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全民生态旅游的需求,湖泊型风景区建设与发展速度加快,因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其旅游用地的集约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九江市庐山西海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用地结构、用地投入、用地方式、用地效益等4项评价因素层、16项评价因子的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湖泊型风景区旅游用地的集约利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九江市庐山西海风景区土地集约度为0.5255,处于较不集约状态。为提升旅游用地集约程度,庐山西海应实施风景资源分区保护,居民点整治与搬迁并举,旅游用地评估、置换、储备和投放制度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集约管控对策,为生态湖泊型风景区对于旅游用地管理方面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妙峰山优质玫瑰生长的地质背景,通过实地考察、取样测试的方法,从成土地质、地质构造、地貌条件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基于Arcgis软件,获取门头沟区玫瑰种植区划图。结果表明:1)妙峰山优质玫瑰生长的土壤源自安山质火山岩形成的母质;2)妙峰山隆起为向斜山构造地貌,并形成山体局部小气候,构造运动形成的大量断裂加速了岩石风化,这些都对妙峰山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及土壤性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妙峰山基岩中丰富的Ca、Mg、Fe、B、Zn和Mn元素极大地影响了玫瑰的优良品质;4)从妙峰山农业地质背景角度出发,划分门头沟区玫瑰种植区,在门头沟区与妙峰山相似的安山质火山岩及一定高度海拔的谷地有望成为玫瑰的种植区。在相似的气候条件下,妙峰山优质玫瑰品质主要受农业地质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并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属于适度利用类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丹霞山风景区用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并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属于适度利用类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丹霞山风景区用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和圆媛  黄义忠  胡松  谢小棠  袁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0-12691,12712
土地是广义上的旅游资源,该研究分析了现有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认为由于当前缺乏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导致了旅游产业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旅游用地管理都面临挑战,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混淆导致旅游用地建设指标混乱,旅游用地取地不合理等问题尤其严峻.鉴于此,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视角初步提出新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将旅游用地分为4个大类5个小类,以期对以后的旅游用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RS的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在五陵原土地覆被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应用1964,1988,2005,2010年4期遥感影像,分析近40 a间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园地、城乡建设用地、道路的范围在扩大,耕地、水体、未利用土地的范围在缩小,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园地与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大量耕地转变为园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结合五陵原社会经济资料对其变化驱动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形式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7.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寻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环境有效治理和土地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机制,介绍了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产业化的建议,提出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农田开发、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仓储用地和废弃物存放地、养殖用地、园林景观绿化用地等。  相似文献   

8.
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需求,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空间聚集度指数,构建了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各乡镇2006年建设用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006年房山区各乡镇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由此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阳泉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1~2004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山西阳泉市土地利用的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林地、园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呈现出增长趋势;耕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和水域用地呈现下降趋势。提出了阳泉市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九嶷山地质公园的走访调研,分析其地质旅游资源与土地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旅游用地和区域整体的土地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李志勇  仇耀辉  刘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08-4610
妙峰山旅游资源的特色明显,但开发程度有限。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妙峰山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内容、分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开发建议,为妙峰山的总体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67-21169
从空间用地布局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基本理论出发,剖析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分析在现状、社会经济、空间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山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以房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分析目前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了解游客对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认知需求,以及当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游客期望之间的差距。提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民俗旅游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使北京乡村民俗旅游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贾艳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69-7871
采用SWOT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扩大知名度、传播民俗文化及提高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绿化隔离带成为控制北京市建成区无序扩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在绿化隔离带范围内建设郊野公园是落实规划的有效途径.郊野公园的核心目标是在生态保育的同时提供少量的游憩活动,因此对于绿化隔离带范围内生境质量高的区域进行保护应作为郊野公园选址的基础原则.[方...  相似文献   

16.
王思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84-10785
对国家地质公园的相关概念以及建设背景进行了简要说明。以上海崇明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描述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申报过程以及管理模式,总结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现状,并对其管理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评价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并识别其障碍因素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从资源禀赋特征、区域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维度选择13项指标,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法的旅游用地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揭示密云区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的格局。引入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主要乡村旅游用地竞争力类型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用地低竞争力类以组团状形式,在密云区东南部和密云水库东北集中连片分布;中竞争力类沿“潮河轴带”“白河轴带”“安达木河轴带”和北部山区带状分布;高竞争力类以点状形式,涵盖张家坟村、司马台村、贾峪村、河北村、石城村、圣水头村、石马峪村和龙潭沟村。(2)以中竞争力类区域为例,基于主要障碍因素,将其划分为资源、环境和开发障碍型,并分别提出优化对策。研究成果可为乡村产业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剑敏  龚倾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9-1805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与此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适游期、旅游区位条件等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