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病毒性腹泻是牛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对于牛只健康状况、生产性能以及繁殖性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患病牛只会出现机体发热、腹泻的临床症状,同时会导致妊娠母牛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的现象,患病牛只的免疫功能出现抑制,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病毒感染情况严重的牛只会出现黏膜疾病并发症等。文中对牛病毒性腹泻以及藏药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抑制作用进行介绍,旨在为藏药的科学应用以及牛病毒性腹泻的科学防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生猪养殖过程中猪只腹泻情况较为常见,生猪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于病毒引起的生猪腹泻会导致猪只有呕吐、发烧情况,腹泻猪只严重脱水,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能导致生猪死亡。导致生猪出现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菌包括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及肠道轮状病毒等,均会对生猪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状况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阻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笔者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措施及相应的防治手段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腹泻防治及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自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中分离得到一株不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及RT-PCR扩增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该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慢热传染病,该病不仅在牛身上会传染,还会传染给猪、羊等动物,给畜牧业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牛病毒性腹泻病进行了分析,阐述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牛病毒性腹泻即粘膜病在养牛业发生率极高。其病原体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这种病毒会通过病牛的唾液、排泄物等途径迅速感染牛群,各种年龄的牛都易感染、以幼龄牛易感性最高。牛病毒性腹泻的存在使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并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已成为我国养牛业的重点难点。1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极具感染性的疾病。一旦有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后,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在群众中迅速传播。例  相似文献   

6.
猪群腹泻病在规模养殖场是一种常见疾病,如诊断不正确及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猪的死亡。现将发病原因概述如下:1发病原因病毒性因素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等。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腹泻是当前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易发、多发疾病,该病不但会影响猪只正常生长,并且极易传染,一旦流行可引起生猪大批感染,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病毒性腹泻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去冬今春,猪传染性胃肠炎曾在多个地区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一定影响。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腹泻病,而病毒性腹泻是养猪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本文通过对规模养猪场常发生的病毒性腹泻疾病分析,提出相应的诊防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圆环病毒病属于两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原分别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仔猪群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类病毒性腹泻疾病,而圆环病毒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发生,会导致猪临床症状加剧,死亡率升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的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旋亮 《新农业》2023,(7):49-50
<正>牛病毒性黏膜病一般会造成牛只产生腹泻的情况,又被称为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急性传染病,犊牛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本文对牛病毒性黏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与具体防治措施进行介绍。1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呈圆形。此病毒对氯仿、胰酶和乙醚敏感,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病毒性腹泻一直是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导致仔猪腹泻的病毒种类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腹泻一旦发生,将会导致仔猪病死率较高,即使耐受过的仔猪也会出现生长迟缓,易形成"僵猪",如果该病不能及时被治疗和控制,必会引起饲料报酬降低,猪增重下降,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仔猪病毒性腹泻的原因和临床诊断提出相应控制策略。1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牛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病因素是因牛黏膜病毒在牛体中生长较多,对相应免疫机制产生破坏。是一种热性传染病,感染源是病畜和动物本身的相应病毒。由于牛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这种病毒可以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其他牛。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些新感染的流行区,并且感染率很高。老牛和小牛均会受到感染,死亡率很高。牛病毒性腹泻的相关症状、有效诊断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在生猪养殖中,病毒性腹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不仅会影响生猪个体的健康,同时还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爆发,易导致生猪大批量感染甚至死亡,给生猪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以保证生猪的健康成长,保障生猪养殖户的生产效益。本文对生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要点进行讨论。1常见类型1.1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冬季多发的猪病毒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急、易感染等特点。染病生猪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腹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 3种体系。该3种体系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NADL、Oregon 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0.1 TCID50;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证明3种体系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3种体系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牦牛生长环境极为严寒,多数菌群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失活或者活性降低,牦牛患病率较低。但仍有部分耐寒菌生存,危害牦牛的健康。其中病毒性腹泻病毒是一种较为耐寒的病毒,感染牦牛后会引发宿主病毒性腹泻,造成牦牛腹泻、高热、咳嗽、溃烂甚至流产等症状。6~18月龄的犊牛对该病的抵抗力较低,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危害犊牛的生长健康。为了帮助牧民提高对牦牛病毒性腹泻的认识,本文将从病因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医学症状及防治措施4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是由多种病毒致病原感染引起的一种腹泻疾病的通称,临床上致病原主要有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肠病毒株腺病毒、诺瓦克病毒。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其中以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引起猪发生腹泻的最为严重,也最为常见,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好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工作,对确保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在昆明地区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该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昆明市16个乡镇61家肉牛规模殖场的1394份棉拭子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23%、场群阳性率为2.7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35%、场群阳性率为2.78%;经及时指导养殖场淘汰阳性病牛,2022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可见,及时发现并积极防控对根除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呈世界性分布,给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流行现状、诊断检测方法及防治现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病毒性腹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例牛病毒性腹泻病例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危害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瘟病毒属成员。文章对图们市长安镇畜牧兽医站接待病例的诊断过程进行了描述,通过猪瘟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卡检测患病牛体内“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水平,从而为诊断牛病毒性腹泻病例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BVD)或者牛粘膜病(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极为复杂、呈多临床类型表现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