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种子质量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消费者对种业的安全问题越发关注,实施种业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棉种溯源系统对棉种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建立完整的安全控制体系,可以进行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快速追溯,对棉种重大质量安全危害进行预警。同时,该技术也可以推广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和工业用品的质量安全溯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标签的设计是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的硬件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构建方法,并提出基于2.4 GHz微波芯片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可溯源系统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方案。使用该有源电子标签,可以提高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演化加密RFID技术的农药安全溯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FID技术等智能技术结合现代Web信息服务技术,构建农药安全溯源系统,并利用演化加密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该系统可以实现整条供应链对农药的实施,全面快速跟踪,确保农药的质量安全,为农药监管部门提供便捷的监管机制,为基层农户提供完善的农药查询体系。  相似文献   

4.
 电子标签的设计是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的硬件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构建方法,并提出基于2.4GHz微波芯片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可溯源系统有源电子标签的设计方案。使用该有源电子标签,可以提高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最后阐述了大规模使用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可溯源体系是管控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工具,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方法。以果品为溯源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的溯源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条码技术、农残速测技术、数据采集中间件技术等,选用C#语言,设计并开发了果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果品在各时期的数据信息,并实时上传至系统中心数据库,实现果品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数据统计分析,以提高果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水平,实现果品生产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消费者权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RFID技术用于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有利于彻底实现“源头”食品追踪和食品安全科学化、透明化管理。首先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最后阐述了大规模使用动物食品安全可溯源系统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蔡文青  梁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73-1475,1487
奶牛场基于RFID技术,通过监控个体奶牛产奶信息等,结合奶牛饲养工艺,建立饲养管理模型,进而达到控制原料奶品质的溯源管理的目的。同时原料奶、奶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通过网络,使消费者实时查阅和监督,详细掌握食品的安全等级,对违规现象进行监控。最终目的实现将奶制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延伸到对牛奶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管上,杜绝不安全的奶制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棉种从加工到市场流通中质量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棉种加工工艺,从RFID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入手,考虑各个环节棉种质量安全信息的内容,通过分析读写设备硬件结构和部分软件程序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棉种RFDI标签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构架,同时分析了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益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阅,监督棉种加工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掌握棉种的质量安全等级,从而提高在各个流通环节上棉种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杜绝伪劣棉种流入市场,最终实现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周铝  王全春  曹志勇  陶琳丽  张曦  杨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1-13112,13157
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建立基于PDA的生猪溯源管理系统,提供猪肉食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该系统集猪只养殖信息管理和猪只检疫2种功能为一体,实现对猪只基本信息、饲料使用、兽药使用和检疫情况等的真实记录与追踪溯源。笔者主要对该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台湾从2003年起开始规划及推动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特别是猪与禽产品产销履历制度,取得很好效果,已在很多卖场出售产销履历猪肉与家禽产品,其成熟经验值得福建省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代农业标准化经营发展需要、国际贸易市场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必要性;从法规政策、监测监管、农产品认证等方面概述了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并指出其存在主体意识欠缺、配套技术滞后、标准体系尚未与国际接轨、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提高参与主体积极性、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技术支撑与人才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与监测标准细则、优化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台湾农产品生产安全政策的有效推动,得益于财政支持的政策引导和对科技、管理、生产、营销的一系列直接财政资金扶持。从财政支持的项目和方式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财政扶持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如资助促进畜禽安全生产的新科技研发与运用方面,包括疫苗研制、防疫检疫、药残检测;扶持建立畜禽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如畜禽生产设施补助、生产机具补助、生产及防治资材、饲料安全的监测;还通过辅导安全生产运销设备、设施和屠宰加工及卫生检查措施等提高畜禽产品运销、加工安全生产能力;以及大力扶持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和加强畜禽安全生产行销与培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东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畜禽产品加工现状与发展对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畜禽主、副产品的加工现状,指出广东省畜禽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1996—2012年间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在从贸易趋势、贸易互补性和贸易强度角度总结双边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增长快速,并且双边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澳大利亚畜产品进口需求增长和中国畜产品竞争力提升是推动中国对澳大利亚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出口额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8.99%和48.56%;澳大利亚对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对出口额增长贡献率达到128.22%,而澳大利亚畜产品整体竞争力下降阻碍了出口增长;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同时期,影响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家畜胚胎体外生产技术是胚胎工程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家畜胚胎体外生产的相关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及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以批发市场为节点的集散式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模式下,农产品质量监管存在诸多困境.为此,提出了建立基于产业利益链和市场化运作机制的第三方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认证外包服务的创新模式,旨在对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和提高各环节监管能力.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31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畜产品进口显著抑制了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经多重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相较于西部地带及边疆牧区,畜产品进口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以及非边疆牧区畜牧业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畜产品进口的碳减排效应具有畜禽品种异质性;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域畜产品进口不仅对本地畜牧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也会对邻接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相似地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产生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家畜是在人为或者半人为条件下,经过千百年驯化驯养而形成的动物品种或品系,其特色为满足人类要求而带有人们喜好的烙印。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尽管大多数家畜都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仍然使得世界上家畜种类繁多,形态、构造千差万别,同时也构成了家畜行为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家畜行为与生产、遗传之间究竟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既是家畜行为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论、现在仍未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笔者就家畜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家畜行为对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行为改良生产性状、家畜行为的群体遗传及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等问题展开综述,并就上述问题研究前景等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畜禽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创建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模型的构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提高中国肉类加工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发,针对目前中国肉类加工食品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现状,提出了在新型的供应链模型中加入信息代理中介组织的设想;认为信息代理应主要由农业企业组成并吸纳规模较大的农户与销售商参与,其不仅承担保证企业与农户契约履行的责任,起信息沟通作用,而且比较公平地根据供应链的总收益动态地调整原先农户与企业所签订契约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进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