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公鸟     
翠鸟死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后,被试验室捉住的雌鸟妻和窗外的雄鸟夫同时对飞,双双撞死在试验室那块阔大得如同蓝天而其实是地狱之门的玻璃上。鲜红的血祭证实了动物世界真诚伤感的爱,无形的震颤让我产生了追寻翠鸟芳踪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年初,在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影片交易会上却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国产影片几乎全军覆灭,十多部国产片只《血祭黄沙镇》有收益。 去年电影业大规模的滑坡更令人黯然神伤。放映场次比1992年下降百分之五十,观众下降百分之六  相似文献   

3.
出土先秦简帛文献记有的农业资料是先秦农业及其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但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结合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献记载,搜集整理出土先秦简帛文献所记的牛的资料,具体分析其中疑难文字的形音义,逐一探讨“tong”“戠牛”“jing”“”等不同称法的牛,阐释总结牛的社会功用,以期为出土先秦简帛文献、先秦农业史和先秦农业科技史等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恰如古代中国虽然是农业文明但创造的不仅仅是农业成果一样,先秦时期的农事活动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春耕夏耘和秋敛冬藏。在先秦时期的农事活动中音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先秦时期诸多场合的农事音乐也构成了中国音乐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农事音乐活动涉及到农事祭祀、农事劳作以及农事时令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先秦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与主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从先秦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人手,探讨了其现代价值,进而分析了先秦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杂家"学无所主"、"调和"、"折衷"百家之学,杂家不成其为一个学派,甚至将其归属于黄老道家。但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先秦杂家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宗旨、理论方法和构筑思想体系的思维模式,先秦杂家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而且,先秦杂家和汉初诸子有着学术上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稳 《河南农业》2013,(6):60-6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逻辑法,探寻先秦时期武侠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渊源,揭示先秦时期武侠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结论:武侠是中国历史发展特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对中国武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探讨先秦时期武侠的起源与兴盛,对拓宽武术文化研究的范围、丰富武术文化内涵及促进武术史学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内陆文明的不断演进,海洋文明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早期人们形成的海洋观念影响到中国先秦哲学体系的建构。先秦诸子通过以海譬道、以海譬人、以海譬政来阐释其哲学观点的不乏其例。以海譬道表现为海洋成为探索天道的平台,进而成为抽象哲学之道的重要物象。以海譬人主要是通过海与陆的空间存在图景的不同来区分人的认知和境界的差异,以及用海洋喻道德的培养。以海譬政是以水譬政的延伸,表现出规范统治者谦下、仁爱的政治诉求,彰显了先秦政治哲学的特色。先秦哲学中的海洋观体现了先秦海洋文化中呈现出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表现形式。中国先秦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以审美的方式去认知海洋,这一点区别于西方文明源头中把海洋当成征服的对象,彰显了人与海洋的和谐以及中国早期海洋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伴随我国内陆文明的不断演进,海洋文明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早期人们形成的海洋观念影响到中国先秦哲学体系的建构。先秦诸子通过以海譬道、以海譬人、以海譬政来阐释其哲学观点的不乏其例。以海譬道表现为海洋成为探索天道的平台,进而成为抽象哲学之道的重要物象。以海譬人主要是通过海与陆的空间存在图景的不同来区分人的认知和境界的差异,以及用海洋喻道德的培养。以海譬政是以水譬政的延伸,表现出规范统治者谦下、仁爱的政治诉求,彰显了先秦政治哲学的特色。先秦哲学中的海洋观体现了先秦海洋文化中呈现出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表现形式。中国先秦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以审美的方式去认知海洋,这一点区别于西方文明源头中把海洋当成征服的对象,彰显了人与海洋的和谐以及中国早期海洋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先秦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挖掘先秦儒家和谐的思想精髓,对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涂平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300-11302
在总结先秦诸子重农思想的基础上,认为荀子是先秦重农思想的集大成者。从3个方面对荀子重农思想做了阐述,最后指出了荀子重农思想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甲骨文中的叹词"俞"和先秦《尚书》中的叹词"俞"的情况,先秦其它古籍少有"俞"这个叹词,由此可证《尚书》之《尧典》来源很古。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华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76-6577
论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环保思想、环保管理和环保措施,指出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在认识、改造和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不少有益的经验,这些认识和经验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道家都注重形、神兼养的整体养生思想,主张动静结合、节制嗜欲、修养道德以养生。但先秦儒、道养生思想又存在异同,儒家重养生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道家重养生是为了保全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养生重在修养道德,道家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道家养生偏静,儒家偏动;儒家养生重在怡养情志,道家养生主张保精守气。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容量制度量词在先秦两汉量词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度量衡制度中占据核心地位。综合出土和传世文献资料,全面考察先秦两汉时期容量单位系统,对石、斗、斛、升的大小制度,参、龠、鏵等制度详细考证,可以订正辞书释义,弥补释义的不足,增补书证,并厘清先秦两汉容量量词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我国先秦时期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认为先秦已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科技,已初步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认识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充分利用这种关系防治害虫.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其在害虫防治实践中的运用,对于充分认识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与技术,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致师礼是先秦社会常见的一种军礼,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带有血族复仇性质的挑战。在长期战争过程中,致师形成了一定的惯例,这些惯例在车战盛行的春秋时代,表现得最为典型和突出。战国时代,社会结构和战争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车阵作战被后来的骑兵、步兵作战取代,致师这种古老的军事行为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先秦的致师逐渐演变为后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先秦农器所凭借的资料,一是文献记载,二是考古发现。先秦文献记载的古代农器,或者过于简略,或者由于地区的不同和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歧异,有的异名而同实,有的异实而同名;有的发生了分化,有的发生了合流。遂使后世名实混淆,争讼未息。考古发现的古代农器,定名也并不统一,而且多系依照现今考古学上的习称,未必与其古称相合。近代学者做了不少工作,但还不能说问题完全解决了。所以先秦农器的名实,仍有继续考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削平六国,建立了中国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统一的秦王朝(公元前221年)的建立,在历史上揭开了封建地主经济体系的序幕。这一时期的林业经济思想,虽有不少新鲜的东西,但在原则上,却很少超出先秦诸子所涉及的范围,只是在本时期内所接触的各种经济理论问题和具体的经济决策上,提出了许多较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具体而又深刻的见解。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简单的范畴在历史上总是先于具体的范畴而存在的,这是封建地主经济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在这一时期里,林业经济思想由先秦时期的萌芽状态逐渐朝着具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措施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林业经济思想较为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主要是指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荀子提出的君民"舟水"关系说,它是以人民作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通过对先秦民本思想的阐述可知,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同时也是传统社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除此之外,民本思想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瘐思想源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之下,现代治理中府民关系的重塑可以在先秦民本思想的基础之上,在民有、民享基础上实现共治。从而推进实质民主向实质与程序民主共同发展转变,建立一种符合现代治理理念的新型府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