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选择有代表性的 1 4个优良籼型两系杂交稻亲本 ,包括 5个不育系和 9个常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 ,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 (NCⅡ )模式对 1 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在株高、剑叶长、穗长、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上 ,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在单株产量、生育期、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等性状上 ,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所有 1 0个农艺性状受恢复系影响更大 ,但不育系对主茎剑叶长、穗长、千粒重、生育期、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 ;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为 :株高、千粒重、剑叶长、每穗总粒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生育期、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选用自育的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4种不同改良方法培育的优质恢复系作父本,采用PQ交配模式,分析16个组合并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212A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不育系,在多个产量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量最高,应用潜力较大,以多亲本复合杂交方法选育和116C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恢复系,经济性状突出,配合力较高.212A116C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玉米黄改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玉米黄改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5个黄改系 1 0个性状的配合力各有所长 ,但单株产量和出籽率均不及原先的黄早四。通过对 5个黄改系可利用的性状的综合评价 ,提出要加强“自育黄改系× 478及其改良系”这一杂交模式在陕西及华北夏玉米区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17个蓖麻亲本品种以NCⅡ交配设计配成3×14=42个杂交组合,F_1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雄亲1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雌亲有10个性状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有12个性状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以1716,山光大,永26和Lm型雌性系较高,且有其参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较高。一般配合力方差相对比率大的性状有:开花期、一级分枝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说明这些性状遗传上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而株高、主穗性状、一级分枝蒴果数、一级分枝粒重、单株粒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比率较大。表明其杂种优势以非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杂交水稻不同细胞质源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恢复系做测验系,用系×测验系分析法比较了水稻4个同核异质系[珍汕97B,D(汕)A,G(汕)A和W(汕)A]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胞质一般配合力方差(GCA)和特殊配合力方差(SCA)表明,在所测性状中,胞质基因对11个性状、核质互作对6个性状效应明显;不育胞质对多数性状表现负效应,可育胞质表现正效应;大多数性状的核基因组变异大于胞质基因组变异。不育胞质的一般配合力负效应可通过一些育种途径予以降低,胞质基因组是水稻目标性状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2.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个不育系和11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水稻12个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结果表明:(1)大部分性状特殊配合力方差极显著,即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作用;少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显著或极显著,即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且非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2)糙米率、粒长和垩白面积等受不育系影响较大,整精米率和糊化温度受恢复系影响较大,精米率、长/宽和垩白粒率等受父母本影响相当。(3)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糊化温度、糙米率、垩白面积、粒长、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4)亲本以星城A和明恢77较为理想,组合以星城A/TO974和金23A/R207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晚籼夜公和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夜公和野败的两个异质同核不育系分别与两个恢复系杂交,配制8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公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优于野败,是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雄性不育细胞质。 相似文献
14.
由夜公和野败的两个异质同核不育系分别与两个恢复系杂交,配制8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公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优于野败,是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雄性不育细胞质。 相似文献
15.
16.
几个新育成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4个基本稳定的新种质材料(033、065、118和143)为母本,生产上常用的4个优良自交系(478、515、8112和1029)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6个组合F1的8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雌、雄两亲的一般配合力和雌亲×雄亲的特殊配合力间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根据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了各参试亲本的遗传特点及在杂种优势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抽穗日数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光敏核不育水稻与广亲和品种配制的两系杂交稻组合,目前已成为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籼粳交杂种一代往往表现生育期延迟的特点,使一些产量优势明显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因生育期过长而限制了在生产上应用。几年来,通过对许多籼粳杂种一代的观察,发现并非所有籼粳交组合都表现超亲迟熟,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亲本有关。因此,有必要研究两系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方面的杂种优势特点及不同亲本在这一性状上的配合力效应,为组配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990年夏季,以5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0个广亲和品种为父本,按5×10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50个杂交组合。5个光敏核不育系为W6154S,W6184S,KS-9,5460S和衡农S-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短根突变体RM1、RM2及其原品种Ohchikara在水培和土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用木村氏B溶液水培,从播种后14 d至成熟,突变体冠根的长度、鲜重和干重分别只有原品种的50%、50%和60%。从播后60 d至成熟,突变体的冠根数是原品种的1.2倍,在这之前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所有调查的地下部性状中,RM1和RM2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地上部的株高、分蘖数、地上部鲜重、干重及全株干重性状上,两个突变体与原品种之间、RM1和RM2之间无显著差异。突变体的全株鲜重为原品种的90%,这个差异是显著的。突变体的单株粒重只有原品种的60%,这是由于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所致。在大田土培条件下,所有调查过的地上部性状值,突变体都显著地小于原品种,而RM1和RM2之间除穗长外,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几个小麦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为杂交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依据,选用西农979、郑366、西农9871、周麦18等表现优良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35个杂交组合,对小麦亲本及杂种F1的旗叶面积、穗粒数、千粒重、穗下节长、穗颈长5个性状进行了田间考察,并在基因型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方差分析、配合力效应的估计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8和许农5号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其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大。陕麦94和周麦18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比较突出,是提高千粒重的理想亲本。结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组合(郑366×郑9694)、(西农9871×周麦18)、[02(6)9510×04中36]、[02(6)9510×浚997]、(郑366×许农5号)、[02(6)9510×郑9694]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点组合,在品种选育中应加以重视。遗传力分析表明,旗叶面积、穗下节长、穗颈长、千粒重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大,但狭义遗传力均偏小,低于50%,说明加性遗传效应较小,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较大,应该适当推迟选择的世代(F5~F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