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大粮仓",在粮食生产中面临着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选用ABC分类法与美国粮食生产成本比较分析,探索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降本增效的潜力,并指出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稻、玉米、马铃薯是昆明市3大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处于重要地位。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阐述了昆明市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系统结构组成,构建了因果分析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影响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系统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并配合产业发展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明确运城市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未来该市灌溉用水的科学配置提供基本参数。基于运城市域内13个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确定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有效降雨量和作物系数等参数,计算分析了运城市近50 a冬小麦与夏玉米的灌溉需水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冬小麦和夏玉米年灌溉需水量整体均呈现波动式降低的变化趋势,整体降低幅度分别为-0.7和-2.1 mm/(10 a)。冬小麦在4月和5月的灌溉需水量较多,分别为80.5 mm和108.4 mm;夏玉米则为8月份的灌溉需水量最大,约为85.3 mm。冬小麦和夏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灌溉需水量都呈现从东向西逐渐递增的趋势,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范围处于283.6~336.8 mm,夏玉米则为165.4~253.9 mm。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汽压差与太阳辐射对运城市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较大。运城市冬小麦与夏玉米灌溉需水量在时间上呈波动降低趋势,在空间上则由东向西逐步递增;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显示运城市的气候正在朝暖湿化方向发展,未来灌溉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应当予以充...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吉林地区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给人们敲响了食物安全受到威胁的警钟。为此,通过对吉林地区近年来气候变化情况及粮食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吉林地区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并进行利弊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对降低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大粮食作物为例,用有无项目比较方法,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得出了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对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及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降低农产品CPI指数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22年,普格县初次在全县13个乡(镇)试点推广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下同)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对普格县三大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对普格县三大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普格县三大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子,确保普格县粮食安全,推动普格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2019年4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编写。  相似文献   

9.
基于SWOT的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稻谷、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的单产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攻关项目之一.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3大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纵向比较、横向国际比较及区域比较分析,我国3大粮食作物单产成绩显著,但同时暴露出单产增速低、国际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运用SWOT分析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优势、劣势、威胁、机遇,可以得出:3大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以及潜力提高必须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及科技推广,弥补劣势,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实现单产水平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61-2017年贵州省8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以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为例,利用降水集中度指数,分析了贵州省水稻和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降水集中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57 a间除水稻的拔节-孕穗期外,贵州省水稻和玉米的各生长期降水集中度均呈增加趋势。水稻的抽穗-成熟期和玉米的灌浆-成熟期是降水集中度增加突出时段。除水稻移栽-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外,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的水稻其他生长期以及玉米所有生长期的降水集中度均表现为增加特点。水稻和玉米各生长阶段的降水集中度在不同年代有所不同。水稻降水集中度变化的周期震荡频率高于玉米。  相似文献   

11.
曾植梅 《农业工程》2017,7(4):189-190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农民通过退耕还林恢复林地面积,增加经济收益。其中,林下栽培食用菌是重要的林下经济模式之一。在林下种植食用菌,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菌共生互补。从目前来看,林下人工食用菌的种植绝非一门简单的种植技术。经过十几年林下种植食用菌的探索和实践,部分食用菌林下种植已初有成效,但目前尚难以大范围实施或拓展。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尤其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且需要深入调查和研究,以及制定合理适当的发展计划。该文对林下人工食用菌种植模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影响,可以为缺水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计算方法,分析了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定量评估了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对全市水资源节约利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1990—2012年,北京市由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节约的灌溉需水量为7.50×108 m3,占同期农业用水减少量的60.29%;21990—2012年,冬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对北京市水资源节约利用的贡献率最大,相对于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3.07%和55.51%。结合目前的种植结构和不同作物的灌溉需水特征,北京市未来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对象首先是冬小麦。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辽宁省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介绍辽宁省粮油作物地膜覆盖生产面积、产量及推广情况,分析地膜覆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粮油作物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保持水土平衡,抚顺地区推广应用林下栽参技术.介绍林下栽参技术的主要环节,针对林下栽参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提出防治人参地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为减少栽种人参对水土资源的破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污水灌溉土地处理复合系统具备的水力负荷较大、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等特点,将其与温室大棚作物灌溉相结合,建立起相应的示范应用工程构造型式与运行管理模式,开展工程去污效果的应用研究与工程投资和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将污水灌溉土地处理复合系统与温室大棚作物灌溉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还能获得不低于常规灌溉的相应作物产量,且对油菜作物品质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污水灌溉土地处理复合系统在温室大棚灌溉中的应用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郊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机械化技术。土壤耕整地、起垄、铺膜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力投入数量多、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试验示范设施深耕技术、起垄技术和铺膜移栽技术,可达到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和实现机械化的目的。在北京市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及延庆县设施标准园中,建立多个大棚蔬菜生产栽植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区,完成200栋大棚两段改造,机械化示范作业33.33 hm2(500亩)。技术培训5次,培训农民500人次。综合应用上述技术,直接成本可降低7 733.13元/hm2,年累计节支26万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北方许多大型灌区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需水量偏大、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法,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优化空间分布,减少农业需水量,提高农业效益。利用地统计学(G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处理能力,分区计算了灌区多年平均参考作物需水量(ET0)和作物需水量(ETc),并统计分区内作物单产和产值信息;构建了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2种作物种植结构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相比,基于作物空间信息特征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法在节水效果和农业效益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建平县种植谷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地农业生产环境制约了其谷子产业的发展。根据建平县农业生产条件,将旱作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管理模式应用于建平县谷子种植,较好地解决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镇市土壤养分状况,2006-2008年共采集土样9 250个,对土壤养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北镇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5%,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09.8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8.27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6.99 mg/kg;与1980年相比,全市耕地地力呈上升趋势.通过土壤养分测定与田问试验,建议每hm2施用有机肥3万~4.5万kg、氮素120~225 kg、P2O530~120 kg、K2O 30~15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