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兰泰地区梭梭林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吉兰泰地区大面积梭梭林天然更新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吉兰泰地区的梭梭林盖应小、密度低、分布不均匀。林内幼苗极少,幼树不足,幼苗、幼树、成年村之比为0:24.6:75.4,天然更新状况不良,其关键为幼苗极少或无。2.对吉兰泰地区梭梭林天然更新不良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种子不足和人为活动对天然更新有一定影响,但大气降水尤其是4、5月份的降水缺乏是导致梭梭林天然更新不良的主要原因。3.梭梭种子成苗与水分的关系为:4、5月份种子出苗约需5mm左右大气降雨,人工降雨则需9mm,发芽率随水量增加而提高,并受覆沙厚度影响。4.梭梭种子萌发成苗受多种因素制约,沙埋适应的种子与各因素综合作用的数学模型为:y=37.151+1.459x_1一0.393x_2+1.454x_3一1.788x_4+0.844x_5+0.139x_6.其中y为出苗率.x_1为降水量,x_2为平均气温,x_3为平均地温,x_4为平均最高地温,x_5为日平均蒸发量,x_6为干沙层厚度。  相似文献   

2.
吉兰泰地区梭梭林天然更新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八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得知梭梭林天然重新的关键所在是幼苗的产生和当年生幼苗的保存,幼苗的产生必须在有较多的种子为前提,当年春3~5月有一次较大降水的情况下完成,这一较大降水必须能将干沙层全部浸透与稳定湿沙层相接,种子吸水后迅速发芽生长,保证根系能顺利地保持在湿沙层内持续生长。因此,梭梭林的天然更新呈现周期性规律,平均每九年内有一更新年。  相似文献   

3.
梭梭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吉兰泰地区现存梭梭林中梭梭生物量占全林地的95%以上,达6.42t/hm_2,且随着生长状况、密度而变化。梭梭单株生物量(地上部分BW,地下部分RW,)与梭梭的高度(H)、地径(R)、冠幅面积(E)三项生长指标之间关系密切,可用下面二个方程进行预测:243HER0.399HER梭梭地上生物量约占总生物量的53%,以中等直径枝条为主,占地上生物量的84%。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47%,主根(粗根)发达占总根量的73%,细根占7%密集分布于0~100cm的表层。地上与地下关系为:RW=0.9048+0.8119BW  相似文献   

4.
5.
在复盖度30%的梭梭林内与旷野分别设观测点,5月份1个月同时观测结果指出:①辐射强度:2m高处林内为旷野的91.1%,近地表处林内为旷野的57.4%。②地温:日较差林内低于旷野,降温天林内高于旷野。③气温:上下层平均气温林内高于旷野,地表层早晚高于旷野,中午低于旷野。④相对湿度:白天林内比旷野高3%,夜晚低于旷野。⑤水面蒸发量:林内比旷野低39%。⑥风速:1.5m高处林内比旷野低53.7%,0.1m高处林内比旷野低68.9%。  相似文献   

6.
梭梭林修复工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荒漠地带的吉兰泰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人为破坏严重。我们在12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将专题研究成果组合为“梭梭林修复工程”,它是生态学、治沙学原理与梭梭林天然更新、人工更新技术、微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包括1.确定修复目标,2.诊断,3.选择修复技术,4,成效予测,5.程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梭梭林人工更新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年试验研究和广泛收集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中多目标、多种局势条件下,灰色决策理论,对梭梭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实生苗造林进行灰色决策。结果证明,在多目标(包括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苗木生长状况、投资成本),多对策(兰泰、新疆、甘肃)的局势下,效果矩阵最优解都为梭梭容器苗造林,从而反映出梭梭容器苗造林是恢复梭梭林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吉兰泰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人为破坏严重,其生境的主要特征为干旱性强,年平均降水量104.7mm,旱年占33%,且全年降水量的92%为日降水量小于5mm的无效降水。地貌类型简单,平缓沙地,沙丘、低洼地交错分布,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下有粘土间层,梭梭根系发达,垂直根可深达地下水湿润区,水平根幅在100m_2以上,亦多层分布。平缓沙地和沙丘是梭梭林的适宜生境,因人为破坏情况不同,经聚类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它们反应了梭梭林不同受害强度。  相似文献   

