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菜蚜虫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菜蚜虫发生状况危害特征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三种。这三种蚜虫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破坏叶肉和叶绿素,苗期叶片受害卷曲、发黄;  相似文献   

2.
<正>油菜田害虫主要是蚜虫和小菜蛾,应注意及时查治。蚜虫长江流域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油菜叶背心叶、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危害。叶片受害后出现褪绿斑点,严重的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受害后畸形,角果受害后发育不良。适温、干旱会导致蚜虫大发生,连续阴雨天气不利于蚜虫繁殖。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陕西省农业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07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计2007年陕西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穗期蚜虫偏重发生,白粉病、红蜘蛛、地下害虫中等发生,赤霉病、苗期蚜虫偏轻发生,吸浆虫轻发生;油菜菌核病、蚜虫偏轻发生,黑缝叶甲、蓝跳甲、茎象甲中等发生;玉米螟一代轻发生,二代偏轻发生;棉铃虫麦田一代及棉田二代偏轻发生,棉蚜苗期偏重发生,伏蚜中等发生;水稻叶瘟病、水稻纹枯病和二化螟中等发生;夏飞蝗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4.
筛选抗蚜种质资源,为油菜抗蚜育种提供亲本。自然感蚜条件下,在云南罗平与泸西两地利用蚜情指数对18份油菜品种进行抗蚜性鉴定,分析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发生盛期出现在花期至成熟期之间,温和干燥的气候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泸西点的发生盛期较罗平点早。相关性分析显示,蚜情指数与油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相关,且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发生蚜害会造成油菜4.97%~79.69%的产量损失。从18份材料中筛选出5份抗蚜品种、13份感蚜品种。其中‘云油杂28号’和‘云油杂18号’表现为高抗,可作为油菜抗蚜育种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油菜在冬季苗期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猿叶甲、黄曲条跳跳甲、蟋蟀等多种。蚜虫不仅吸食油菜汁液,还可传播病毒病,使油菜生产受阻,发黄或畸形,尤以暖冬年份蚜虫发生重,应严把防治关,可以减少由蚜虫传毒的油菜病毒病的危害。菜青虫、小菜蛾、猿叶甲、蟋蟀等啃食油菜嫩苗或叶片,造成缺苗,因此,抓好油菜冬期害虫防治是夺取油菜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 油菜缢管蚜又称萝卜蚜,是为害油菜蚜虫的重要种类。属同翅目蚜科。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偏嗜白菜和芥菜型油菜。并传播多种病毒。一、发生规律。缢管蚜一年可发生10~20代左右,四季都可繁殖,世代重叠,生活史错综复杂。无明显越冬现象。以日平均温度18~26℃,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合其发生,对环境干扰的忍耐力随发育过程明显增加,其中无翅型比  相似文献   

7.
<正>日光温室丝瓜常发生小型害虫,包括蚜虫、白(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和茶黄螨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多年以来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带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上主要采取利用天敌、寄生菌、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来控制害虫为害。一、蚜虫1.发生特点属于半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为害丝瓜的蚜虫主要有瓜蚜、豆蚜和桃蚜。日光温室条件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棉花–小麦条带种植对棉花苗蚜发生及为害的影响,对棉花苗期的蚜虫种群数量及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小麦条带种植模式可减轻棉花苗期蚜虫的发生和为害,苗期有翅蚜和无翅蚜数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种植,分别减少70.4%和84.8%,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分别较常规种植降低67.4%和81.3%;棉花条带中,边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显著优于中间行,边行有翅蚜和无翅蚜数量分别比中间行减少了43.7%和54.3%,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分别较中间行降低了52.4%和84.6%。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黄蚜,又名苹果蚜、绣线菊蚜,属同翅目,蚜虫科,是苹果树上的主要叶部害虫之一,寄主主要有苹果、梨、海棠、山楂、大樱桃等树种。苹果黄蚜无寄主转移习性,属于留守型蚜虫,为害程度受当年气候的影响很大。冬季气温高于往年平均温度,早春气温回升较快,新梢生长旺盛,6~7月份少雨干旱等条件均有利于黄蚜的发生;相反则发生较轻。黄蚜多集中在新梢和幼叶部位吸食汁液,常群集在卷叶内为害(这是其为害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北京地区发生的5种主要蚜虫桃蚜、棉蚜、萝卜蚜、豆蚜、修尾蚜,对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Ⅱ的两个分离物YQ和ZL进行了室内蚜虫传毒效率比较研究.同时,在田间露地栽培条件下,混合投放了5种蚜虫,研究了它们对亚组Ⅰ、Ⅱ病毒传播效率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蚜虫对亚组Ⅰ、Ⅱ病毒YQ和ZL的室内传毒效率有不同的偏向,而多种蚜虫...  相似文献   

