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5,(8)
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或肝脏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呈一侧或两侧肿大,肝脏表面出现扣状坏死灶,因此也称盲肠肝炎。本文从如东县栟茶镇某鸡场的发病鸡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五个方面,叙述了一例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笔者在门诊中曾接触过孔雀感染该病,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蓝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禽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所引起禽类的一种以肝脏的坏死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火鸡、鸡、珍珠鸡、孔雀、野灰鹅等禽类均易感。2010年10月,安丘市某企业地面饲养的蓝孔雀就发生了组织滴虫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  相似文献   

4.
<正>鸭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灶。该病常发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夏季多发,特别是开放养鸭的养鸭场,更容易感染该病,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鸭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2)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PR)在伊宁市的流行情况。选择伊宁市5家使用g 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的养猪场,采集不同阶段猪的血清样品549份,病理组织样品94份,利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对伪狂犬病毒(PRV)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猪场均存在g E基因抗体检测阳性,血清样品总阳性数106份,总阳性率为19.31%;g B基因抗体检测血清样品总阳性数465份,总阳性率为84.70%;PCR检测PRV总阳性数36份,阳性率38.30%,RT-PCR检测PRRSV总阳性数59份,阳性率62.77%,二重感染数34份,占PRV检测阳性数的94.44%。调查表明,伊宁市养猪场普遍存在PRV野毒感染的情况,对伊宁市养猪业构成一定的威胁;PRV感染及发病受到免疫、混合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8)
为了解巴州地区牛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随机抽检临床表现正常的80头奶牛、80头牦牛和80头肉牛的血清以及相应的粪便样品,抽检发病(流产母牛和腹泻犊牛)的57头奶牛、52头牦牛和46头黄牛的粪便样品,采用ELISA、PCR方法分别检测血清、粪便中细小病毒的抗体、核酸。结果发现:正常的奶牛、牦牛和肉牛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3%、31.3%、46.3%,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8%、0%、0%,奶牛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牦牛抗体阳性率;发病奶牛、牦牛和黄牛细小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7.5%、3.8%、10.9%,犊牛核酸阳性率(17.3%)显著高于成年牛阳性率(5.0%),奶牛核酸阳性率显著高于牦牛核酸阳性率。说明巴州地区牛存在细小病毒感染,不同品种牛感染有差异,成年牛和犊牛感染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鸡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成鸡虽然能感染,但症状不明显。此病在夏季多发,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鸡组织滴虫病,又称为黑头病、盲肠肝炎,是由单尾滴虫科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其主要特征为盲肠炎和肝炎,盲肠表面粘膜出血性坏死,肝脏出现特征性空心圆坏死。组织滴虫能够引起鸡50%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林贯树  张玉波 《畜禽业》2007,(12):30-30
<正>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它是由鸡和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原虫病,其特征是鸡和火鸡的肝脏坏死和盲肠肿大溃疡。在临床上其它禽类很少发生。笔者在临床上用中草药散剂"盲肝灵散"对鸡组织滴虫病的治疗,与其它药物进行对比治疗试验,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了解中牟县家兔球虫病流行情况,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来自中牟县大孟镇的30户农村养兔户共237份各年龄段家兔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145份粪便样品为球虫阳性,球虫总感染率为61.2%(145/237),其中30~35日龄兔球虫感染率为51.1%(24/47),平均OPG值为6.98×103;40~90日龄兔球虫感染率为71.1%(38/53),平均OPG值为4.23×103;4~6月龄兔球虫感染率为62.9%(39/62),平均OPG值为2.64×103;1~2年种兔球虫感染率为62.5%(25/40),平均0PG值为1.12×103;3~4年种兔球虫感染率为54.3%(19/35),平均OPG值为0.8×103。本次调查共发现5种兔艾美尔球虫,分别是:穿孔艾美尔球虫、中型艾美尔球虫、大型艾美尔球虫、小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其中以穿孔艾美尔球虫比例最高(31.7%)。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涪陵区山羊发病流行的种型。方法对2014-2016年从2个布鲁氏菌病阳性羊场流产胎儿组织获取10份样品,通过细菌学生化实验、PCR检测实验,10份样品中2份样品无菌株生长;将8株布鲁氏菌实验样品和羊3型标准菌株条带进行测定比对。结果该8株阳性布鲁氏菌样品与羊3型标准菌株条带一致。结论涪陵区流行的羊种布鲁氏菌主要是羊3型菌株。  相似文献   

