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齐麦2号是济南永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高矮适中,平均株高78.6厘米,抗倒性较强。株型稍松散,叶色浓绿。越冬抗寒性较好,后期抗干热风,落黄性好,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每亩有效穗39.9万穗,穗长方形,平均穗粒数37.1粒,千粒重42.1克,容重798.2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7):19
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抗病、抗倒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和成穗数中等,穗大粒多,生育期比对照扬麦11号迟1~2天。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株高86.1厘米,耐肥抗倒性较强。亩有效穗29.9万穗,每穗40.7粒,千粒重40.7克。高抗梭条花叶病、穗发芽,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白粉病。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70.4公斤。适宜江苏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农家科技》2011,(8):7
<正>新麦208为弱春性,中早熟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3。该品种幼苗半匍匐,株高80厘米左右。穗层厚,穗大,小穗排列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均匀饱满,黑胚率低。平均亩穗数44万穗,穗粒数28.8粒,千粒重43.5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较强,耐旱、抗干热风,成熟落黄  相似文献   

4.
江苏淮北地区13个主导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近10年来江苏省淮北地区主要推广的13个小麦品种,针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3要素,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产量3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为矮抗58、连麦6号、淮麦20、济麦22,较低的小麦品种为徐麦33、徐麦30;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的小麦品种为淮麦22、连麦6号、淮麦20、烟农19,较低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矮抗58、淮麦33;穗粒数较高的小麦品种为矮抗58、淮麦33、连麦6号、济麦22、烟农19、烟农5158,最低的小麦品种为徐麦99;千粒质量较高的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矮抗58、淮麦20、徐麦99,较低的小麦品种为淮麦33、保麦1号、烟农515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产量3要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的负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510。通径分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吻合,产量3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浩麦1号更好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利用2010-2011年与2011-2012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2012-2013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数据,对该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浩麦1号的平均穗数505.13万/hm~2,平均穗粒数39.31粒,平均穗粒重1.56g,平均千粒重39.78g。经相关分析,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穗粒重;经通径分析,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Py=0.531),其次是穗数(Py=0.471),穗粒重的作用最小(Py=0.094)。浩麦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保证足够穗数和穗粒重稳定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2,(29):29-30
正小麦品种京审麦2012001中麦14审定编号京审麦2012001品种名称中麦14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麦18/济宁13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成熟期比对照京冬8号晚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及分蘖成穗率中等。区试平均株高76.2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平均667米2穗数32.89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36.8克。经延庆县抗寒性鉴定,抗寒级别  相似文献   

7.
新麦208由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新麦208为弱春性,中早熟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穗纺锤形,长芒,自壳,白粒,子粒粉质.均匀饱满。平均每亩穗数44万穗.每穗粒数30.33粒,千粒重43克以上。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强,抗倒伏,耐旱,抗干热风。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3):19
小麦品种──镇麦8号镇麦8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略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至角质,籽粒饱满。平均亩穗数33.05万穗,穗粒数35.8粒,千粒重43.3克。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慢叶锈病,高感条  相似文献   

9.
正节水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59(品系号CA15009)审定编号:京审麦20210001中麦15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CA0817为父本、CA0849为母本杂交后,经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节水性能突出,经抗旱性鉴定,节水指数为1.02,适宜北京市中等以上肥力地块节水种植。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抗寒性较强,全生育期248 d,中熟,成熟期与对照农大212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多,成穗率较高,抗倒伏性较强,落黄好。株高77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全生育期只浇1次冻水情况下,平均亩穗数38.6万穗,穗粒数29.0粒,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淮南麦区小麦品种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状,本研究配制了资02-193/扬麦15//Tabasco的复交组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系谱法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参试名:宁麦资15318)。通过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鉴定到该品种中含有白粉病抗性基因Pm48和赤霉病抗性基因QFhs.crc-2DL。2017—2019年在江苏省淮南组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508.39 kg/667 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5.83%。宁麦资518株高81 cm左右,有效穗数为32.0万穗/667 m2,穗粒数36.1粒,千粒质量48.4 g。该品种春性、中熟,分蘖能力较强,穗密度较高,结实率高,千粒质量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高,综合抗病性较强。宁麦资518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适合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品种名称:隆平麦518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7选育单位:郑州友帮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品种来源:豫麦34/豫麦41/豫麦35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窄长。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强,灌浆快。株高79厘米,株型紧凑,穗层不整齐,叶片上冲。穗椭圆形,穗小,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平方米穗数44.0万穗,穗粒数27.1粒,千粒重47.6克。抗病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4,(22):19-19
小麦品种——扬糯麦1号扬糯麦1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育成,属春性中熟糯小麦品种。该品种幼苗直立,叶片宽长,叶色绿,分蘖力和成穗数中等。春性强,抗寒性偏弱。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穗数较多,每亩有效穗32万~33万;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红粒,穗型较大,平均每穗37~40粒;籽粒较小,千粒重40~41克;感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不抗黄花叶病;成熟期比扬麦16略迟,熟相较好。2009~2011年平均亩产475公斤,丰产稳产性好。为保证小麦品质,大田生产行距应适当加大,1以25厘米为宜。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无黄花叶病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5):19
小麦品种--镇麦8号镇麦8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略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至角质,籽粒饱满。平均亩穗数33.1万穗,穗粒数35.8粒,千粒重43.3克。抗倒性中等。后期转色正常,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慢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200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2.82公斤,  相似文献   

