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莉 《乡村科技》2020,(2):85-86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易出现贪青晚熟现象,轻者导致大豆产量减产20%~30%,重者减产50%左右,特别严重的地块减产幅度更大。实地调研发现,农民群众不愿意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大豆贪青晚熟。基于此,本文指出大豆贪青晚熟的原因,介绍科学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豆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由于目前种植技术不够科学致使产量偏低,农民不愿意种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分析总结出一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实现高效农业,实现大豆突破性创高产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防治大豆病对农民增产增收至关重要,应重点防治下列几种病。一、大豆灰霉病属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危害严重的地块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了稳定,而因连年大面积种植大豆,导致大豆重迎茬面积不断上升,面积超过30%以上,据调查,重迎茬导致大豆减产6.5%~32.4%,其中重迎茬减产13.6%~32.4%,迎茬减产6.5%~16.82%。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需采取提质增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大豆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该病严重发生时,大豆结荚少或不结荚,褐斑粒多,一般减产率在25%以上,受害严重者减产率达95%,甚至绝收。近年来,舞阳县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正确认识大豆花叶病,并且做好预防和防治措施,对于提高舞阳县大豆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豆花叶病在不同区域、不同  相似文献   

6.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种植大豆越来越重视,导致大豆重迎茬现象日渐突出,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给农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绥滨县重迎茬造成减产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旨在为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是我国的原产农作物,距今约有4 700年的历史。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种植和出口国。可如今,这一古老作物却在我国逐渐式微。占据国产大豆40%份额的黑龙江省,在2009—2013年间大豆种植面积累计下降了近200万公顷,将近一半。农民不愿意种、工厂不愿意收、商场不愿意卖,国产大豆在进口大豆的挤压下"节节败退",至今仍然看不到复苏的迹象。曾经的世界第一大豆主产国滑落到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中国的大豆产业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沦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是我国的原产农作物,距今约有4 700年的历史。上世纪40—50年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种植和出口国。可如今,这一古老作物却在我国逐渐式微。占据国产大豆40%份额的黑龙江省,在2009—2013年间大豆种植面积累计下降了近200万公顷,将近一半。农民不愿意种、工厂不愿意收、商场不愿意卖,国产大豆在进口大豆的挤压下"节节败退",至今仍然看不到复苏的迹象。曾经的世界第一大豆主产国滑落到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中国的大豆产业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沦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安徽省颍上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大豆的历史,大豆品质和产量都十分优异。目前,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绥棱县主栽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5.34万hm2左右。由于种植大豆较其他作物省工省时,销路顺畅,特别是近年来大豆价格一路走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豆面积逐年呈增加的趋势,然而由于连作重茬严重,使大豆达不到理想的产量水平,甚至有些地块呈逐年减产的趋势。从2007年开始,针对这些问题,对大豆低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受到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要的一种油料作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工业原料和油料作物。近年来,河南省获嘉县通过发展大豆种植,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依然沿用传统种植模式,大豆产量一直难以提升,为此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广高产优质的大豆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获嘉县大  相似文献   

1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既可使玉米不减产,又能提高大豆产量。对宁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与优势、推广示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及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受国家玉米调控政策影响,本年度大西江农场玉米种植面积骤减,大豆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大豆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向专品种种植方向转变,但因受自然条件影响,本年度大豆产量较常规年份减产57%以上且品质差,大豆市场销售价格低,即使有国家惠农政策补贴及风险理赔,大豆收益仍很低。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天气旱涝不均、病虫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急剧下降,且价格也随之降低,极大地减小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资源投入也相应的减少,从而造成了大豆生产方式粗放、效益不高、产量降低的局面。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高产稳产效益,最大化地降低大豆种植的投入成本,则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先进生产种植技术,使大豆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减产50%,甚至绝产绝收,是大豆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灾害。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主产区,同时也是国家高油大豆生产示范基地,年均种植面积46.7万hm2左右,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0%,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播种面积70%。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过大,重迎茬种植现象普遍,导致大豆孢囊线虫病逐年加重,据调查平均发病率40% ̄50%,单株孢囊数最高达284个,土壤中每50g土样有孢囊54个,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主导性因素。因此,在摸清…  相似文献   

16.
前言大豆重槎和迎槎引起减产的事实,早已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所证明。关于大豆必须轮换种植的许多农谚,在东北各地流传也甚为普遍,如“大豆重槎断半拉,迎槎易火笼”,“油见油三年愁”,“宁重槎,勿迎槎”,等等。这些农谚反映了农民群众对大豆重槎和迎槎遭致减产有深刻的认识,也是农民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对大豆轮作倒槎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实质,国内外一些科学工作者也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有人认为减产的原因是养分缺乏,有人认为是病虫严重为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京郊大豆生产面临严峻形势,北京市种植面积一直在减少。2014年,全市种植大豆4.09万亩,同比减少30.6%,很多农民因种植大豆后遇到绝产或产量、品质严重下降,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生产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由于十几年来北京市干旱少雨,气候发生变化,原来只有在南方发生的大豆害虫点蜂缘蝽象目前在京郊已普遍发生,其是造成大豆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介绍京郊大豆主要害虫点蜂缘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大豆为害症状,指导防治该虫为害,为京郊大豆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嘉荫农场根据大豆生长规律及重迎茬大豆减产机理,就大豆重迎茬种植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使重迎茬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在生产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466.67万公顷,致使大豆重迎茬现象十分严重,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重迎茬面积达80%以上。重迎茬大豆减产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是妨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广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技术对高油大豆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迎茬对大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茎粗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开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力减弱,不利于干物质积累。二是对产量的影响,大豆重茬平均减产6.1%~31.5%,迎茬平均减产10.7%。重迎茬1年减产15.9%,重茬2年减产21.4%,重茬3年减产31.1%。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大力气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