12.
<正>孔雀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2010年8月,我中心收治了一起因组织滴虫引起孔雀死亡的病例,现记述如下:1发病情况我省某养殖场2010年3月引进20只蓝孔雀饲养,饲养方式为地面平养。8月初,部分孔雀开始发病,到8月24日已死亡12只。该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未见效。  相似文献   

13.
吴在玉  邓敏 《畜禽业》2013,(5):72-73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涪陵区生猪养殖场的抗体免疫保护率情况,以及为该区防治动物疫病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2012年对涪陵区25个集约化生猪养殖场进行了定点血清样品采集,分别采集了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血清样品各500份,共1000份,然后利用免疫血清学抗体检测试验对蓝耳病抗体进行了血清学抗体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400份血清样品中蓝耳病抗体阳性的血清有336份,阳性率为84%,2011年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70%,2010年蓝耳病阳性率为55%,2012年与前两年血清抗体监测水平对比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宋喜山 《畜禽业》2005,(9):57-57
火鸡组织滴虫足鸡组织滴虫的病原体,它能引起鸡(主要是小鸡)和火鸡的一处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本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1895年首次于国外发现,我国最早于1965年南京报道了本病,其后各地均有发生的报道。火鸡组织滴虫有2种形态,一种是寄生于患鸡肝脏等部位的非阿米巴阶段的组织滴虫,近似于球形,无鞭毛,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分析其毒性,并选择毒性较高的织纹螺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别对样品中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和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采样点的织纹螺主要为半褶织纹螺,且均有阳性样品检出,涵江、同安和霞浦的织纹螺样品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20%.采自福建三地的织纹螺样品总体毒性较低,毒性最高的样品为7月12日采自霞浦的半褶织纹螺,毒性为16.2 MU·g-1组织(湿重).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的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含麻痹性贝毒毒素,但是在样品中检测到了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三脱氧河豚毒素(trideoxy TT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为4.38μg·g-1组织(湿重),依据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计算得到的毒性与小鼠法测试结果基本相当,说明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是导致织纹螺毒性的主要毒素成分.涵江的阳性样品集中出现在3月份,而同安和霞浦的阳性样品则出现了3月份和6,7月份两个高峰时段,说明织纹螺的毒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和地域特征.因此,建议福建地区在这两个时段加强对织纹螺毒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2)
牦牛是稻城县牧民生产生活资料。然而由于高原的交通不便,当地兽医力量薄弱等原因,牦牛的各种疾病频发,其中牦牛腹泻是牦牛常见的疾病,也是困扰当地牦牛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引起牦牛腹泻的病因众多,其中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为调查稻城县牦牛轮状病毒BRV感染情况,2019年5月在稻城县牦牛主要养殖区域的5个乡镇采集了46份牦牛粪便样本,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46份粪便样本中BRV检出的阳性样本数为16份,BRV的阳性检出率为34.78%。表明稻城县牦牛BRV感染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7.
二温式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可以扩增356 bp IHH-NV某段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优化建立了能快速检测IHHNV的二温式PCR。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只对IHHNV DNA模板进行扩增,得到356 bp的DNA扩增片段,而对SPF南美白对虾组织DNA和其它对虾病原DNA/RNA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到10 pg的IHHNV感染对虾组织样品总DNA。应用该技术对400份对虾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有96份样品呈现阳性,表明该病在我国南方的养殖对虾中广泛存在,二温式PCR技术可以直接用于该病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怎样利用鸡粪养鱼我国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积存的鸡粪不但可以用来肥田,而且还可以用来养鱼。一般禽类的消化道都比较短,所摄取的食物还未来得及全部消化和吸收就已排出体外,饲料利用率仅80%左右,还有20%的饲料随粪便排出。鸡粪风干物中含粗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型肉兔场的病兔、死兔及兔舍环境等参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35份实验样品,通过双重PCR法进行样品中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菌存在于病兔和死兔的肠内容物中,在粪便样品、生活污水以及兔舍尘土也存在一定量的菌。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6)
为了解伊犁河谷牧区哈萨克羊吸虫病的感染情况,实验通过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察布查尔县孙扎齐乡、新源县那拉提,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巩留县吉尔尕郎乡5个地点的散养哈萨克羊138只,进行了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点羊均存在3种吸虫的感染情况。138份样品中,阳性样品138份,总感染率为100%;其中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察布查尔县孙扎齐乡、新源县那拉提,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巩留县吉尔尕郎乡的哈萨克羊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0.5%、21.5%、30.1%、31.1%、22.1%。检测出的寄生虫主要包括前后盘吸虫、岐腔吸虫、肝片吸虫。结果说明,伊犁河谷牧区哈萨克羊感染寄生虫病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