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以桉树人工林间种相思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间种不同相思并在施肥和不施肥情况下对林分生长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思的间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桉树的高生长2.6%4.9%,极其显著地促进了桉树的胸径生长1.6%4.9%,极其显著地促进了桉树的胸径生长1.6%6.8%,桉树单株材积同时获得显著增加5.88%6.8%,桉树单株材积同时获得显著增加5.88%20.17%;6年生林分最终以桉树间种马占相思并在施肥的情况下获得最大价值,达到8 455元/667m2,而桉树纯林的价值为6 503元/667m2,相比提高了30.02%,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桉树人工林接种蚯蚓对桉树根系的生长效应,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桉树下不同基质接种蚯蚓后,桉树根系生长量、根系活力、根系构成情况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桉树根系生长量、根系结构和根系活力产生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牛粪基质和桉树叶基质接种蚯蚓处理,小于1mm根级新根比例分别提高10.08%、9.12%;诱导出的桉树新根其干重与鲜重之比分别提高21.86%、13.38%;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47.73%、127.19%。牛粪和桉树叶作为基质接种蚯蚓,均能诱导桉树新根的产生,促进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福建柏幼苗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柏幼苗为对象,设置平均施氮(相同间隔时间内施用等量氮素)、指数施氮(依据氮素指数添加)和对照(CK) 3种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根、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运用洛伦兹模型和抛物面模型拟合2种施氮模式下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最佳施氮模式和施氮水平。【结果】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氮素施入对1年生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影响; 2种施氮模式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根、茎和叶生物量均表现出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指数施氮模式下,福建柏幼苗的根、茎生物量高于平均施氮处理;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比根长指标均高于CK,表现出各指标均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指数施氮处理下福建柏根系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平均施氮处理;抛物面模型具有较高的R2(0.922~0.978)和较低的RSS(0.234~0.841),拟合结果优于洛伦兹模型,能够精确预测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根系生物量以及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结论】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均能促进福建柏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根系生长,其中指数施氮模式优于平均施氮,最佳施氮水平为每株600 mg氮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施肥措施对祁连山沼泽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混合肥对地上部分生长效果最好,地上生物量达到了377.1g·m~(-2),比对照高41.5%;其次为中剂量混合肥,地上生物量为371.2g·m~(-2),比对照高39.0%。高剂量混合施肥区和中剂量混合施肥区差异不显著。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角度讲,建议采用中剂量混合施肥。 相似文献
5.
砷污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砷对植物生理活动低促高抑的影响及植物在不同砷价态下的生理响应;阐述了As(Ⅲ)、As(V)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外排机理,着重探讨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类、植物螯合肽(PC)、谷胱甘肽(GSH)等对砷的响应机制,为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桉树林地地力,开展了桉树间种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作绿肥试验。对在桉树林内间种山毛豆3种不同密度(10600、12500、16400株/hm^2)的植株产量、养分含量及桉树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山毛豆单位面积植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以12500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比产量最低的10600株/hm^2处理高137.3%;1年生的山毛豆植株贮藏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是34.9、2.0、11.3kg/hm^2;桉树林2.5年生时,无论是否间种山毛豆或不同山毛豆密度处理的桉树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8.
9.
窥镜探测技术是传统内窥镜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图象处理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的产物,窥镜探测系统由窥镜摄影系统、图象处理和图象分析三部分组成,它采用彩色面阵CCD摄像元件,接收信息后送计算机处理。本文给出了窥镜技术在植物根系系统中的设计要点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以楝叶吴萸 Evodia glabrifolia 为材料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根部灌溉处理,探讨了 50、100、 150 mg/L 共 3 个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 ABT-3 号生根粉(ABT-3)对楝叶吴萸幼苗叶绿素荧光(PSⅡ实际量子产量 Y(Ⅱ)、相对电子传递效率 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 NPQ)、根系活力、根系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适宜浓度处理下均能够促进楝叶吴萸的实际光能转换效率和根系活力,其中 50 mg/L的 IAA 是最佳的处理,能够显著增进楝叶吴萸的根系生长,尤其是对根系还原强度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增强楝叶吴萸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和光保护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安吉白茶(Camelliasinensis(Linn.)cv.anjibaicha)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珍稀茶种之一,茶叶中氨基酸含量高达6.29%,几乎是普通绿茶的2~3倍[1],并具有特殊浓郁的香味,因此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它原产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海拔800m左右的湿润山区,仅保存有一株母树,经本所与浙江省安吉县林科所等单位合作,通过全光照嫩枝扦插和组织培养,解决了造林材料问题,又在浙西北低山平地试种获得了成功,开始有规模地扩大种植。在安吉白茶种植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早春易受冻害,春末夏初的白叶期易受日灼伤害,这与安吉白茶引种地和原产地的生境存在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