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是:农业机械成为支撑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物质基础,节本增效显著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和推广面不断扩大,发展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到2010年黑龙江省田间主要作业项目全面实现机械化的主要措施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机化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强化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凌海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精神。总结经验,立足职能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推广站的龙头作用,引导农民致富。引进推广先进性、适用性政策补贴性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和农民的满意度,达到了农机推广各项指标。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尤其是近2a引进推广水稻插秧机,是历史上机具推广数量最多、最好的时期。为凌海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做出了新贡献。被评为2012年水稻机械插秧先进单位、省2012年农机推广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李瑶  刘珍 《云南农业》2022,(2):24-26
近年来,双柏县的农机事业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得到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但现阶段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功能单一且维护费用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都是双柏县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制定"宜机化"农田整治的有关制度和标准,抓好对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和研发工作,加强农机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加大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畜禽粪污处理等绿色生态农机化技术,是实现双柏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科学客观地对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推动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小型农用拖拉机、拖拉机配套机具、联合收割机为指标对2010-2020年山西省农机装备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加权法和多边形面积法对山西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指标进行测算,以全面了解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并提出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逐年加大,全市的国补机具的数量也逐年增多。为进一步加强对国补农机的监管力度,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切实提升北京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北京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机推广工作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求真务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农机装备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领域不断拓展、质量管理及安全监督管理有序开展。粮食作物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为此,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农机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是规范农业机械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以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农机田间机械化综合标准作业水平,实现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从而使我场农机化工作登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1.发展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二是综合机械化水平低,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三是农机服务体系薄弱。四是农机化法律法规不健全。五是受其他自然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55-8056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抗灾稳产、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农机发展区域化、农机服务产业化、农机农艺一体化、农机产品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宣云  王川  施六林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0+1796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相似文献   

11.
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反映农机经营者与农机管理部门的主观努力对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作用的二次评价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客观条件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实例表明,二次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定量分析农机从业人员主观努力程度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在逐年增长的补贴资金扶持下,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因为农业是兵团的特色支柱产业,从而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补贴率较低、补贴机具名称不规范、部分机具补贴标准过高、补贴农机产品价格混乱等诸多问题。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新疆兵团如何更高效、合理地使用国家农机补贴资金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帆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18-219
<正>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化插秧、收获;玉米免耕播种、机收获及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的成熟,和各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对新技术、新机具有了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由于农民自身能力水平有限,或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多数农民还不能全面过硬的掌握新技术和新机具,甚至造成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误解和不认可。因此为使农民能够用好新技术、新机具并从中受益,必须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宣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精河县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建设,保证农业的良好发展,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机标准化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路线,以大力推广农机技术及农机机具,为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有效的解决了精河县棉花残膜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棉花种植的规范化和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棉花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策略,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加快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的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与稳步发展,要从多角度入手,探索如何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一是做好农业机械化宣传工作,与信息时代接轨;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打造农机化优质团队;三是提高农业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尽最大努力做好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对农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省应该提出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构想。确立三大目标:一是全省农机化总体水平实现阶段性重大突破,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二是在重点区域加快玉米、大豆、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并在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三是提高农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投入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经营者对农机的购买力,使用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决定经营者是否购买或使用农机,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对农业、农机、工业及农机科研与教育的扶持,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种种上动力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政府作为外在动力主体,应采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黄海农场是江苏农垦土地面积较大的农场,拥有耕地18万亩,常年麦稻两熟轮作,种植面积3l万亩。近年来,农场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垦区关于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围绕麦稻轮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强化机农有机融合,促进农机科研创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与新机具,获得23项自主研发的农机新技术并获国家专利。已初步形成了麦稻轮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农艺新技术体系,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95%。  相似文献   

20.
王金艳 《吉林农业》2011,(11):145-145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随着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沈阳市把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以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方向,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