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静态稳定性、平均动态稳定性、最优动态稳定性方法对2013~2014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水A组中新麦31、德宏福麦8号、郑麦379,冬水B组中洛麦29、徐麦0054和春水组中的中原18品种静态稳定性、平均动态稳定性和最优动态稳定性都较好,且产量高,占参试品种的13.6%;存麦8号等17个品种产量较高,稳定性一般,占参试品种的38.6%;高产但不稳产的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5.9%;其余品种不稳产或低产,占参试品种的31.9%。因此,推荐新麦31号等6个品种作为黄淮麦区的主导小麦新品种。该研究可为小麦新品种选育,特别是为其今后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3—2004年度黄淮南片麦区小麦生产,虽然前期播种比较晚,但由于底墒足,冬季温度偏暖,中后期温光适宜,病害轻,小麦生产获得了大丰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豫麦18号、郑麦9023、豫麦34号、豫麦49号、豫麦70号、豫麦69号、新麦11号、新麦13号、周麦16号、淮麦20号、皖麦19号等均表现比较优异,下年度可继续应用,但要根据播期早晚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素,注意良种良法配套,合理利用。现根据近两年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推荐几个表现优异的苗头新品种。1.偃展4110品种来源: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选育。已经获得国家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淮南片小麦区试38个参试品种在10个不同试点的沉降值测定分析表明:达强筋标准的品 种有陕农981、藁麦8901、郑麦3666、西农979、新9408、豫麦34、PH6911、郑麦005;接近弱筋的品种有郑麦004、 轮选987、旱抗1号;其余品种为中筋类型。在优质小麦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品种,但不同生态条件对品种 品质的表现影响也很大,品质表现最好的试点是陕西富平,其次是河南新乡、安徽涡阳、江苏徐州、陕西杨凌。 品质表现最差的是河南周口。 相似文献
6.
7.
8.
对2010年以来小麦生育期间黄淮南片麦区非生物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冬春干旱、春季倒春寒冻害,灌浆后期高温、干热风、倒伏等灾害,以及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是影响该区小麦生产和品种利用的主要因素;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一般为冬春抗寒性较强,抗倒性较好,后期根系活力强、耐热性好、灌浆快,抗(耐)病性好[抗(耐)赤霉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的品种。对品种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黄淮南片麦区不同地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最后对近年来部分新审定品种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进行介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正> 河南省“125”科技兴农示范工程2000万亩小麦高产开发总结会于8月6—9日在郑州省科技馆召开。20个县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政府张志平副秘书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省农科院小麦所专家王绍中、范和君作了争取小麦再高产的技术报告。漯河市、太康、永城、浚县等地的代表也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会议总结交流了1991年大灾之年小麦高产的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为1991年的麦播准备做了切实安排。从会议上获悉: 相似文献
15.
16.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将当前黄淮南片审定品种相比较,以便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小麦优良新品种,从而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参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参试品种有:濮麦168、漯麦163、宛麦715、洛麦33、徐麦2178、淮麦302、安科1401、涡麦505、皖宿1313、西农615、兰天0422、郑麦0943、天麦162、华麦226、百农5822、皖垦麦12、周麦18(CK)等17个.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农业科学》2004,(8):56-56
20 0 3~ 2 0 0 4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总结会于 2 0 0 4年 7月 2 9~ 31日在郑州召开 ,来自河南省区域试验承试单位、育种单位、种子企业等约 15 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赵虹研究员主持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张进生副站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沟通了育种家与企业的联系 ,对引导小麦品种利用、企业经营、小麦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在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原则下对品种进行了合理评价 ,认为表现较好的小麦新品系有 :周麦 18、郑麦 0 0 4、开麦 18、矮抗 5 8、温 95 19、睢科 2号、丰舞 981、郑麦 36 6、许农 …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以2015~2017年度黄淮南片的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与丰产性、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年际间产量差异大,抗赤霉品种(系)逐年增多,但该地区高感赤霉品种(系)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选育新品种(系)时,应选择对赤霉病具有较强抗性同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系)作为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