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簇生朝天椒—小麦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簇生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占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实践证明,簇生朝天椒与小麦间作套种不仅解决了簇生朝天椒生产与小麦争地的矛盾,同时达到了小麦产量不减,又使簇生朝天椒增产的双赢目标。笔者通过总结推广小麦-朝天椒的高产技术规程,对于促进河南省朝天椒产量、品质、效益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朝天椒"3-2"式麦套栽培模式是我所根据我地农民种植习惯总结出的一套小麦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近年来该模式在我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增产增效显著,为我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效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实行轮作倒茬,改进耕作制度 采取三年或四年轮作制度,三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四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棉花-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长期的连作会引起严重的病害及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减产. 二、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一)秋季浅耕,旱春精细整地保墒一年一茬玉米地块,秋季浅耕10cm,早春土壤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耙耪,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趟,根据试验调查;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与春播中熟或中早熟棉花品种套种,简称麦套春棉。它是我国两熟制棉田中最主要的种植方式,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最大。现主要介绍麦套春棉栽培技术要点:1小麦技术方案1.1准备麦种。选择具有边行优势明显、增产潜力大、播期弹性大、矮秆、株型紧凑、大穗、早熟等特点的品种,如邯6172、衡观35、石麦15等。1.2精细整地。棉花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将棉柴粉碎还田,深耕精细整地。1.3施底肥。亩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50 kg作  相似文献   

5.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辣椒主产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提高复种指数,以主要作物不减产、经济作物增产为目标,推行朝天椒套种芝麻栽培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套种减轻了朝天椒病毒病和日灼病的发生,实现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定植模式、整地施肥、种子编绳、朝天椒田间管理、芝麻田间管理、套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了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期达到朝天椒套种芝麻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敬川 《河南农业》2019,(25):50-50
一、前茬小麦栽培要点(-)小麦适期晚播小麦后茬若套种花生,其播种时间应比大田麦适期晚播4~8d。小麦品种尽量选用半冬性、中早熟、矮秆、紧凑型品种。(二)增施有机肥麦套夏花生前期生长主要依靠前茬地力。因此,秋收种麦前,结合整地,在麦田施肥基础上应增施优质有机肥1000kg/667m^2。  相似文献   

7.
3种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田间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对小麦—辣椒、玉米—辣椒、小麦—玉米—辣椒这3种间作套种模式下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的田间生态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朝天椒单作模式相比,间作套种模式可降低田间土壤的根际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减少光照度。朝天椒的病毒病和疫病病株率、害虫蛀果率均显著降低,产量和产值升高。3种间作套种模式中,小麦—玉米—辣椒模式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朝天椒无公害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朝天椒与玉米间作,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柘椒1号与小麦套种,柘椒1号与西瓜、甜瓜间套,朝天椒与大蒜套作,朝天椒与春棉间作,幼龄经济林间作朝天椒等套种技术,可以在黄淮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小麦、朝天椒、芝麻1年3熟机械化栽培的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朝天椒丸粒化播种、水肥一体化智能水肥管控、机械化收获,芝麻间作管理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进行了套种与轮作的收益分析比较,总结了集约化栽培和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璟 《河南农业》2014,(21):42-42
<正>一、沿黄稻茬麦生产现状沿黄地区稻茬麦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小麦生态类型区之一,其种植面积达数百万亩,主要种植模式为稻麦轮作和稻垄撒播套种,在小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地区小麦生产上存在气候不稳、缺乏优势主导品种、品种更新缓慢、稻茬整地困难、农田基础设施差、病虫草害严重等问题。受上述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稻茬麦独特的生产特点,即土质黏重、通透性差、耕作层浅、可耕性差、适耕期短、肥料单一、杂草及病虫害严  相似文献   

11.
正清明节后,河南省长葛市豫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张晓辉开始忙着给朝天椒育苗了,而在他身后,一个个喷灌喷头正在小麦地里卖力地工作着。长葛市南席镇常年有着小麦和朝天椒套种的历史。村民往往会在5月中旬,将培育好的椒苗移栽到小麦行间,小麦6月上旬收割,朝天椒8月收获,两者套种既不耽误各自的生长,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今年也不例外,按照这种方式,张晓辉这次共种了2200亩小麦,后面预计有600多亩朝天椒补充上来。  相似文献   

12.
麦套红薯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麦薯套种是一项新的间作套种方式。实行麦薯优化套种栽培模式,可在不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和收获量,不增加红薯生产投资的情况下,使红薯增产20—50%。目前河南省麦薯套种面积已达60万亩以上,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我们经过连续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得出了分别适宜水肥地和早薄地的红薯优化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簇生朝天椒、小麦、西瓜间作套种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主要通过先进的农机和农艺措施,从选种、育苗、种植、施肥、浇水、施药等各个环节制订标准化生产方案,实现朝天椒、小麦、西瓜精准种植。该模式在河南许昌鄢陵、漯河临颍、周口西华等地区已有初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氮、磷、钾3个养分因子,每个因子分4个施用梯度,共14个处理的无重复不完全大田试验设计“3414”方案,对湖北省潜江市棉麦套种方式下的小麦施肥技术进行了田间试验,建立了江汉平原棉麦套种方式下小麦的施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棉麦套种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小麦氮、磷、钾施用量的修正值,推荐了合适的小麦施肥量为N(-) 130~210 kg/hm2、P2O540~70 kg/hm2、钾K2O 40~6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一、玉米(一)施足底肥近年来由于玉米价格不很理想,经济效益低,在施肥和管理上不够重视,使玉米产量一直徘徊在600kg/667m^2。麦垄套种玉米留行间小,整地不便,加之小麦播种对有机肥已施足,套种玉米不施底肥,只施氮肥和磷肥,一般每667m^2施尿素5~7kg、过磷酸钙25kg,每667m^2也可施氮磷钾高氮复合肥40kg。  相似文献   

17.
旱作地小麦套种油用大麻,在宁夏南部山区中北部干旱地区台塬川地、洪漫地、沟坝地早已有种植,是广大农民群众根据当地多年干旱的气候特点,在逐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能充分发挥地力、提高单产的耕作栽培措施.除保证收一茬小麦外,还可以额外多收一茬麻子,可使麦、麻产量互补或双丰收,做到稳收、保收.如海原县兴仁镇郝集村平川旱地麦、麻套种平均亩产小麦66.5kg,亩产麻子73.5kg;蒿川乡周套村沟坝地套种平均亩产小麦93.5kg,麻子106.8k,其套种大麻比纯种大麻单产还高23.5kg.据调查,根据每年的地力和地形分布情况,麦、麻套种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32.3%.  相似文献   

18.
<正>1麦棉套作一年两熟双丰种植技术及其优点为了缓解冀南地区粮棉争地矛盾,促进棉花、小麦双丰收,近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研究出了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合理安排种植模式为基础,选择适宜的棉花和小麦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改进机械设备,突破了以往阻碍棉麦套种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了农田生产"两高一低"、"三增五减"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蒜、朝天椒套种是河南省内黄县近年来主要推广的一项农业高效立体种植技术。针对生产实际,通过选择适宜品种、选配适宜套种模式以及大蒜、朝天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指导农民做好生产,提高大蒜和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我省实行棉麦套种的棉田,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75%左右.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棉麦套种经验,棉麦产量不断增长.但是,随着生产形势的发展,要求粮棉产量持续跃进,棉麦套种在生产上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棉麦套种的棉花,出苗后与三麦共生期约20天(大元麦茬)到35天(小麦茬),棉苗受麦株荫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