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道改造工程的施工,需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来提高河道的质量,为防洪防汛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保障。在建筑施工中,确保防汛工作的安全是各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河道的治理工程施工及防汛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2.
赵岩松 《农技服务》2014,(11):163-163
近年来,中小河流治理日益成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更是特别强调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不仅仅对于防汛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对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有相当的裨益。而就我国目前的实践活动来看,在中小河流的治理当中,更重视防汛治理,而忽视了对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本文将以吉林省的水利系统为参数,主要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对水生态环境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中小河流的治理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项目中,河道是很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河道的功能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防汛这一单一的功能,生态型、景观型河道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河道治理已不再是单一的水利工程,更是环境工程的有机组成,涉及的内容更复杂、更全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河道的有效治理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很多的农村环境都十分优美、宜人,而且周围的河内网十分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农村河道。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影响,很多农村都在进行官方筹资,为当地河道治理工作筹集治理的资金。经过科学的治理,可以有效改善当地河道的基本面貌和生态环境。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也得到科学化建设,尤其是“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等事业的兴起,使得农村河道的治理工作变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合理有效实施河道泥沙,为加强水文的测验、水清预报、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利用,提高快速高效的决策能力及抢险、查险的技术水平。只有改变落后的水文测验方法,对河道泥沙进行合理的治理,不断开发和利用新的水文测验仪器和设备,实现水文测验技术手段的提高和创新,以水文自动化和水文现代化为支撑,河道泥沙的治理工作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及时、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为关键时期,南北双线作战已成定局。针对当前防汛抗洪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降雨间歇期,抓紧抢修水毁灾损工程,加快河道清淤疏通。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汛后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步伐,对江河湖泊岸线开展系统整治,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抢险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补齐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短板",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凉州区金塔灌区中小河流现状,分析河道治理的必要性,提出治理目标,明确了进行河流治理必须加强的几项措施,如建设生态堤防、加强防汛指挥系统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产业的不断变革以及全球气温变暖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工作变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讨论日常管理工作状态,并提出一些防汛抗旱的应对措施。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库以及河道等主干线的防洪工作顺利进行,为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河道的功能也不在局限于防汛,人们对于其生态作用以及城市景观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就需要在进行河道工程的具体建设之前,需要对各个河段的自然特征与保护措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生态河道的建设工作。本文就生态河道系统的整治以及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改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各乡镇的河道水质,吴江区加快了黑臭河道治理的行动步伐和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为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借鉴,阐述了苏州市吴江区黑臭河道治理的工作体会,并着重对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事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无锡作为水网密布、水系发达的江南水乡,为改善城市水环境,近些年开展了一系列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本文总结了无锡市城区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河道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作者对于继续深化城区河道水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及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系统平衡的考虑,导致河道治理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反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河道治理工程关系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河道治理的前提条件是要基于实践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制定的河道治理方案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目前,在河道整治工程的治理上需要总结过去的问题并加以更正、改进,再加之现代科学的治理理念及方式,相信我国的河道治理工作一定会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加强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能落实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作离不开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增加河道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河道水环境有更为明显的改善。本文对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有效参考,进而提高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河道是城市的生态脉络和风景带,河道所呈现的状态,最直观地反映城市管理水平和公众环境素养。"污泥不除,浊水难清"。治理河道环境,不仅需要净化河道水体,更重要的是有序合理地清除和利用河道底泥。底泥安全有效地减量化资源化是河道治理的关键,也是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庄浪县生态化河堤治理为例,论述格宾网生态护坡技术如何解决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遇到的河堤硬质化和河道渠化现象以及怎样解决水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进而改善河道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达到改善流域环境质量,为该区域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达到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乡土情怀,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水利工作者来说,河道治理是重要工作内容。通过筑坝、防洪、灌溉等措施,对河道进行治理与控制,将河道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使其航运、排涝功能得到发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河道的利用也越来越多,对河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河道水质变差、功能降低。水污染、干旱、洪涝等灾害发生率增加。所以,对河道治理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河道治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使人与水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民生工程,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农村的河道治理问题也显得日益迫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水利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介绍了西湖垸内江河道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河道污染方面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旨在为农村地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者社会的发展,城市河道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防汛,而扩展到集防汛、生态平衡、城市景现为一体的综合型河道.本文就针对防汛、生态、景观型标准河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扎实抓好防汛抗洪工作,及早做好防汛部署,遂昌县认真加强防汛"五化"建设,提高了防汛抗洪抢险实战能力。本文分析了防汛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对防汛抗洪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MapGIS K9软件开发应用功能和Oracle数据库结构的基础上,基于VB(Visual Basic)语言,采用组件式二次开发模式,开发了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河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河道信息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开发了河道工程、水情及防汛3个专用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了河道信息的高效存储、查询、编辑、可视化、统计及空间分析等功能。研究成果为构建"数字河道"和河道科学高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