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集经济的高度发展,导引出了原始农业,狩猎经济的长期经验积累,使人们知道了动物的驯养。中国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两者都已具备了,无论是母系氏族制全盛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还是父系氏族制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都是在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互相结合的类型。因为以农业为主,所以豢养的家畜以猪为多,这个时期的畜牧业依附农业并且以提供肉食为主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在此以后,龙山文化阶段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牧两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因此畜牧业较前也有较大的发展,牲畜品种增多了,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统,与周边同时期的遗址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淮河中游地区诸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该地区的稻作农业持续发展,并成为获取植食资源的主要方式,可能没有形成稻粟兼作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稻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瞻望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一、突出的积累量粟、麦和稻是中国古代三大主要粮食作物,这三大作物的地位因时代而异。从新石器晚期到西周时期,粟(及黍)居首位,麦次之,稻又次之。秦汉以后,麦的地位上升,接近粟的地位,稻仍为次。从三国到南北朝,稻的...  相似文献   

4.
史前"南稻北粟"交错地带及其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粟和稻是史前人类种植的主要作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南稻北粟”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布局。一般说来,稻作物主要种植在南方,粟作物主要种植在北方。但是,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历史上稻、粟作物的种植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一个南稻北粟交错地带。所谓粟稻交错地带这一概念,广义而言。是指以粟和稻的种植大面积交错出现为典型景观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即在这一生态复合体所在区域里,同时种植着粟和稻两种生长习性截然不同的作物。这个地带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晚期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5.
对早期原始农业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早期原始农业是指原始农业的发生及初步发展的阶段,也就是农业的最初阶段。农业和家畜饲养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说来在学术界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没有争议并不是说关于农业起源的问题已经解决,事实上,由于考古学所提供的这方面的资料不足,对农业的起源问题在许多地区仍然是靠推测来解决的。如以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一带所谓“肥沃的半月形地带”为代表的早期以农业生产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的前陶新石器文化时期便开始种植小麦、  相似文献   

6.
日照是中国历史上文明肇始最早的地区之一。虽然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要素有文字的形成、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和礼仪中心的产生等等,但发达的农业也是诸多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石器时代,日照地区的原始农业就较为发达。据相关考古发现,证明早在距今6200~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日照地区的农业和饲养业就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来源,而狞猎和采集已退居次要地位。日照地区出土的大量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存,如高柄杯和石质农具,都说明这一点。尤其是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酒具——高柄杯。占到了出土器物的百分之四十五,表明当时日照地区的原始农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进入龙山时代。农业年产在社会终济中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山东地区,位于黄河下游,早在距今约九千年的后李文化时期,既已出现较早的原始农业类型,是我国重要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时期几千年发展进步,至汉代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自近代田野考古学传入山东,特别是近50年来,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工作,在几代考古人的艰辛努力下,取得丰硕成果,为我们全面系统的研究汉代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本文以出土文物为依据,并兼及相关的历史文献,试从农耕、水利、农作物、储藏与加工、家畜家禽等方面,对汉代山东地区的农业,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8.
《农业考古》2021,(3):23-30
2015年官田遗址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为了解湘西地区汉晋时期农业经济和生业模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遗址出土农作物有粟、黍、稻、大豆、绿豆、大麦和小麦,非农作物以禾本科为主。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粟是遗址中最主要的农作物,水稻同时占有重要地位,聚落农业呈现出以粟为主、稻次之、并同时种植多种作物的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类型和偏干冷的气候等自然因素决定了遗址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北方人口南迁,可能是旱地作物得以发展的主要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9.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岳石时期城子崖以粟、黍、稻为代表的农作结构和野生植物利用种类等调控程度不一,反映出先民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变迁中生计策略的能动性调整,这当是城子崖所在鲁北,乃至海岱地区社会文化持续发展之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河南省作物布局与耕作制度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其评价我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适宜,雨水比较充沛,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远在七千八百年以前,我省中部地区的原始农业已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至殷商时代,在粮食作物方面以分蘖力强、生长旺盛、耐旱、耐瘠薄的黍类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占首要地位。以后,经过战国到秦汉时期,作物种类上以菽(大豆)、粟(谷子)占主要地位。自汉代以来,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揭示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农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及产量结构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安徽省近50年来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针对典型年夏季高温发生特点,结合一季稻所处发育期的温度适宜指标和高温危害指标,简要分析安徽夏季高温热害对一季稻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安徽省高温热害持续的时间与出现频次都是沿江高于江淮之间,江淮之间高于沿淮。安徽夏季高温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可导致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结论]安徽省江淮地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与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可通过推迟栽插期来避免一季稻遭受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的计算公式,并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分析梅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在对本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1个地面气象站1952-200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梅雨强度指数,并依据多年的梅雨强度指数和洪涝资料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并根据IPRI分析发现了安徽沿淮地区历年梅强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洪涝面积与梅强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鉴定以及农业避洪。  相似文献   

