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每近中秋,母亲就会打电话来说,如果回家,买月饼要注意质量,不一定要买贵的.母亲其实想说,不用带月饼回家.前年中秋,三弟休假,带回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味道不及街上散装月饼.那以后,父母对月饼再无兴趣.有时劝父亲吃月饼,就像吵架.和父亲一样,我更喜欢母亲做的月饼.我也知道,不买月饼回家,是母亲多年来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向美而生     
<正>母亲是个高个子女人,皮肤白皙,气质安闲,走在街上偶尔会被人当成退休教师。喊她老师的一般来自菜市场上热情的商贩,他们多有取悦买主的习惯,喜欢在主顾身份上巧做文章夸大其词,以制造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但有些东西对女人来说是天生致命的,比如教师这样的名头就万万不能用在我母亲身上。  相似文献   

3.
超市生活秀     
邹晓艳 《百姓》2002,(2):57-59
多快好省的购物方式超市出现在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以前每到周日,母亲这位指挥官,就把全家人都调动起来。父亲负责买米买煤等重要又需体力的活,母亲上菜市采购一天的菜,我则跑腿去买酱油、火柴等。那时百货大楼卖生活日用品,买食品到副食品商店,粮店卖粮油。不知不觉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渐渐占据了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也不知不觉有了超市。北京的超市多如牛毛,印象中国产多以“客隆”为主,如京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小喜欢读书。儿时,母亲过年的压岁钱,都让我攒起来买小人书看。为了得到一本《三国演义》的小连环画书,我曾毫不犹豫地把父亲给我做得那把精致的木质小手枪送给了同学。然后拿上小画书,迫不及待地坐在操场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竟忘了去上课,被老师狠狠地"尅"了一顿,我仍觉得很值。上世纪70年代,农场简陋的小书店里,图书很少。好不容易来几本小连环画书,也被提前得到消息的同学一抢而光。课堂上,老师偶尔拿来一本课  相似文献   

5.
减少微机功能 发展网络电脑这几年电脑硬件的发展,我们都亲身经历了,从最早的PC微机到高能奔腾,不过10来年的时间,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即使您不打算追风赶潮,随之而来的新软件也会不住地逼着您升级换代。同时,很多软件只是偶尔用一回,没有不成,买又不...  相似文献   

6.
在母亲的心目中,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需要精打细算的,因此我们只买生活必需品,并且所有的愿望都是需要打折的。我们的生活在打折中进行着。  相似文献   

7.
包利民 《新农村》2011,(11):46-47
一童年。一个漆黑的夜里,大雨未歇。偶尔的闪电撕开黑暗,映出疾走的身影。母亲背着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伏在母亲的背上,如身处颠簸的船上。我昏昏沉沉地发着高烧,母亲踏在泥水中的脚步声,如在遥远的梦中……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21,(1)
正几乎每个周日,我们兄弟几个都要到母亲家聚聚。临近元旦,我们在母亲那儿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单位发的新年红包。大哥是建筑工程师,在设计院工作多年,刚被提拔为设计室主任,前两天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新年红包——人民币两万元,他打算用这笔钱买一部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9.
<正>我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特别忙。自从有了小孩后,母亲就从乡下来照看孙子。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白天孩子就由她照看,下班以后我和妻子轮换着照看。母亲晚上有时候看电视,有时候给孙子做鞋子或做衣服,很少出门。最近半个月,母亲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急忙换上我给她买的功夫鞋便匆匆地出门了。起初谁也没有在意,后来妻子问我:"老妈这几天每天出去干  相似文献   

10.
都以为是     
迟国维 《百姓》2007,(2):5-5
北京房价为何那么高,而且越高越买,一套不够,两套、三套、N套地买,就是因为都以为2008年要开奥运了,全世界人都要来,房价能不涨吗?现在咬牙买两套房,自住一套出租一套,后半辈子就什么都不用干了;要是买上三套,儿子的房子都有了;要是买上四套,就成资本家了……  相似文献   

11.
觉一 《中国农资》2014,(2):27-27
<正>腊月,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一进腊月,母亲就像个陀螺一样地转个不停。随着母亲的忙活,乡村的年味就在母亲的忙碌中逐渐渲染开来。每年年猪杀好后,母亲就会把肉先用盐腌上三五天,然后用铁丝钩把肉串起来挂在通风处晾晒。当上面的水汽基本上被吹干时,母亲便到山上砍回许多青树枝,然后把肉放在树枝上用火熏制。母亲常用的树枝一般都是家乡一些常见树木,如松树枝、柏树枝、樟树枝等。母亲用这几种树枝熏制出的腊肉是好看又好吃。因此每当我们家开始熏制腊肉时,  相似文献   

12.
无私的母爱     
华凯 《新农村》2007,(4):29-29
上世纪60年代,我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逢年过节才能杀一只鸡吃。吃鸡时,大家都喜欢吃鸡肉,唯有母亲只吃鸡头。我们让母亲吃鸡肉,母亲说:“我喜欢吃鸡头。”她吃得津津有味。母亲这么喜欢鸡头,以后每一次杀鸡,我们就互相叮嘱:“把鸡头留给妈。”后来,母亲生了大病,医生说很难治好了。在母亲临终之前,我们让她好好吃一顿喜欢吃的鸡头。我正准备去买,母亲却拉着我说:“别浪费钱了,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鸡头。”我诧异地问:“那你为什么每次杀鸡都吃鸡头呢?”母亲说:“傻孩子,妈怎么能跟你们抢肉吃?”这么多年来,我们竟然一直以为母亲真的喜欢…  相似文献   

