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描述了众多的农作物、野菜、野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古人的饮食生活面貌,东汉公羊学大师何休在<公羊传解诂>中评价<诗经>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细读<诗经>,我们不难发现,"饥者歌其食"确实是<诗经>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3.
杨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1):62-64
诗歌翻译是难度极大的一项工作,要想把一首英文诗歌的“说什么”和“如何说”完整传释出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伊丽莎白·毕晓普《加油站》一诗的汉语翻译,即说明保证诗歌翻译准确的不易,以及达到诗歌翻译准确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耿光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文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9):151-154
《妇女生活》是苏童从先锋前卫姿态回归传统写实手法的典型作品之一,它一方面代表对传统的回归,又试图在传统叙事之上加以创新,并且依旧保持着故旧的意象建构、个人化色彩以及先锋姿态的遗存。通过对《妇女生活》的细读、分析和考证,可以发现苏童是如何在瞻前与顾后之间探索出文学的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67-70
美国动画产业为了扩大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抢占全球市场,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大量挪用东方元素。争取中国市场,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成为美国动画产业全球推广的题中应有之意,《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典型的代表。在此过程中,美国动画电影阿拉伯化中国形象的旧套话被淘汰,基于客观现实不断变化中国形象的新套话开始形成。在新套话中,美国动画产业根据中美两国文化的共通点,赋予了旧功夫形象新的内涵,使中国形象的新套话能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相似文献
7.
8.
姜广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儒家学说以为,如何造就完美人格,对于社会的领袖人物与精英人物至关重要。《大学》一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但这至多只是提供了一种道德原则和实用知识的理论"间架"(朱熹语),如何"填补"和充实这一理论"间架",则是留给后世儒者的任务。南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和明代邱浚的《大学衍义补》完成了这个任务。这两部书集古代政府行政管理经验之大成,被当时及后世称为"帝王之学",是帝王以及各级官员的 相似文献
9.
(日池田知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5-17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所持的诸思想中的A与B的对立展开讨论。即:A主张严格管制地方独自“风俗”的 《语书》、墨家、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儒家的“移风易俗”思想。B倡导天下、国家承认地方的各种“风俗”,并且应该依照其风俗施行政治的《淮南子·齐俗》篇等地方分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霍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3-75
米兰·昆德拉指出,"出神"是在对现实生活的抽离和短暂逃脱时所产生的一种"心醉神迷"的状态,因其短暂性,人最终会被拖回现实生活的轨道,在这一抽离一拖回的落差中,人生就产生了变化和差距。本文拟从这一角度解析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在感受浸润于剧中的"出神"艺术时,体味该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齐民要术》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全书,其内容之系统与丰富是无可比拟的。本文在综合出土战国秦汉魏晋简牍材料与学界研究基础上,对《齐民要术》成书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作一简单爬梳,可以发现,《齐民要术》10卷的主要内容,在出土简牍材料中均可找到相对应或相类似的内容,显示出贾思勰编撰此书有着深厚的社会发展基础与文献积淀。 相似文献
12.
经学方法与古代农书的编纂——以《齐民要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行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4):121-124
作为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农学研究方法深受传统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其采用的“采捃经传”和“验之行事”的农学研究方法同儒家的经学方法———既崇尚经典又重视实际考证的儒家经学传统是一致的;《齐民要术》之后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的研究方法与儒家经学方法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一致性,而《齐民要术》本身对这些农书的影响亦是儒家经学方法影响作用的体现。因此,对儒家的经学方法的运用成为《齐民要术》及其之后我国古代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之间一脉相承的农学研究传统,古代农书的研究方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齐民要术》造酒篇中所提"皇甫吏部"和"元仆射"可以从史证角度考为为官时间相近的皇甫玚与元晖,而二人比邻的为官时间,就是《齐民要术》中《白醪酒》篇和《造神曲并酒》篇的写作时间,也是《齐民要术》的初始写作时间。《齐民要术》各篇次安排顺序与写作时间顺序并不一致,这反映出《齐民要术》的写作过程是一个长期素材积累的过程,并在最后定稿时进行了篇章次序的统筹,也反映了作者在著述过程中存在思想的跨跃与变迁。 相似文献
14.
江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以<太平广记>为主要研究对象与视角,并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做综合研究,总结唐代婚姻礼俗现象,并探究其形成发展原因.还原历史,再现真实,认识了解唐代婚姻礼俗文化,是本文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张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64-67
晋宋至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积淀了深厚的和谐审美文化的内涵,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和谐美。“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以和谐为本,山水田园诗自然人格化的本质属性离不开崇尚和谐的人格定位,儒道佛自然山水观的渗透蕴含着自然和谐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肖永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汉唐《论语》《孟子》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汉代是《论语》、《孟子》学的发轫期,有关的注解之作已经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学成果颇为丰富,但《孟子》却较少研究。同时,受时代学风影响,《论语》学的发展呈现出玄化或佛化的特点。唐代《论语》学的成就并不高,但是《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却不断提高,初步出现了所谓“孟子升格运动”。汉唐时期的《论语》《孟子》学的发展为宋代《四书》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日粮蛋白质对7~12周龄略阳乌鸡生长性能、主要组织器官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确定此阶段略阳乌鸡蛋白质的需要量。选取600只43日龄略阳乌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5个组分别饲喂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2.39%、14.20%、16.60%、18.06%和20.15%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质量分数对略阳乌鸡的平均日增量、料质量比、胰腺、胸腺和法氏囊质量、胸肉占体质量的比例及血清中白蛋白质量浓度均有显著影响,对平均日采食量、部分内脏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饲喂日粮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8.06%和16.60%处理组的略阳乌鸡平均日增质量、料质量比、胸肉占体质量的比例及血清中白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2.39%、14.20%和20.15%处理组。随着日粮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平均日增量及料质量比都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回归分析表明,以平均日增量及料质量比为评价指标,7~12周龄略阳乌鸡日粮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7.52%和17.18%。 相似文献
18.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茶托作为饮茶时的辅助物,虽不起眼,但一直伴随着饮茶历史延续至今。学界目前对茶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区分其作为茶具和酒具的使用,而对其本身随着饮茶法流变、使用功能的增加,导致自身形制变化的论述着墨较少。本文重点论述唐至清饮茶法流变对茶托形制的影响和茶托功能性的变化,通过地上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进行梳理,经研究发现:茶托至今留存于茶具中的原因与其贴合饮茶所需、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平衡密不可分,并由此总结出一些对当代茶具设计的启示、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