13.
曹成 《农技服务》2009,26(12):139-141
以安徽省颍上县战沟流域典型区为例,进行机井+移动式喷灌、机井+低压管道、电灌站+低压管道3种节水灌溉方案比选分析,从而为安徽省淮北地区井河混合灌区节水灌溉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农业避洪减灾对策,对安徽沿淮地区水热季节变化、梅汛期强降水规律和非汛期热量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沿淮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作物避洪种植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沿淮作物避洪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总结2012、2013年试验的基础上,从提出高产技术指标、实施具体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3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武运粳30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武运粳30号是2014年江苏省新审定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穗型大、米饭食味品质优等特点。在麦茬或油菜茬中等偏上地力上,培育壮秧,高质量移栽;施纯氮292.5 kg/hm2左右,基蘖肥∶穗肥=5∶5;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个叶位够苗,茎蘖数达到穗数的70%~80%时及时自然断水搁田,把拔节期高峰苗控制在345万~375万株/hm2,使茎蘖成穗率达75%以上。[结论]武运粳30号是一个极具产量潜力的大穗型早熟晚粳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和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从生育期来看,也同时适合安徽皖南和沿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22日阜阳市沿淮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牛雪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43-146
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安徽省气象自动观测网资料对北京时间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阜阳市沿淮地区强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地面流场、散度及水汽通量散度进行了空间上与时间上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势力较强,其在南北位置上较为稳定少移,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吹向淮河流域,与之前的西北干冷空气汇合,促使降水开始增大;低空辐合引起垂直运动,随之出现强烈的辐合辐散,引发垂直对流产生,是此次暴雨过程产生的启动机制;在整个降水过程中,散度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最大时刻,对应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散度作为强迫项激发了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与次级环流的形成,同时水汽的大量辐合为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使得此次暴雨得以发展与维持。  相似文献   

17.
运用信息熵理论对2003—2014年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分析,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在研究期间分为2003—2008年上升、2008—2009年下降、2009—2013年上升3个阶段,优势度正好相反;从空间角度,信息熵的空间差异大,其空间分异规律表现为高信息熵区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中高信息熵南北均有分布,中低信息熵分布在沿淮地区,低信息熵区在安徽南北两端的由长江向南北递减的规律;各类主体功能区信息熵由大到小依次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省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是史前海岱地区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地区,新石器时代黄河三角洲先民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有农作物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自后李文化至北辛文化时期,采集、渔猎经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至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在生业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才真正确立起来,采集、渔猎退居次要地位。这种生业模式是受史前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但承载力有限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这种状况也使得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城和文字等因之产生,催生了海岱地区最早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wild rice during the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is suggested by charred wild rice grains associated with fire hearths and threshing pits in historically known, specialized harvesting sites. Similar wild rice grains imbedded in the clay lining of specialized threshing pits called "jig pots" confirms the prehistoric use.  相似文献   

20.
水稻虫害监测与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皖江流域处于长江中下游位置,是安徽省水稻的主产区,上接湖北、江西,下接江苏等水稻生产大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的实时监测工作,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水稻生产的绝大部分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各类水稻害虫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等级。结果显示,当前皖江流域主要的水稻害虫为稻纵卷叶螟,其发生范围广,对水稻的危害较大,主要发生区域为: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此外,二化螟呈现局部发生,同时个别地区的二化螟出现较强的抗药性,需要高度重视。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水稻种植区的发生状况正逐渐加重,呈现局部爆发的趋势。而稻纵卷叶螟具有迁飞性,需要各个区域联防联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要虫害的区域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