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对焉耆盆地籽瓜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研究了焉耆盆地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对籽瓜产量、鲜瓜重和出籽率影响,并计算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结果]2012、2013、2014年,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的籽瓜产量差异均较显著,尤其2012和2013年达到极显著水平。2012年灌水次数处理对籽瓜产量有显著影响。灌水次数对鲜瓜重有显著影响,而灌水量对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进一步说明灌水量对鲜瓜重的影响极大,而籽瓜出籽率在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次数下表现均不显著。籽瓜产量与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籽瓜全生育期最佳需水量为3 600 m~3/hm~2,最佳灌水次数8次左右。当全生育期供水量小于3 600 m3/hm~2时,籽瓜产量随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全生育期供水量大于3 600 m3/hm~2,产量不增反降。籽瓜各生育期需水量中,苗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6.8%,开花坐果期占26.9%,果实膨大期占38.2%,成熟期占18.1%。[结论]该研究为掌握籽瓜的需水规律,充分分配并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黑丰一号"籽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籽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1 200kg/hm2+定量喷施叶面肥,能有效提高籽瓜大小、重量、千粒重、产籽率,降低白籽率,且施用生物有机肥+叶面肥能显著提高鲜瓜与种子产量。因此,施用1 200kg/hm2生物有机肥+定量喷施叶面肥是一种比单一化肥更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3.
灌水量和群体密度对籽瓜主要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高、中、低3个灌溉水平和高密度、中密度、中低密度、低密度4种密度处理,研究灌水量和群体密度对籽瓜产量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群体密度对籽瓜产量、干物质积累及10粒长、宽均影响显著。高密度条件下籽瓜产量为3 093.27kg·hm-2,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中等灌水量籽瓜产量为3 154.58kg·hm-2,高于高、低灌水量。不同处理条件下籽瓜干物质积累均符合Logistic曲线。高密度下籽瓜最高叶面积指数、群体总光合势高于其他密度。不同灌水量籽瓜各生理参数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4.
籽瓜产量构成因素与适宜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籽瓜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每亩株数,单株座瓜数,单瓜平均重和鲜瓜产率是构成籽瓜籽产量的因素;单株座瓜数和单瓜平均重与株距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8;单瓜产籽量与单瓜重显著相关(r=0.95);鲜瓜产量与产籽量亦极显著相关(r=0.99);鲜瓜产籽率主要受单瓜重的影响,中等偏小(0.5-1.0kg)的瓜产籽率高。在河西灌区中等肥水条件下,不整枝栽培籽瓜的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重茬栽植条件下距原栽植行不同距离种植对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等的影响,评价G935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的抗重茬能力,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重茬更新和栽培模式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春,刨除12年生苹果大树(‘宫藤富士’/SH6/实生砧),不进行土壤杀菌,不添加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菌肥,直接在距原栽植行不同距离(0、0.5、1、1.5和2 m)栽植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苗(2年根1年干),采用细纺锤树形整形修剪,栽植后连续4年调查5个处理下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幼树树体生长、叶片功能、早花早果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重茬栽植条件下,距原栽植行不同距离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树体生长、叶片功能、早花早果性和果实产量品质没有显著差异。重茬栽植4年内,随着树龄的增长,5个处理‘宫藤富士’树高、干粗和主枝数量逐年增加,重茬栽植第4年,各处理树体平均主枝数量均达到30个以上。栽植第2年开始,各处理树体长枝比例逐年降低,短枝比例逐年升高。重茬栽植第4年,各处理‘宫藤富士’树体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百叶...  相似文献   

6.
砧木对小型西瓜"黑武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个不同砧木分别嫁接“黑武士”西瓜,研究砧木对西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皮籽瓜砧木外,各嫁接组合植株生长势均优于实生苗。各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丰砧产量最高,黑籽南瓜单果重最重。嫁接能降低西瓜枯萎病发生率;果实品质分析表明,嫁接苗西瓜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实生苗西瓜,而粗纤维含量高于实生苗;各处理的酸、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综合分析表明,丰砧适合作为“黑武士”西瓜的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当前生产上使用的27个有壳籽用葫芦品种、9个无壳籽用葫芦品种,分别进行了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指标的比较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座果数多、百粒重重和单瓜产籽量高的有壳籽用葫芦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叶柄长度较长、单瓜产籽数多和单瓜产籽重量高的无壳籽用葫芦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这些性状指标可以作为当地引种和培育品种的初选标准。在当地表现产量高的品种:有壳葫芦品种包括晶莹218、诚牌1007和科来8号;无壳葫芦品种包括阿郎碧玉、金平果909、多籽无壳-6。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8个组合15个农艺性状的分析,求得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鲜籽粒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为鲜穗产量穗长秃尖长鲜百粒重双穗率穗行数空秆率穗粗鲜出籽率出苗-采收行粒数籽粒深度穗位株高。鲜穗产量与鲜籽粒产量关联系数最大为0.9。因此,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不管是鲜食果穗型或籽粒加工型,都要高度重视产量因素,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水肥条件对冬小麦氮磷养分吸收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冬小麦氮磷养分吸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冬小麦的经济产量和籽粒的水分利用效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处理的小麦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根干重及各器官的养分携出量均高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8%的处理,而籽粒的水分利用效率却相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以14个优质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对生育期等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并对各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糯玉米高产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及各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秃尖、轴重、穗位的变异系数较大,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各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重>穗长>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出籽率>轴重>行粒数>生育期>百粒重>轴粗>秃尖长>籽粒深度>穗粗。穗重、穗长、株高和穗位高是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穗行数、出籽率和轴重、行粒数等;秃尖长、籽粒深度和穗粗对鲜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小。