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20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对其苗高和地径年生长过程进行测定,采用Logistic方程对这2个指标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各无性系苗期的不同生长过程对相应育苗措施的要求,以期为海棠的生产实践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观赏海棠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符合‘S’曲线,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节律,拟合效果十分显著(R2≥0.97),根据其生长节律可将其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时期。20个观赏海棠品种无性系的苗高速生始期为4月21日至6月17日,速生结束期为6月16日至10月4日,速生期持续时间变幅42~138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平均比率为58.78%。地径速生始期为4月1日至5月19日,速生结束期为7月2日至9月28日,速生期持续时间变幅72~148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平均比率为59.79%。根据20个海棠无性系苗高和地径进入速生期的快慢,将其划分为前期生长型、中期生长型和后期生长型3种类型,且85%的海棠属于前期生长型和中期生长型。不同观赏海棠品种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和速生期的长短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和苗高、地径的总生长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29和0.899),因此速生期的生长量是影响观赏海棠无性系当年的总生长量的主要因素,在速生期内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及需肥规律进行及时的水肥管理,从而保证苗木的生产质量。该研究中多数海棠品种皆属于前期生长型或中期生长型,因此在春季和夏季应及时做好水肥管理,以促进苗木在速生期内快速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延长生长期,提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细叶云南松的苗木生长规律,观察广西国有雅长林场1年生细叶云南松播种苗生长节律,并测量苗高、地径生长量。细叶云南松1年生播种苗出苗期为播种后15~45d,幼苗期为45~75d,速生期为75~135d,生长缓慢期为135~225d,硬化期为225~285d;1年生苗苗高为7.1cm,月增量最大达2.2cm,地径为1.02mm,月增量最大达0.25mm。结果表明:细叶云南松1年生播种苗出苗期持续时间45d,幼苗期持续30d,速生期持续60d,生长缓慢期持续90d,硬化期持续60d,表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生长速生期维持时间较短,而生长后期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1989~1991年试验了桃硬枝扦插主要技术环节;插穗基部用 IBA1000×10-6(1000ppm)或 NAA500×10-6+IBA250×10-6速工蘸处理,扦插后灌1/2000多菌灵,塑料薄膜遮荫.供试材料主要是早、中、晚熟品种的混合群体;采条打插期分别为9月 20日、10月 5日、10月 20日、11月4日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桃成龄与幼龄树插条的生根效应差异十分明显,成龄树插条生根指标达50%,幼龄81%;从穗长看,20~40cm范围内,直观分析生根率有防穗长而增加的趋势,但变量分析的结果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桃插条应取20cm的长度。试验结果还表明,秋季阳畦硬枝桃插穗顶部带不带1…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地区栽培的天女木兰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测定了该树种的物候期、芽萌发形态变化、开花习性以及枝、叶、果的生长动态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芽在4月上旬开始萌动,生长期约为150d,旺盛生长期从5月上旬到6月中旬,大约50d;5~6月枝、叶、果生长量最大,此期间新梢生长量占当年新梢总生长量(18.3cm)的81%;天女木兰具有"二次开花"现象,第1次开花(主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持续约20~30d,第2次开花在7月末至8月初,花数量少,持续时间短;果实从生长到发育成熟约需90d,成熟期在9~10月。  相似文献   

5.
繁育悬铃木苗木,其成活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悬铃木生根特性,比较了不同发育年龄穗条和处理方法对扦插假活天数的影响,并从穗条选择与采集、育苗地选择与管理、扦插和管理及高生长特性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藤本月季是优良的色叶园林绿化植物,近年来,苗木供不应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通过结合冬季修剪,对藤本的枝条进行冬季沙藏和春季扦插的快速育苗试验,不仅扦插成活率均达95%以上,苗木保存率达90%以上,而且充分的利用了穗条资源和提前1年达到出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圆叶海棠是日本培育苹果苗木最常用的一种基砧,其显著特点是硬枝可扦插繁育。与我国传统的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及山定子相比,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且生长量大,抗逆性强,嫁接亲  相似文献   

