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也是四川省无公害茶园基地之一。境内的北川苔子茶树生长旺盛,成品茶滋味纯,香气高。本文从北川茶叶产业现状入手,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北川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茶园被毁,生产失管,运输受阻,对四川省茶叶重要产区的北川、平武、青川、都江堰等县(市)造成重大损失。在灾害面前,轻灾区茶叶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自救,迅速恢复鲜叶收购加工生产,除平武、青川、北川等特重灾区尚难恢复加工生产外,轻灾区茶叶加工企业已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邓雅婷 《农业考古》2019,(2):117-120
在西藏,人们每天都要饮茶,茶叶主要由内地供给,故茶叶成为了西藏与内地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本文以茶叶贸易为切入点,研究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以及它们的产生对古今历史及现实的意义,剖析茶叶在内地与西藏的贸易往来之间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解放军理工大学陶德臣教授的新著《中国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研究》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该书37.6万字,定价65元,市场无售,仅印300本。它以时间为顺序,以"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为主线,研究了西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相关历史。全书共分5章,各章分别是:南北朝前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的起源;唐五代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的发展;宋代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的严密;元明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的趋紧;清代民国茶叶流通与市场管理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基础,重新考察了归化作为历史上"西口"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茶叶之路历史中的文化现象,给予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以较为确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茶叶之路文化的特征,并提出构建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品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叶饮用的4个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茶叶的特点为主线,以历史资料考证的结果为依据,把人类利用茶叶的过程大致划分为"吃茶"、"喝茶"、"饮(品)茶"和"艺茶"4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饮用特点及饮用程式作了简要地阐述;指出人类最初利用茶叶的目的和方式是"食用"而不是"药用";同时对4个阶段的茶叶饮用的历史沿革、冲泡鉴赏技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而赋有新意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茶史和茶马古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茶叶出产区与茶叶消费区之间的联系如何建立起来。关于茶叶贸易与茶叶消费的很多历史研究已经涉及这一问题,但较少论及作为茶叶生产者的当地人对茶叶消费者等他人的态度。本文讨论了云南景迈山布朗族和傣族的两种茶祖故事,它们都说本民族/族群的祖先是茶文化的发明者,本民族/族群种茶的历史大约有2000年,但没有讲述与对方民族/族群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茶祖故事是最近才产生的,它们之间不仅互相矛盾,而且与其他地方及族群的茶祖故事也不一致,很多内容与已知的历史不符。这些现象显示了这两种茶祖故事是在“以言行事”,通过宣称本民族是茶文化的发明者,来吹捧本地、本民族所产的茶叶。这一行为中隐含了“发明者即最佳者”的观念,凸显了这两个民族/族群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静 《古今农业》2009,(2):77-83
北川地区一直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但清至民国这一时期,北川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构成及种植面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影响到现在。本文以北川地区清至民国的多本县志为基础,分析这一时期北川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传播与分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滁州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滁州市具有非常悠久的种茶历史,茶叶生产是当地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结合滁州市茶叶生产现状,对茶叶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茶叶生长中的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以提升滁州市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艾伦·麦克法兰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建树。《绿色黄金》是艾伦.麦克法兰与其母亲艾瑞丝.麦克法兰合著的以茶研究为主题的作品。在该书中,作者对东亚的茶研究有深入的论述,重点考察了茶在东亚的起源与发展、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作用、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等等。该书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茶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肯定了中国茶叶对英国工业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福建历来为产茶大省,明清以来其茶产业发展对台湾有重要影响。闽台茶产业的互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在世界茶产业界举足轻重,对其学术价值则尚待挖掘。明清以来闽台茶业演进过程中,产生了一批著名茶商,其经营思想和业绩,对当前我国茶业发展仍具借鉴意义。该文对台湾和大陆关于明清以来闽台茶业发展史的文献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以此为基础,从以茶为缘、以商为本、以技为重、以史为鉴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金兰 《农业考古》2021,(2):177-185
贵州产茶历史悠久,就清至民国时期而言,茶叶培植、加工、销售经历了从传统茶学向现代茶学的转变。由于技术革新,大大促进了贵州山地经济的发展,留下了诸多文献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产生了一批成果。因此,系统梳理此类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总结其中规律,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地区优秀山地农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保护,于现今贵州生态环境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邢窑白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传统茶具,它也是我国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邢窑白瓷创制于北齐,发展于隋朝,兴盛于唐朝,衰落于唐末五代,虽仅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明繁荣、外交新局是习近平关于茶文化论述产生的基本背景。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已经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喝茶是修身养性、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茶产业是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茶文化是增进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茶叶是国际商路上的重要输出货品;茶是文明互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茶文化的论述,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有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茶渥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其由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中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性工序,经过这道特殊工序,使叶肉的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以形成黑茶特有的色、香、味。综述了近10年来黑茶渥堆中微生物、生化成分、酶活性及渥堆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黑茶渥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泾阳茯茶是陕西省泾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是利用最低等级的毛茶,在陕西泾阳经二次加工后,销往草原地区的一种黑茶,还有探讨的余地。笔者利用早年在泾阳地区调查的契机,通过询问当地老人关于泾阳茯茶的史迹,在梳理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的前提下,对泾阳茯茶产生的时间、制作的工艺和运输的路线进行了探析研究。为还原泾阳茯茶的发展史,弘扬陕西优秀文化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刘之杨  熊晚珍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23-1224,1234
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3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茶叶有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文化遗产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岳西翠兰竹山古茶园。笔者研究了大别山片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北青砖茶加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重要的黑茶品类。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至今面临着市场分布局限、加工水平较低、质量意识不高、产品多元化不够、品牌建设欠缺、行业人才缺乏的主要问题。转变思维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茶叶基地功能、优化产品结构、引导市场消费、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营销渠道和引进行业人才,成为新时代青砖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