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穗长的选择,注意株高等的影响,以提高糯玉米的鲜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拔节期低温胁迫下不同水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给抗寒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近年来在河北省中北部审定、推广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智能温室模拟低温胁迫条件,同时设置不同水处理方式:冬后浇1水(节水常温,W1;节水低温,W3)、浇2水(丰水常温,CK;丰水低温,W2),分析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同等温度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亦显著增加。低温和节水均导致不同小麦品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保麦10号不同处理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具有一定的高产稳产潜力,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引进国内先进的大粒蚕豆种质资源在福建地区种植,对其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种植的优良大粒蚕豆品种。【方法】以福建省认定的陵西一寸品种为对照,对来自青海、江苏的10个大粒蚕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其生育期、株高、分枝数、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生育日数、单荚鲜重、荚宽、鲜籽粒百粒重与鲜荚每667 m~2(下同)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单株实荚数与鲜荚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鲜荚产量显著负相关。青海大粒蚕豆品种在福建表现为生育期短、株型高、分枝少、产量低、总体经济产值低,江苏的通蚕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其中通09-110-1蚕豆品种的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均较高,干籽粒百粒重为200.08 g,出籽率达到50.53%,鲜荚产量达到1 200.58 kg,高出对照32.81%。【结论】通09-110-1蚕豆品种在福建地区种植时表现良好,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对R2期大豆根系生长和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及籽粒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处理(0%、1%、5%、10%,生物炭/干土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R2期大豆根系和植株形态特性以及植株体内氮和磷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并对大豆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产生积极影响。5%和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高62.0%和74.5%)和植株鲜重(分别较对照高57.1%和72.6%),提高茎叶的氮磷转移量,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平均比对照高51%)。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分别较对照高19.4%、25.1%、27.4%、28.7%、10.7%和8.9%。生物炭对大豆根系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细根(0.5mm)的伸长和增长,在1%、5%和10%生物炭处理下,细根长度占植株根系总长度的比例从无生物炭处理的71.4%分别增加到76.4%、82.7%和84.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籽粒产量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氮磷收获指数以及氮、磷转移量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之,施用一定量的生物炭能够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影响大豆植株体内养分吸收和利用,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氨水平下,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水稻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和稻草N含量及氮素积累量,但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以施氮180 kg/hm2处理最高;籽粒、稻草N含量.稻草氮素积累量及氮素总积累量则以施氮225 kg/hm2处理最高,而N180处理仅次于N25处理;氮肥用量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影响明显,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收获指数(NHI)、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利用率(RE)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PFP)等指标均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降低,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氮素吸收利用各项指标均高于施氮225 kg/hm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和生物产量是影响氮素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单位面积成穗数和结实率对氮素利用吸收效率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裕民县引进种植大板多籽南瓜,667米~2平均产量达130千克,经济效益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大板多籽南瓜(大白南瓜)以产籽为主,瓜籽粒白,种仁厚,品质好,瓜大籽多,单瓜籽粒达280~520粒,千粒重380克,667米~2平均产量100~150千克。全生育期100~105天。一、地块选择大板多籽南瓜根系发达,吸收水肥和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党参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根重随之增加,施氮量达到1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不同密度之间相比,党参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根重呈单峰趋势变化,密度为80万株/hm2时均...  相似文献   

17.
旱地小麦不同栽培条件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陕西渭北旱原进行了连续3 a定点小麦田间试验,通过栽培模式,氮肥水平,种植密度的不同处理,对各年度播前、收获后2 m土层贮水量,生育期降水量,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地膜覆盖模式的生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和秸秆覆盖模式,地膜覆盖能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土壤水分损耗,干旱地区降水量高的年份采用垄沟模式及秸秆覆盖模式对小麦产量产生负效应,秸秆覆盖模式的生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明显。施用氮肥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施氮肥提高了籽粒产量,但籽草比降低。干旱地区小麦生产中,以氮促水是解决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紧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旱砂田种植籽瓜效益较好,但目前砂田籽瓜传统种植方法存在很大的缺点.就是任其籽瓜主副蔓自然生长,不进行人工整蔓,形成籽瓜个体多蔓丛生、群体枝蔓纵横交错、杂乱无章、花期延长、坐瓜不齐、瓜个大小不一、收获时成熟度不一的状况,鲜瓜产量仅为3.75万kg/hm2左右,生瓜率高达18%以上,产籽率不足3%.针对上述情况,近年对旱砂田籽瓜进行了整蔓丰产栽培,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采用嫁接苗 采用嫁接苗可以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强抗逆性,能有效预防因连作重茬引起的枯萎等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是大棚生产中大力倡导的一硕实用栽培技术. 二、选择适宜品种 黄瓜应选择抗低温、耐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作接穗.如长春密刺. 砧本要求具备亲和性好、根系发达、抗枯萎病且生产出的黄瓜无异味等特性.如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籽瓜一号施用不同处理的速乐硼TM Solubor&reg和持力硼TM Granubor&reg,比较硼肥对籽瓜的主要经济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200倍浓度的速乐硼TM Solubor&reg对籽瓜一号的产量影响与对照(喷清水)相比有显著提高,其中产量平均增加10.7kg/亩,增产率达10.9%,且植株表现出生长健壮和较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