8.
影响少球少毛悬铃木扦插繁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荣 《北方园艺》2008,(1):160-161
通过对少球少毛悬铃木扦插育苗时插穗选取部位、扦插时间和插穗采集时间及其处理的不同试验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选取1 a 生苗木中部作插穗,进行冬前采集并沙藏、在芽萌动膨大期(3月25日)进行扦插,苗木成活率最高;插穗采集时间及其处理因素对苗木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连香树进行不同侧枝类型、插穗长度、穗条部位的扦插试验,研究其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香树一级侧枝的生根率最好,达到89.7%,二级侧枝的生根率最差,仅为45.6%。穗条选用5~10cm长度的插穗进行扦插较好,其生根率可达到90%以上,连香树扦插繁殖中穗条的采集存在着明显的部位效应,插穗采集应以中部穗条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以5种苹果无病毒砧穗组合苗木进行矮化栽培,采取大规格苗木密植,行内起垄、行间生草、柱形整形、乔化砧穗树和矮化中间砧穗树进行化学控制等措施,比较各砧穗组合树的生长结果表现。结果表明,乔化砧穗树烟富3/海棠、矮化中间砧穗树烟富3/M26/海棠、烟富3/M9/海棠3种砧穗组合树施用促花剂Pt2011后均树体矮化、早果丰产。矮化早果丰产效果以矮化自根砧穗树烟富3/M9、红富士/f1337好于矮化中间砧穗树烟富3/M26/海棠、烟富3/M9/海棠,更好于乔化砧穗树烟富3/海棠。5种砧穗组合树均可进行宽行密植,简化栽培,高效生产。以矮化自根砧穗树栽植建因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对从日本引进的2号、8号枇杷及秦巴山区当地麦后黄枇杷果实、树体、枝条等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月上旬至3月下旬为枇杷果实横径缓慢增长阶段;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果实横径快速增长阶段;5月上旬后枇杷果横径呈现为缓慢增长直至停长。枇杷果实纵径生长发育与横径相似;枇杷枝条抽长生长呈现2个高峰,第1个高峰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2个高峰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10月中旬以后缓慢生长直至停止。枇杷枝条增粗生长由4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一直呈缓慢增长趋势,无明显峰值,11月中旬后停止生长;枇杷树体高度年生长趋势为,3~5月为缓慢生长期;6~9月为迅速生长期;10~12月为缓慢生长期。枇杷树体径粗年生长趋势为,3~4月为缓慢生长期;5~10月为迅速生长期;11~12月为缓慢生长期。  相似文献   

12.
 以西瓜幼苗为材料,利用便携式植物效率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4 ℃低温胁迫中叶片快速叶绿素诱导荧光特性的效应.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导致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JIP相逐渐降低,而ALA处理可以保持较高的荧光产额.西瓜叶片光合性能指数(PIABS)、捕光性能(PTR)和传递电子性能(PET)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大幅下降,而ALA处理叶片PIABSPTRPET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低温胁迫96 h后,ALA处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以及捕获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A-下游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等,均显著高于对照,而与反应中心关闭有关的荧光参数Mo和V j均显著低于对照.ALA处理提高低温下西瓜叶片单位受光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几个与PSⅡ反应中心受体侧性能有关的荧光参数包括Fk-jFj-iFi-p等均明显提高.以上结果证明,ALA处理对低温下西瓜叶片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与其提高PSⅡ反应中心受体侧电子传递链受体获得电子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断根对冬枣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年生的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 ) 为试材, 分别在行间两侧距树干3倍、5倍和7倍胸径距离处对其进行断根处理, 研究了断根对冬枣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3倍胸径断根与对照相比,枣头一次枝的长度和数量分别减少了27.9%和12.1%。3倍和5倍胸径断根与对照相比, 35 d时叶片N、P、K含量差异不明显, 而断根161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 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根系玉米素( ZT) 含量, 35 d时较对照略有下降, 161 d时则有所升高; 枣头一次枝顶端生长素(IAA) 含量和根系IAA含量, 35 d时较对照略有升高, 而161 d时有所下降; 枣头一次枝顶端乙烯释放量和根系脱落酸(ABA) 含量, 断根35 d和161 d时较对照均有所升高。与3倍胸径相比, 5倍胸径断根对冬枣营养生长的抑制效应有所减弱。冬枣叶片叶绿素含量以3倍胸径含量最高, 随断根距离的增加, 含量逐渐减少, 但一直高于对照。断根促进了果实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增加, 对总酸含量和产量则无明显影响。综合分析认为, 3倍胸径断根是控制营养生长的最佳距离。  相似文献   

