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小麦、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耕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出发,分析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介绍各环节的主要作业机具和作业模式,并提出目前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些制约问题及对策。基于现有种植模式和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出黄淮海东部地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组配模式,并推荐适于黄淮海东部地区机械化籽粒收获的优选玉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玉米是陕西关中地区常年种植的两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阔,是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食物作物.通过回顾陕西关中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工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工艺的不足,构建了小麦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工艺模型,提出了两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工艺标准化模式,希望在机械化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玉米是山东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通过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区粮食产量、栽培方式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小麦、玉米轮作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种植方式、农艺环节、配套机械种类、收获方式、良种质量等相互关联问题,探讨影响小麦、玉米主要粮食生产机艺融合的历史、经济、传统观点、经营模式、科技体制等障碍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旨在推动建设持续稳定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鲁中平原井灌区小麦-玉米周年生产现有规模化经营主体经营现状的调研,对影响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种植规模、种植方式、机具配备、机械作业过程及机械作业成本效益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种适合鲁中平原井灌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规模化生产的规范化作业技术,并对机械化作业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0引言目前,小麦和水稻从整地、种植、收获上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玉米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上虽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玉米收获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还比较低。由于小麦、水稻跨区收获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农民已尝到了使用机械化增收的甜头,其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  相似文献   

6.
谈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区年种植小麦1石万hm2,玉米1.36万hm2,目前,小麦生产在耕、播、收等主要作业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农民已在小麦收获上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劳作,但玉米收获仍靠原始的收获方式。这样不仅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小麦机械化生产中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土壤耕整、播种、植保、灌溉和收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筹一年两作生产模式和经营效益,结合生产资源禀赋、经营规模和经济水平,提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模式,以及各环节技术要点和农业机械装备配备方案,实现小麦机械化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东是粮食生产大省,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耕种收关键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山东省农机化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踏访山东莱州农村,再也难觅躬身劳作的"勤劳"农夫,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忙碌于各生产环节。无论是大马力拖拉机开展的春季农田深松作业,还是夏季大型免耕播种机进行的玉米免耕贴茬播种,也不论是秋季开展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精量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国内现有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接茬轮作的种植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现有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机械化作业的影响,指出现有种植模式与机械作业不配套的问题所在,对推进各地两熟区种植机械化栽培模式的规范化、加快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形成了以作物种植和机械作业配套为基础的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山东省菜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种植模式、规模和各作业环节机具设备等方面,指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针对马铃薯的种植特点,结合现有机械化生产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和多次示范经验,提出了一套合理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方案。此方案涵盖了一些关键技术要点及相应的配套设备使用方法,对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促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应用较多的山东、山西及河北等省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试验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行距的适应性问题。为此,结合小麦联合收获机推广经验,指出了加快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应用速度的关键是实现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则要从小麦的种植规格入手,即实现小麦玉米全过程的机械化;并将系统工程的方法运用于种植收获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优质与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16—2018年稻谷、小麦、玉米种植连续出现亏损。如何增加粮食种植纯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又在我国引起关注。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成本与收益,认为人工成本的攀升是我国粮食种植总成本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提高种植效益的实现路径是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来减少人工投入,但我国已开始进入农业机械过度投资的结构性困境。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采取更积极措施解决劳动密集的瓶颈环节机械化技术问题;支持发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加强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麦玉米两作规模化生产技术装备优化配备的特点,通过对山东省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的大量调研,制定了适合山东省小麦玉米两作规模化周期性耕作(4年)技术模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优化配备通用数学模型建立的以生产环节为单位的技术模式组织方法,并以不同的作业环节组织周期性耕作技术模式;采用专家法进行机组的最优配套和选型,以作业成本最小为目标,分别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和整数规划方法建立了农机装备优化配备通用数学模型。此模型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生产技术模式下的全过程作业环节的农机装备优化配备方案生成,建立了优化配备基础数据库,开发了农机装备优化配备系统,生成了优化配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线性规划优化配备方案作业成本低于实际规模的作业成本15%~35%,整数规划优化配备方案作业成本低于线性规划优化配备方案的作业成本。可见,小麦玉米两作规模化生产技术装备优化配备结果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的小麦玉米生产管理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的小麦玉米生产管理专家系统主要实现了小麦、玉米全程生长期生产管理信息的网上发布。系统将气象因素、植保知识、专家经验、地理信息系统、Internet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为农业生产管理者提供河北省内各区域种植品种情况、不同区域小麦和玉米的生长特点及作物管理特点、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和气候差异以及实时气候数据的网上查询。为此,设计了小麦玉米管理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从花生生产形势、区域特点、栽培制度和主要种植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花生种植基本概况。分析提出了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花生机械化生产各环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2种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各生产环节机具配套方案,并给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及机械直收破碎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的发展。根据山东玉米籽粒直收的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机具,按照有关标准制定了验证办法,进行了经济、适用、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具的经济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但籽粒含水率和玉米品种对籽粒机械化收获破碎率指标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了选择玉米品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以及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推广玉米、冬小麦适当晚收晚种等加快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技术的发展对策,对提高玉米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