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对经特异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筛选出的转基因植株及其受体进行了耐盐性鉴定。耐盐水培鉴定和0.5%的混合盐土培鉴定结果及差异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性均达到1级或2级水平,明显的优于受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基因导入烟农15和农大1521两个小麦品种中,旨在获得抗病性增强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T3代经PCR及PCR-Southern杂交鉴定,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并能在小麦基因组内稳定遗传;烟农15和农大1521的6个转基因株系的抗白粉病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对5个转DREB基因小麦品系进行了田间抗逆性鉴定、产量性状研究和品质性状的检测。结果表明,转DREB基因小麦品系抗冻性增强,小麦产量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转DREB基因小麦品系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特性方面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5.
Dip法获得转反义磷脂酶Dγ( PLDγ)基因拟南芥植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含反义PLDγ基因的质粒根癌农杆菌的介导下,以生长到初果期的健壮拟南芥植株为转基因材料,用Dip法进行转基因实验,对影响转化率的浸染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适宜的转化条件是将拟南芥的整个花序浸泡于农杆菌悬浮液中(含5%蔗糖,0.04%吐温—80),每次浸染10min,间隔3天浸染一次,共浸染3次。每次浸染后将植株横放于暗箱中24h,再置于22—24℃的光照下正常生长。待种子收获后在含有卡那霉素70mg/L的选择培养基中选择转化植株。PCR及PCR—Southem blot分析检测,该方法的转化率每100粒种子可高达2%。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个冬小麦品种(4个母本、5个父本)及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0个杂交组合为试材,研究冬小麦品种及F1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舍量和膨胀势的配合力。[结果]4个淀粉品质性状的双亲一般配合力(GCA)和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在1.9以上,这说明这些品质性状的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中优9507、济麦20、偃师4110淀粉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为面条小麦优良亲本;弱筋×强筋杂交组合类型淀粉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较高,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组合。[结论]筛选出了具有较好淀粉品质的冬小麦亲本及杂交组合F1。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位于我国小麦优势生产区域之内,是全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据农业部2010年统计,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8位。近年来,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理念的引导下,随着国家良种补贴及其他农技推广项目的实施,湖北省一批优质、高产、抗性较好的品种相继育成或引进,并投入生产,使湖北省大田小麦品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证明,小麦加工品质主要受占小麦干物质15%左右的蛋白质[1]、特别是谷蛋白的含量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1996~1999年江苏省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分析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江苏省1996~1999年间主要推广种植、引种及区域试验中的87个小麦品种302份样品进行主要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小麦品种以中筋小麦品种为主,主要品质性状平均值为容重772.4±22.4g/L,出粉率66.2%±4.2%,面粉蛋白质12.84%±1.66%,湿面筋30.62%±5.63%,沉降值50.9±10.7ml,稳定时间4.53±2.96min,评价值44.87±9.16.有16.84%的品种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或弱筋小麦标准要求,如皖麦38号、宁资18、宁麦9号、鲁麦21、85-85、温麦8号、徐25等.区域试验品种中有相当一部分优质品种,值得推广.江苏省根据本地区域特点,选育优质中筋力小麦品种更具有其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优质品种(系)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较弱,其中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最强,其顺序为单株产量>生物学产量>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穗粒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含量平均为正向优势,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平均为负向优势,但沉降值组合间差异较大(-21.9627.77),为选择高沉降值品种提供了机会,并对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转基因小麦中TaPK-R1基因的组成型表达对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PK372、PK394、PK465和PK495 4个转基因株系以及受体对照扬麦20分别进行TaPK-R1基因表达分析,以及按常规种植方法进行小区产量试验与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TaPK-R1基因的组成型表达除了提高转基因小麦对纹枯病和赤霉病的抗性外,对小麦的生育期、产量性状、株高、主穗性状和籽粒性状等主要农艺性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小麦品种间20个杂种F1的13个性状分析表明,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弱,其中产量性状的杂种优良最强,其顺序为单株产量>株粒数>株穗数>穗粒数。株高偏高值亲本遗传,成熟期偏晚遗传,二者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和干、湿面筋含量趋中亲或低亲遗传。  相似文献   

12.
黑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13份紫粒小麦和17份蓝粒小麦的6个农艺性状和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4.28%和13.37%;稳定时间较长,平均值分别为8.54,10.71 min。紫粒小麦的穗长和公顷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7.6%和16.9%。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公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公顷穗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之间显著负相关。对13种参数标准化后聚类分析,蓝、紫粒小麦之间呈明显的各自聚类趋势,说明蓝、紫粒小麦为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13.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43-1746
为了给黄淮北部优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对该区5个不同地点种植的18个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小麦品质在粗蛋白含量及稳定时间方面有待提高;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面筋指数、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6个性状受遗传因素控制,受地点环境因素影响小,硬度、沉淀值、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等性状受地点环境因素影响大;通过聚类分析将14个性状分为7类,可以用7个类型指标来反映14个品质性状。在育种材料评价中,对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大的沉淀值、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应与对照品种相比较,受遗传因素影响大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应参照优质小麦标准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不同类型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及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对小麦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主要受粒重所制约,其干物质积累主要来自开花后的光合产物,花前和花后积累量对蛋白质含量均起重要作用,高蛋白基因的氮运转分配效率并不一定高。蛋白质产量和成熟期总氮量可作为高产,优质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的品质状况,对2018—2020年河南省审定的178个小麦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平均值较高且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平均值较小且变异系数较大,其中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72.83%);各指标达到中强筋以上标准的品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蛋白质含量(92.2%)、湿面筋含量(68.0%)、吸水率(50.6%)、最大拉伸阻力(14.0%)、稳定时间(13.5%)、拉伸面积(10.1%);2018—2020年审定的178个品种中达到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的品种数量依次是5、7、165、1个,达到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的数量极少。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是制约强筋和中强筋品种育种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是弱筋品种育种的重要指标。因此,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育种目标应以稳定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提高拉伸面积、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为主攻方向。培育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应选用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低的亲本,加强优质小麦种资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育种成效。  相似文献   

17.
转反义GhADF1基因对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反义的棉花GhADF1基因导入陆地棉基因组,进一步了解抑制GhADF1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构建了GhADF1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Coker312。【结果】通过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和系统选育获得3个不同转基因事件纯合系(A5、A9、A20),Southern blot显示:反义GhADF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纯合系连续3代纤维品质分析显示,它们的纤维比强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结论】转反义GhADF1基因可以提高棉花纤维比强度和长度,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糯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若干品质性状间的差别。结果表明,与供试的普通小麦品种(系)相比较,糯小麦的子粒硬度、容重、吸水率、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出粉率等品质性状平均值均低于普通小麦,但糯小麦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高于普通小麦。对3个供试的糯小麦比较分析,硬度、沉降值、稳定时间等品质性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HMW-GS基因的遗传转化与小麦品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 GS)的组成类型及相对含量与面筋的弹性和强度直接相关,决定面粉的烘烤品质。目前,应用转基因技术将HMW GS基因(主要为1Ax1、1Dx5和1Dy103个亚基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获得转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进行检测,发现导入的HMW GS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均过量表达。对其品质进行测定表明,面团弹性、强度、稳定时间等多个品质性状都有所改善。我国小麦品种品质普遍较差,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优质亚基的表达数量,转入外源优质亚基,可能将是我国小麦,尤其是南方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