14.
核桃果实发育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实核桃"辽核1号"、"香玲"、"辽核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核桃品种在豫北平原地区果实发育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发育在同一时期内均显现出相对快速增长的一致性。但品种间三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表现出核桃果实三径发育动态相对一致的周期规律性,分为果实迅速膨大期和缓慢增长期2个生长发育周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果实膨大期,完成果实体积膨大的95%以上。6月中旬至9月上旬处于果实缓慢增长期,果实增大值仅占总体积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5.
试验观测了施用外源GA_3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5 mg/L GA_3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果实纵横径、干鲜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糖分积累速率增加,酸的变化进程加速;果肉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均显著增加。外源GA_3对果实内源激素也产生影响:处理后不但提早了玉米素峰值的出现,而且提高了峰值;生长素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都高于对照;内源赤霉素在前期提高很多,但盛花后23 d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脱落酸含量前期提高,后期的上升推迟,但其上升速度比对照快。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苹果幼树发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a生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从萌芽前到7月份,对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缺枝部位涂抹100 mg/kg KT-30乳液,研究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促进苹果幼树芽体萌发及定位发枝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上旬、4月下旬、5、6与7月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部位对照萌芽率分别平均为43.7%、6.07%、0%、0%与10.75%。涂抹KT-30乳液后,第7~10天芽体萌发,从萌芽前4月5日到生长季7月5日,各处理芽的平均萌芽率均大于80%,其中5月25日处理后萌芽率最高,为100%,与其它处理时期的差异极显著。4与7月处理的芽体成枝力低,多抽生为短枝,其中7月25日处理后成枝力最低,为0%,极显著小于其它处理时期的,并且抽生枝条成熟度较差。5月25日与6月10日处理的芽体成枝力高,分别为66.0%与57.6%,超长枝长度平均为66.7与91.1cm,枝条生长健壮,成熟度好。随处理时期的延后,枝干比呈现减小趋势,4、5、6与7月分别平均为0.43、0.40、0.38与0.28。  相似文献   

17.
韭菜叶片生长动态和分蘖、抽薹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个休眠韭菜品种和 9个不休眠韭菜品种叶片生长动态、分蘖和抽薹特性的研究表明 ,在全年不收割条件下 ,韭菜单株年生长叶片 41.2 2~ 47.0 3片 ,叶片平均叶龄 39.33~ 44 .87d。新叶生长高峰在 5~ 8月 ,叶片平均间隔 5 .39~ 8.0 3d ,叶片平均日生长量 1.6 6~ 1.84cm ,5~ 8月是全年单株生长最高的时期 ,株高 41.30~5 0 .2 3cm。韭菜单株年分蘖 4~ 5个 ,全年有两次分蘖高峰 ,第 1次在 5~ 6月 ,第 2次在 9~ 10月 ,但以第 1次分蘖为主。韭菜不休眠品种抽薹期长而分散 ,为 37.0 0~ 6 5 .33d ,休眠品种抽薹期短而集中 ,为 15 .0 0~ 30 .6 7d ,休眠品种全年生长期 2 82~ 2 92d ,不休眠品种全年生长期为 32 0~ 32 3d。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amsun during a 2-year perio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roductive and yield loses in the ‘Tombul’ and ‘Palaz’ hazelnut cultivars. In hazelnuts, male and female flowering occur in winter after the breaking of inflorescence dormancy. In the present study, growth of the ovary of the hazelnut started in April and continued until mid-June. At the time of flowering the ovary did not form. The ovule growth showed a rapid increase at the end of June. Change in the diameter of the ovary and ovule with time showed a simple sigmoid growth curve. Fertiliz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mid-May and the beginning of June, namely, 3.5–5 months after pollination. At this time, the diameter of the nut was 9.54 mm. Twin kernel was not observed. The ratio of double kernels was close to zero. The time period from fertilization to harvest was 89 days in 1997 and 96 days in 1998 for Tombul cultivar. For the Palaz, this period was 84 days in 1997 and 86 days in 1998. The rate of pistillate flower clusters which dropped in April–May was more than those dropped in June–August.  相似文献   

19.
 ‘闽葵4 号’是以观赏向日葵品种‘GS08’为母本,自交系‘M1R3-1’为父本,经杂交选 育的观赏型向日葵新品种。舌状花瓣黄色,管状花黑色,无花粉。单干型,生长势强,适应性广,生长 期短,可四季种植,秋植生育期84 ~ 89 d,株高106 ~ 136 cm。花盘径7.1 ~ 7.5 cm,花径14.6 ~ 15.8 cm, 花瓣34 ~ 48 枚,瓶插寿命10 ~ 14 d,切花产量9 ~ 12 万株 · hm-2,可作为切花或庭院景观种植观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