸭形成历史悠久,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有关于淮南麻鸭养殖与加工的详细记载。河南省信阳市的环境生态条件及养殖习惯是形成这一优良品种的主要因素。信阳市境内水田棋布,河塘纵横,水面辽阔,水生动植物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加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枣庄湿地景观区荷花周年开放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项目,研究集成的荷花在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上,维护运河湿地生态平衡、保护运河湿地生态功能、保障运河水质和运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底,安徽省作出了构建"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的重大决策,并明确要求淮南在皖北地区实现率先崛起,在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群中发挥龙头作用.如果通过推动淮南和蚌埠两市的一体化发展,整合资源、集聚优势、互补发展,这样就可以在较短时间里形成一个区域发展中心,带动皖北地区的快速发展,加快皖北地区的崛起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反映小清河主槽、滩地的水流分布情况及拟开发工程对水流的约束作用,分析工程建成后水流的实际流动情况和水流对拟建工程的影响,本文采用深度平均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就水流对滩地开发的影响进行模拟,确定了可行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4.
淮南采煤沉陷区景观重构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是全国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针对淮南采煤沉陷区及其治理现状,结合淮南的旅游奈件,运用生态的理念和先进的治理技术,将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与开发淮南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针对性地提出了沉陷区生态规划、生态景观建设模式等,力促淮南采煤沉陷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兴起。  相似文献   

15.
正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800公里,是巴拿马运河的20倍,苏伊士运河的10倍,是世界三大运河中开凿最早、线路最长的一条。世界上最著名的运河有中国的京杭大运河、意大利的威尼斯运河、德国的基尔运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运河,距今已有近六千年历史。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运河的发展史。"疲秦"运河成就秦万世之功为什么要开凿运河呢?运河建设需要巨大人力物力的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省农垦集团淮南农场有限公司位于淮南市高塘湖畔,毗邻国家级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淮南市中心4.5公里,京福高铁淮南东站座落于农场,农场公司占地面积4.2万亩,其中可耕地1.8万亩。近年来,淮南农场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探索打造"全链条式"农服升级版,大力研究推广秸秆还田常态下麦稻均衡增产良方良法,实现并超过了吨粮田的目标,形成食用菌、大棚蔬菜、葡萄园、良种繁育和特色养殖等多个高效农业片区。充分发挥城郊型农场土地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垦地合作,加强对外投资、资本运作,实现收益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居住的园林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运河风景景观绿化带作为沈阳市的"项链",直接影响到这座城市的总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索运河景观的发展方向,使景观带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台儿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区段,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是运河沿岸景观规划的灵魂。本文以台儿庄樱花洲运河湿地景观的设计研究为案例,提出以古运河为主体,以鲁南地区的运河文化为依托,建立运河湿地景观,形成春季烂漫樱花风景。通过对台儿庄现有的运河历史文化和湿地资源的调查研究,以湿地景观与运河文化交融为主要宗旨,确定了运河文化景观营造和湿地景观营造两大规划内容,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为如何将历史文化与湿地景观相融合,创造独具地域特色的运河沿岸景观提出了一套明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气候条件对柑橘的种植与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对物种进行种植时,一定要选择其适合的生长环境与气候条件,只有在适宜生长的地区才能形成优质品种,实现优质高产的效果,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气候条件对柑橘的种植与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对物种进行种植时,一定要选择其适合的生长环境与气候条件,只有在适宜生长的地区才能形成优质品种,实现优质高产的效果,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