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采用生料喂猪,不仅节省人力、财力,而且能增加猪的采食量,促进增重。同时可减少饮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但是必须讲究生喂的方法。 ①生喂饲料的选择。可选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籽实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豆渣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此类饲料不能生喂,须高温…  相似文献   

2.
陆飞 《山东饲料》2004,(7):36-36
可选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料籽实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豆渣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  相似文献   

3.
1.生喂饲料的选择 可选择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子实,如玉米、小麦、稻谷以及其加工副产品,如谷糠、麦麸、玉米粉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有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子实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豆渣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  相似文献   

4.
可选择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籽实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料喂猪,不仅节省人力、财力,而 且能增加猪的食量,促进增重.同时可减少饲 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但是必须讲究生喂的 方法. 1 生喂饲料的选择 可选用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 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 糠、麦麸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 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 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 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籽实 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豆渣等饲料中含 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胰蛋白酶对 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此类饲料不能生 喂,须高温处理后再喂.  相似文献   

6.
王忠民 《猪业科学》2003,20(1):59-59
采用生饲料喂猪 ,不仅节省燃料、人力、财力 ,而且能增加猪的采食量 ,增加体重 ,但是必须讲究方法。1 生喂饲料的选择 可选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 ,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上述粮食类饲料煮熟后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 ,青绿饲料也应生喂 ,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籽实饲料 ,如黄豆、豆饼、花生麸、豆渣等蛋白质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 ,能阻碍猪体内胰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因此 ,此类饲料不能生喂 ,须高温煮熟后再喂。2 生喂方式有讲究 生喂可分湿喂和干喂两种 ,湿喂料与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饲料喂猪,不仅节省燃料、人力、财力、而且能增加猪的采食量,增加体重,但是必须讲究方法。1.生喂饲料的选择可选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上述粮食类饲料煮熟后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饲料喂猪,不仅省燃料、省钱、省人工,而且能增加猪的采食量,促进增重,提高饲料回报率。 (一)生喂饲料的选择 可选择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这些生料如煮熟后,营养物质会有一定的损失,饲养效果不如生喂的好。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  相似文献   

9.
1生喂饲料的选择可选择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以及其加工副产品,如谷糠、麦麸、玉米粉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  相似文献   

10.
生料喂猪七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饲料选择可作生喂饲料的主要是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这些粮食类饲料煮熟后饲养效果相当于生喂的87%。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豆科植物饲料如黄豆,及其加工副产品如豆饼、花生麸、豆渣等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消化吸  相似文献   

11.
饲喂狐要选择新鲜、卫生的动植物饲料,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动物性饲料,要进行充分洗涤和蒸煮彻底消毒;植物性饲料要除掉根部及变质部分,并要洗净农药,方可饲喂。具体办法如下: 1.谷物饲料:玉米面、麦麸、豆饼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放进锅里,充分熟制,加温到100℃,保持5分钟后方能饲喂。 2.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洗净粉碎后可直接喂。健康动物血可生喂,也可熟喂,但不宜过量,繁殖期喂量可占日粮动物性饲料的10~15%,幼狐育成期占3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生料喂猪逐步被广大养殖户所认识。但是,一些在庭院内进行养猪的农户,对于生料喂猪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饲喂方式亟待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猪效益的增加。因此,广大养猪户用生料喂猪须讲究科学。生料喂猪的益处:①生料喂猪省工、省力,节约能源。②在饲养条件相同、饲料量相等的条件下,生喂与熟喂相比较,具有仔猪增重快、育肥猪出栏早、母猪泌乳量增多等诸多优势。③生料喂猪有利于机械化管理,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生喂饲料的选择:①可用于生喂的精饲料主要是禾本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  相似文献   

13.
1.乳鸽出壳后由母鸽喂给白色奶状鸽乳,这期间母鸽宜喂小粒饲料以利消化,如绿豆、糙米、豆粒、小粒玉米、小麦、芝麻等,饲料要清洁不霉变。如喂黄豆必须炒熟,喂量不超过饲料总量的15%,否则乳鸽会拉稀,喂小麦量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绝大多数饲料既可生喂又可熟喂,但某些饲料比较特殊,有的只宜生喂,有的只宜熟喂。若忽视此点,便不能获得应有的营养,甚至危害畜禽健康、降低饲养畜禽的经济效益。现将宜生忌熟和宜熟忌生的饲料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喂异味饲料:奶牛并非什么饲料都可以喂。有些饲料喂后会"过奶"产生异味,应戒喂。如鱼粉、蚕蛹粉、鸡粪、鱼油等。不喂霉变饲料:饲料一旦发霉变质,不仅失去了营养,而且带有毒素,奶牛食后易造成消化道疾病,对怀孕母牛还可造成流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不喂单一饲料:无论是精饲料还是粗饲料,饲喂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大多数种类饲料适宜生喂,但有少数饲料不宜生喂,如豆类及其加工副产物生豆饼,要蒸煮或炒熟,破坏所含抗胰蛋白酶等不利因子后,才能配入配合饲料。马铃薯也要熟喂,这样可以提高适口性,防止腹泻。特别是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含龙葵甙量较高,会使猪只中毒,必须削去芽和绿皮,再煮  相似文献   

17.
1)多喂刺激泌乳的青绿饲料。母猪在泌乳期间,除喂适口性好且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饲料外,还应喂些刺激泌乳的饲料。如糖用甜菜的块根及叶、生马铃薯、苦麻菜等都是良好的饲料。2)喂发酵饲料。用酵母发酵时,要适当增加淀粉饲料,可使酵母繁殖多一些。发酵饲料具有酵香味和甜味,可刺激猪的食欲,提高新陈代谢机能,起到催奶的作用。3)用中药健胃催奶。一般母猪少乳或乳量不足时,表现出食欲差、喜择食和厌食,所以必须用健胃  相似文献   

18.
生喂与熟喂: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精料类型日粮中,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生喂比熟喂好,生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每增一公斤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公斤。此外,生料喂猪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喂黄豆饼法。把炒熟的黄豆饼,以占精料30%的比例拌入饲料喂奶牛,产奶量可提高20%左右。 二、喂生地法。每头奶牛每次喂1.5公斤中药材生地,产奶量可提高10%左右。 三、喂菜籽饼法。把经过处理的菜籽饼以占精料30%的比例拌料喂牛,产量可提高17%左右。 四、喂添加剂乳酸钙法。在产奶期按精料的0.4%添加特多壮-新型乳酸钙,可提高产奶量13%。 五、喂尿素法。把尿素加水溶解在饲料中喂牛,每天每头奶牛喂量不超过100克,产奶量可提高15%。 六、喂异丁酸法。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异丁酸,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饲养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提高奶牛产奶量?现将其饲养管理措施浅谈如下:1饲养措施1.1补充营养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在饲料中各加15%;每100kg体重添加尿素15~20g;喂动物脂肪5%;每日添加氨基酸20~30g等均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25%。1.2饲喂合理的饲料喂配合饲料和复合饲料、秸秆和多汁饲料,喂一些新鲜的加工副产品(糟渣饲料,如酒糟、豆腐渣等),均可提高产奶量。1.3饲喂加工处理的饲料和饮水喂发酵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