13.
她缓缓地推开房门,后背微微地弯曲,满面的皱褶,在暗黄的肤色上有着指甲大小的色斑,下垂的眼袋,一圈圈,仿佛岁月的年轮,她把全部的老展示在我面前。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变得如此的苍老,那一头青丝是怎样染白的?仿佛一夜梨花迅速袭来,用似雪般的白淹没了一切。母亲叹气的样子会把我带到童年,记忆中的母亲性格直爽,动作轻灵麻利,不是眼前这份缓慢的模样。那时生活在农村,父母是一所中学的老师,我们是非农业户口,没有土地,种不出粮食,按月领到的一点细粮,几乎让我一个人吃了。三个孩子中我年龄最小,哥姐都大我很多,于是我被娇惯成了公主,好的东西自然我得到的最多,其他的人吃的是粗粮,只能在节日里或者每个月固定的几次改善伙食的日子里,他们才会吃到细粮。其实粗粮也不够吃,偶尔还会煮些玉米和红薯兼做主食,就着清汤寡水的炖菜吃下去。  相似文献   

14.
一位母亲带着8岁的女儿走进一家自行车商店,为她买一辆儿童自行车。店主不是急于推销产品,而是教她的女儿如何骑车。这位母亲二话没说便买下了这辆儿童自行车。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来电话说埂上的蚕豆熟了,已让进城拉货的表妹给我们捎去了一袋。晚上回家,屋子里早已溢满了那一股久违的香甜。我迫不及待舀上一碗吃,满口的豆香让我深信:这其中浸满了露滴的清甜与泥土的芬芳。伴着感激的泪水,我的每一口咀嚼都变得意味深长,而我也会在这时更加地想念乡下的母亲。这么多年栖居城市,我的每一个春天都是母亲踩着晨露从田埂上给捎来的。我的老家坐落在洱海源头。  相似文献   

16.
像卫生纸、肥皂、洗衣粉等等之类的日用品,每天都需要,放在家里短时间也不会坏,所以应到批发市场适量批发。学会“计较”每次买水果、买肉或买其他可上秤的食品都要试秤,碰上短斤少两的,立即找卖主,而对方知道自己理亏,不仅会及时补足份量,而且下次碰上你去买东西时,就不敢随意扣秤了。  相似文献   

17.
正时近盛夏,超市里的水果琳琅满目,打开手机,微信"吃货团"、"拼多多"商城、各种水果卖场里,每天的果品更新不断。70岁的母亲学会了用手机拼团,她最常给我们姐妹买的水果就是苹果。母亲说:"如今日子和从前天差地别,啥都不缺。想想那年月,因为孩子偷吃了几个苹果,就……"  相似文献   

18.
一瓣橘子     
<正>去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母亲像往常一样端出一大堆好吃的尽着我们吃。母亲指着果盘里的橘子对我说:"你尝尝这橘子。"因刚吃了些零食,肚子有点撑,欲拒绝母亲,母亲却很快剥好了一个橘子塞到我手里,坚持要我尝,说哪怕尝一小瓣也可。看着母亲很期待的样子,我不忍再拒绝,虽然心里想着,这10块钱就可以买上一大堆的东西,你们至于搞这么神秘吗?但还是掰开一小瓣橘子塞到嘴里。母亲看我将橘子塞到嘴里,居然和父亲一起把凳子挪到了我  相似文献   

19.
李菁 《中国农垦》2019,(5):77-77
我的家在北京南口农场。或许是这片土地深处有我的胞衣,或许是我依恋着她如母亲怀抱般的温暖,25年来,无论是上学,还是从平房、简易楼,再到设施齐全的商品房,乃至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兜兜转转,我竟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她。燕山脚下,南口农场被大山环抱怀中,水土滋润,越发清秀可人。这里生产的燕山牌奶粉全国闻名,浓郁的奶香浸润着我童年所有的记忆。上小学时,家里一位长辈常住养老院。每年寒暑假,我都会跟随父亲去看望她。临出发前,父亲会去商店里买很多营养品带给老人。我发现,父亲每次买的水果和补品都不重样儿,唯有燕山牌奶粉是雷打不动的“必备品”。我心生好奇:只有我们孩子恋着奶香,哪有老人还不“断奶”的?  相似文献   

20.
种菜在冬日     
<正>今年初冬,同事在我们单位生活区西边的荒地上围了一块菜地,划了一部分给我,于是我也开始学着种菜了。记忆中,母亲最喜欢种菜,也很会种菜。父亲退休后,和母亲一道回老家居住。在自家的院落里,母亲开出了一大块菜地,靠院子围墙边种上桔子等果树。母亲总喜欢在菜地里摆弄,不知疲倦。老两口一年四季吃的蔬菜,都是自种自给。母亲种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初冬的一天,我回家,推开院门,朗声唤母,母亲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