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麦冬前旺长能使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且旺苗在冬前由于消耗了大量养分,本身的营养物质储备很少,春季常常生长较弱,容易脱肥。2004年秋本市部分麦田播种早,特别是部分弱春性品种播种较早,且12月上中旬温度持续偏高,小麦出现旺长现象,特安排该  相似文献   

2.
<正>冬前麦苗发生旺长,地上部分苗茎较高,在越冬时难以抵御严寒,容易发生冻害,后期易倒伏,且发生旺长的麦田往往冬前分蘖过多,消耗了大量养分,来年影响成穗,直接降低产量,因此,冬前对旺长麦田应当加强控制。适时踩压,及时浅锄麦苗分蘖后,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踩压。因为踩压后的麦苗受到客观伤害,地上部分可减少养分消耗,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要高产,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是营养生长时期,生育特点主要是出叶、生根、增蘖。这个时期植株制造的营养物质一部分供幼苗生长,一部分贮藏起来供越冬和春季返青生长。冬前壮苗,根系发达,分蘖茁壮,贮藏的养分多,抗逆性强,利于安全越冬,春季返青早,成穗率高。弱苗根稀蘖少,制造和贮藏的营养物质也少。旺苗由于大量营养物质消耗于营养体的生长,营养贮量也少。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是越冬作物,其生长盛期主要在冬前和春后,越冬期间生长缓慢。越冬时麦苗的壮弱与年后产量的高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弱苗越冬产最不高,旺苗越冬产量不稳,只有壮苗越冬才能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高产稳产。因此,小麦冬前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越冬,打好丰产基础。冬前壮苗是指越冬前植株生育正常,能长到一定的营养体,使其春后不旺长,不脱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播种过早、播种量偏大,或冬前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小麦冬前旺长。旺长麦苗抗冻能力下降,易发生冻害;且冬前旺长消耗大量营养,开春后劲不足,易脱肥早衰,分蘖率低,病虫害发生重。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1.1由于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容易形成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要高产,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是营养生长时期,生育特点主要是出叶、生根、增生分蘖。在这一时期植株制造的营养物质一部分供幼苗生长,一部分贮藏起来供越冬和春季返青生长。冬前壮苗,根系发达,分蘖茁壮,贮藏的养分多,抗逆力强,有利安全越冬,春季返青早,成穗率高。弱苗根稀蘖少,制造和贮藏的营养物质少。旺苗由于大量营养物质消耗于营养体的生长,营养贮量也少。这两种苗都不利于安全越冬,而且成穗率低。1 控旺苗。过旺苗一种是地并不太肥,因播量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小麦冬前管理措施:促弱苗转为壮苗,控制旺苗生长,防止冻苗、防止牲畜啃青等。  相似文献   

8.
正一、蔬菜旺长的危害(一)浪费养分,影响生长春季温度逐渐回温,这个时候蔬菜植株呼吸旺盛,消耗过多养分,容易导致植株徒长。植株生长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会出现落花落果、畸形果增多等现象。(二)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影响中后期产量蔬菜植株旺长,造成茎叶过度生长,大量消耗养分,从而导致根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养分减少,根系负担过重,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旺长的植株多数根系分布较浅,分布不合理,难以持久,养分吸收不稳定,从而容易造成植株早衰,结  相似文献   

9.
在肥力条件好、地力高的高产麦田,如果冬前气温偏高,再加上犁底化肥使用过量,麦苗很容易发生旺长,表现为分蘖增生过快、过多,麦苗徒长.造成群体过大。在肥水条件不太好,地力较薄的中产麦田,往往因播种早、播量大,基本苗过多,加之气温过高.使麦田拥挤“窜高”旺长。前一种称为真旺苗.后一种称为假旺苗。冬前旺苗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造成生长过旺,消耗大量养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春麦田半数以上的麦苗心叶(春生第一叶)长出部分达到1—2厘米时,称为"返青"。从返青开始到起身之前,历时约一个月,属苗期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称返青期。这个时期的生长主要是生根、长叶和分蘖。这是促使晚弱苗升级、控制旺苗徒长、调节群体大小和决定成穗率高低的关键时期。所以返青期的管理方向是科学分类指导,加强镇压划锄,控旺苗稳长保蘖,促弱苗早发稳长,长根增蘖,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无效分  相似文献   