14.
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麦10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该品种的生产特性,以2010—2012年2年度江苏省淮南麦区小麦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对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其籽粒产量水平主要分布于6 000~7 000 kg/hm2,穗数为431.25万/hm2,穗粒数为37.98粒,千粒质量为44.03 g。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千粒质量均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负相关;穗数×穗粒数、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千粒质量也与产量呈正相关。通径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千粒质量,穗粒数的作用最小;产量三要素互作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与千粒质量穗数与穗粒数穗数与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农麦 88 是以镇麦 168 作母本、扬麦 10 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白壳,纺锤形,籽粒红皮,半硬质-硬质;株型适中,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高,穗大粒多,饱满度好;穗粒结构协调,中抗赤霉病,籽粒品质达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农麦 88 表现高产稳产,在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较对照品种扬麦 20 增产显著。介绍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与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系)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鉴定引进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系的产量潜力与适应性,比较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与引进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明确新疆冬小麦品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攻方向.[方法]选用引进国内冬小麦品种33份、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7份,采用间比法试验设计,进行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的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较对照(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增产的有35个,其中增产25;以上的引进品种有5个,分别是Yl19、邯5316、观35、衡5229和济麦22号;河北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产量为528.04 kg/667 m2,穗数为37.50×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5.10粒,千粒重为43.90 g;山东品种平均产量居第二,产量为513.11 kg/667 m2,穗数为40.49×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3.90粒,千粒重为43.73 g;新疆品种平均产量较低,产量为458.37 kg/667 m2,穗数为40.81×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3.20粒,千粒重为42.69 g.(2)引进品种中,穗粒数产生正向影响(0.4497),而穗数(-0.0811)和千粒重(0.214)起负作用;新疆品种中,穗数(0.9238)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穗粒数(0.9031)对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结论]新疆现有主栽品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较少,与国内主要麦区冬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比较,提高穗粒数育种可能是未来提高新疆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给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漯麦7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与偃展4110为供试材料,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河南省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漯麦76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千粒重呈“S”形增长,成熟时漯麦76千粒重达到56.25 g,最大灌浆速率为2.42 g·d-1,平均灌浆速率为1.37 g·d-1,均优于对照品种,中后期灌浆快、积累量大,且平均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这三要素对漯麦76产量的提升存在不同的影响,总效应大小依次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因此,生产实践中,除了确保有效穗数,还要注重稳定穗粒数,采取加强灌浆期水肥管理的措施,提高千粒重,以此来实现三要素协调提高,从而达到漯麦76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一、川糯麦14561.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天,比对照品种“川麦42”熟期晚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略宽,叶色黄绿,分蘖力较强。株高75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红粒,籽粒半硬质,饱满度高。每667平方米(1亩)穗数27.2万穗,穗粒数45.5粒,千粒重38.4克。抗病性鉴定:高感赤霉病、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品质检测: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业科学》2001,(8):32-32
品种来源 :济麦 1号是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73 1 42 9A/70 2 5//郑州 82 1为母本 ,以豫麦2 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弱冬性、中熟品种。幼苗直立 ,长势强 ,株型紧凑 ,株高 80 cm,抗倒伏、抗干热风 ,耐旱、耐寒 ,分蘖成穗率高 ,根系活力强 ,后期功能叶持续时间长 ,成熟落黄好 ;穗长方形 ,籽粒白色 ;亩成穗数 42~ 45万 ,穗粒数 3 5~ 40粒 ,千粒重 43 g;抗纹枯病、白粉病。品质达中筋标准 ,适宜作面条、馒头。产量表现 :1 996~ 1 997年参加河南省预备试验 ,产量为 56 6 .1 kg/亩 ,比对照豫麦 2 1号增产8.56 % ;1 …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新麦45品种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利用2017-2020年黄淮冬麦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汇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麦45是品质达到优质强筋、稳产高产、综合抗性较好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在产量构成因素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中其顺序均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综合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小。在栽培管理中应以合理提高有效穗数,主攻穗粒数,稳定千粒重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