9.
梭梭林更新复壮最佳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的大面积梭梭林人为破坏严重,为了探讨恢复梭梭林的最佳技术,我们首先从应用基础、应用技术两方面共12项专题进行了五年多的研究,然后通过综合研究,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专题研究成果组合为“梭梭林修复工程”,包括:确定修复目标、诊断、选择修复技术、成效预测、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沙鼠的防治技术和对策,保护人工梭梭林不受大沙鼠危害。[方法]以0.5%大卫(溴敌隆母液)、克鼠星1号、磷化锌、鼢鼠灵、C型肉毒素为供试药剂,在民勤县人工梭梭林内对大沙鼠进行化学防治试验,采用堵洞法调查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0.5%大卫和磷化锌的防治效果较好,校正灭洞率分别为88.24%和83.39%;克鼠星1号和C型肉毒素的校正灭洞率分别为78.75%和71.24%;鼢鼠灵的防治效果最差,校正灭洞率为9.67%。0.5%大卫与克鼠星1号、C型肉毒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磷化锌与C型肉毒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0.5%大卫、磷化锌和C型肉毒素对民勤县人工梭梭林大沙鼠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梭梭种子发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梭梭种子千粒重约3.25克,含水率约86%,粒径>2mm的种子饱满度91%,<2mm的种子饱满度86%,保存6个月以内发芽率90%以上,6个月后明显下降,10个月时发芽率仅为30%,粒径大小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但水选中上浮种子发芽率极低。2℃时开始发芽,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因为15℃~30℃,变温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用25℃温水浸泡4小时后半小时开始发芽,8小时发芽结束,种子发芽时平均吸水量14.9%,最大吸水量20%,最小吸水量5%。  相似文献   

12.
梭梭容器苗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雨季采用苗高大于20cm的容器苗造林,平均成活率可达84.4%。非雨季容器苗造林,加入吸湿剂后成活率亦可达70%以上。容器苗造林成活率Y与容器苗高x_1.根茎比x_2,吸湿剂用量x_2.造林季节x_4之间的回归模型为:Y=52.2547+0.1507x_1一0.1530x_2+2.0198x_3,+18.4499x_4容器苗造林的有效投资为:D=f/(W_总)/Y=(1.7018+0.243h+0.243t+n+0.1G)/YD:有效投资;f(W_总):直接投资;Y:造林成活率;h:容器袋高;t:造林季节;n:吸湿剂用量;G:使用农药次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推出的“微机通用信息管理系统”(MicroISTIC/ISISV2.0).在IBM386微机上建成了中文文摘型森林防火文献数据库,收录中文森林防火文献1200余条,记录标引项目全面.提供有主题词、分类号、作者、年代及全文检索5种检索途径、且可交叉组配。数据库具有操作简便、可任意增删记录、检索功能强、可移置等特点、为系统查找中文森林防火文献提供了现代化的检索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北部林火对森林土壤的性质及林木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森林土壤的性质及林木更新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着重从林火、土壤、林木更新三者入手,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分别不同的火烧强度和不同的火烧时间,对火烧迹地森林土壤的性质变化和林木更新情况,设置标准地进行测定、采样、分析并与未火烧的相对比,找出火烧与森林土壤的性质及林木更新的关系,为火烧迹地的土壤改良,促进林木更新提供依据和措施:同时还可以找到适宜的火烧强度,将其做为该地区计划用火的指标,对森林实施人为控制定期火烧,清除林地枯枝落叶,促进营养循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更新,并达到以火防火的目的。研究发现,重度火烧可烧毁林褥层,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水分含量,损失土壤有机质,破坏土壤结构,土壤比重变大,容量变大,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营养元素N、P、K、Ca含量下降,降低了土壤肥力,易于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林木更新。轻度火烧可烧掉部分林褥层,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比重变小,容量变小,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营养元素N、P、K、Ca含量增加,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林木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