11.
小麦冬前管理总的原则是,以肥水为中心,早管促早发,及早做好弱苗的转化工作;控制旺苗,保持壮苗稳健生长,促使小麦长势平衡。围绕上述原则,应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1小麦冬前旺苗形成的原因小麦冬前旺苗是指越冬前亩茎数超过80万甚至达到100万以上的麦田。形成小麦旺苗的原因有2种:一是由于土壤肥力高,底肥用量大,底墒足且播种过早而形成的旺苗。这类旺苗叶片肥大,叶色鲜绿,单株分蘖多,次生根多,冬前主茎第一节间伸长2 ̄3厘米以上,穗分化已  相似文献   

13.
<正> 小麦旺长的特征是:叶龄生长超前、分蘖增长超快、叶片超长、植株超高、茎基超细、冬前拔节、高峰苗期提前。采用群体指标作为小麦旺长苗统一的诊断依据较为合理,群体数量超过壮苗标准,就称为旺长苗。其壮苗的指标是:冬前群体为预期穗数的1.5倍左右,高峰苗为预期穗数的2.5倍左右。小麦中高产田块的成穗数:大穗型品种30~35万/667m~2,多穗型品种40~45万/667m~2;小麦旺长苗的群体指标是:越冬前,大穗型品种超过50~60万/667m~2,多穗型品种超过70~80  相似文献   

14.
去年秋播以来。天气干旱少雨,气温持续偏高,对小麦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一是旱地小麦出现旱情;二是部分麦田冬前出现了旺长的现象,已成为小麦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据悉,小麦旺长不仅在河北省中南部。而且在整个黄淮海麦区都是个比较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麦从出苗到开始越冬(日平均气温0℃)为冬前时期,这段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形成为主的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冬小麦越冬前麦田管理技术1.中耕划锄。所有麦田,不论是弱苗,还是强苗、旺苗,都要进行划锄,尤其是下雨  相似文献   

16.
<正> 冬前,小麦常因播种过早、播量过大或田间管理不当而出现旺长。小麦旺长苗植株抗逆性差,极易发生冻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1 控制肥水。发现小麦旺长后,应控制施肥和浇水。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田块,应立即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 2 化学控制。化控以选用多效唑为宜,可明显地控制叶片生长,延缓生育进程,提高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增强抗冻能力。施用多效唑要注意用量和时期,一般旺长苗在越冬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均匀喷施。 3 中耕培土。旺长麦田进行深中耕,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邳州市近年来小麦旺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小麦冬前旺长的措施,以减轻小麦因旺长而造成的越冬期或早春冻害、后期倒伏,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小麦播种基础、冬前管理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长势的麦田。按小麦苗情可分为壮苗、中等苗、弱苗、旺苗和黄苗五类。针对不同长势的麦田,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1壮苗1.1苗情特点。麦苗生长正常,葱绿茁壮,播量  相似文献   

19.
<正>冬小麦要想取得高产,春季田间管理要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上来讲,返青期到起身期小麦的植株继续分蘖、岀叶和发根,并且开始幼穗分化,是巩固冬前壮苗、争取弱苗转壮、抑制旺苗生长最有力的时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采取不同的水肥措施非常重要。1一类麦田年前越冬时已达到"6叶1心"、具有4~5个分蘖、亩总茎数已经达到80万  相似文献   

20.
在小麦苗期生长阶段中返青期是最后一个阶段,此环节要注重做好晚弱苗生长管控,调节旺苗徙长,对群体大小以及成穗率高低进行控制。因此在返青期要确保小麦尽早返青,叶葱绿,分蘖稳定,根部生长健壮。同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要根据苗情、墒情实施分类管理,预防早春冻害和抗倒伏,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进行叶面喷肥,保障冬小麦种植成穗率提升,提升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