11.
油菜蚜虫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控制油菜蚜虫的危害,筛选出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防治的经济、有效、环保的药剂,通过对药剂的安全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以及各种药剂的经济效益分析来验证所选取的药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试验表明: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10%氟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6种药剂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油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第一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31%、93.99%和79.18%,而第二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80%、80.40%和86.35%。各药剂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且油菜的经济性状较对照好,通过药剂防治油菜蚜虫,对其经济效益分析可知,6种药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6.53,其中地蚜灵DP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1.88。5%地蚜灵DP、70%吡虫啉WP、50%烯啶虫胺SWG对油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油菜安全,成本低,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2.
蚜虫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有的蚜虫一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多以卵在植物枝条上越冬。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春、夏两季为孤雌生殖,秋末冬初为两性生殖。蚜虫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农林害虫。园林中常见的蚜虫主要有蚜科的桃蚜、桃粉蚜、棉蚜、瘿棉  相似文献   

13.
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个体的分布符合或背离随机。研究害虫的空间分布,不仅可以揭示出种群空间存在的特征,而且对确定资料代换、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油菜蚜虫在三都是一个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主要有3个种:在油菜生长的早期以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为优势种;中期以萝卜蚜Lipaphis  相似文献   

14.
油菜蚜虫发生消长规律研究张信扬(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植保站563500)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的发生不但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致使油菜发生病毒病。油菜田间蚜虫发生数量的多少与油菜长势、生育期和温度等关系密切。为了掌握油菜蚜虫的发生规...  相似文献   

15.
菊花害虫中最可恶的是蚜虫。从幼苗到开花,它可连续不断地发生和为害,尤其是开花期,蚜虫成群钻入花瓣和花蕊吮吸花汁,会造成花瓣焦枯,使花期大大缩短。过去发生蚜虫时,我常用乐果和氧化乐果防治,这两种药在菊花苗期使用尚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均不彻底。而如果到花期仍用它治蚜,极易造成花器药害。怎么办呢? 笔者去年试用江苏吴县生产的“一遍净”粉剂治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用“一遍净”治蚜有4个特点:①治蚜较彻底,用300倍液喷一次,杀蚜率可达98%以上,持效期可达30天左右;②花期用300倍液不会发生药害(应避阳光喷  相似文献   

16.
<正>蚜虫俗称蛐虫。蚜虫的种类非常多,有桃蚜、棉蚜、瓜蚜、萝卜蚜等40多种。几乎能以所有的蔬菜作物为寄主植物,但主要是瓜类、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从上半年3月份起,随着气温的回升,蚜虫开始为害作物,并于4月中旬至6月份上中旬达到高峰,下半年蚜虫的为害高峰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以成虫或若虫群聚在叶片背面,或在嫩茎、嫩梢等生长点、花器上刺吸汁液为害。苗期被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缩、畸形、直至枯死;成株期被害,叶片卷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致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导致植  相似文献   

17.
我县油菜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和蚜虫、菜青虫等,近年来,危害程度逐年趋重。我站自一九七九年秋种以来,对油菜病虫害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现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当前小麦、油菜苗情、病虫基数和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四川省植保站预计2015年小麦、油菜中后期主要病虫偏重发生(4级),其中小麦发生面积1800万亩次,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为主;油菜发生面积1150万亩次,以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蚜虫为主。1.小麦病虫。小麦条锈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350万亩,重发区域为  相似文献   

19.
<正>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欢食用的一种蔬菜,且栽培简单,周期短,可常年供应上市,深受百姓的欢迎。但在栽培过程中,除了病害以外,害虫的防治也非常重要,如果防治不当或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质量而造成经济损失。对此,为了便于农民朋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现将有关油菜害虫防治的方法编成歌诀,以供参考选用。蚜虫诊断:油菜蚜虫危害重,常见发生有三种。甘蓝萝卜和桃蚜,危害特征需记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胡萝卜花叶病毒病发病适温20~25℃,栽培管理条件差、干旱、蚜虫数量多时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也严重。发病症状花叶病毒病一般在苗期或生长中期发生,植株生长旺盛叶片受害,轻者形成明显斑驳花叶,或产生大小为1~2毫米的红斑,心叶一般不显症。重者叶片皱缩花叶,还有的叶片扭曲畸变。发生规律病原物为病毒,国外报道过的胡萝卜病毒病的毒源有胡萝卜花叶病毒、胡萝卜杂色矮缩病毒、胡萝卜薄叶病毒、胡萝卜斑驳病毒及萝卜红叶病毒。病毒可随肉质根在窖内或野生胡萝卜上越冬,传毒虫媒为埃二尾蚜和胡萝卜微管蚜及桃蚜。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操作接触摩擦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