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杉木纯林、杉木巨尾桉混交林的林分生物量、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桉混交林林分的总蓄积量比杉木纯林高出26.41%,生物量则是纯林的1.6倍,大大地提高林分生产力。两种林分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相差不大,混交林土壤肥力略有下降,但混交林增加了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因而营造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杉木连栽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期营造杉木纯林 ,致使林地土壤酸化 ,肥力衰退 ,影响生态平衡 ,林分生产力低下。实践表明 ,营造杉木黄柏跨林种混交林 ,能有效克服纯林不足 ,还可获取较高的短期经济效益 ,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有效途径。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永龙界林场皮踏车经营区 ,为中山地貌 ,海拔 730~ 670 m,年平均气温 13.3℃ ,年降雨量1398mm,土壤为砂岩母质发育山地黄壤 ,土层厚度为 85cm,石砾含量为 8% ,西坡、中下坡位 ,坡度 2 2°,原有植被山白杨、木、白栎、蕨类 ,肥力中等 ,p H值为 6.8,土壤呈微酸性。2 材料与方法2 .1 研究材料实验地为经过炼…  相似文献   

3.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秃杉杉木混交林、秃杉木荷混交林、秃杉纯林、杉木纯林、木荷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与秃杉纯林、杉木纯林、木荷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把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密度为1770株/hm^2的日本柳杉和杉木混交林,其两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分别可达到152.10Kg和73.7Kg。林分生物量达到268.0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248.05t/hm^2(日本柳杉生物产量为228.15t/hm^2,杉木19.90t/hm^2)占林分总生物产量的92.70%;草灌层总量为10.22t/hm^  相似文献   

5.
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粗根、大根及中根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小根及细根生物量则小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6.
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与生物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明溪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保留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茬萌芽更新的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6cm、4.5m、0.00817m3、4.788kg.株-1,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3.70%、1.12%、3.29%、2.79%;混交林中酸枣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0cm、6.10m、0.00754m3、3.878kg.株-1,除了平均高外,均小于杉木;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4.884m3.hm-2和13.32t.hm-2,分别是纯林的2.29倍和2.08倍.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是一种生产力较高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发展阔叶树种造林,应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对桤木×杉木混交林各模式林分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的林分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由高到低为:行间混交、行带混交、株间混交、杉木纯林,以行间混交的乔木层生物量及生产力最高,分别为68.66(t/hm2)和6.86(t/hm·2a);混交林各经营模式的营养空间分布均比杉木纯林合理,能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浙江遂昌县牛头山林场的6年生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与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酸枣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南=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42 m3/hm2,生物量为41.512 7 t/hm2,与杉木纯林为相比,分别提高了74.55%和97.27%,南酸枣纯林以及杉木南酸枣混交林的土壤肥力与杉木纯林相比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杉木分布区北缘的安徽省大别山高海拔山地的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生长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经营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中龄期的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和总胸高断面积分别为188.78~289.67m3/hm2和36.31~42.15m3/hm2,比纯林提高60.27%和19.85%;混交林生物量高达128.27~179.18t/hm2,高于纯林21.99%~70.40%;混交林地上部生物量密度为12.00~15.87t/hm2·m,而杉纯林为10.24~11.64t/hm2·m。树高与胸径的关系分析揭示混交林在幼龄期,杉木个体树干在垂直方向的生长有显著促进,到中龄期则在径向的生长有明显提高。不同林分杉木胸径生长过程有较大差异,混交林中杉木胸径生长在高峰期后随年龄增长保持一定水平,而纯林杉木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黄山松个体不论是混交林或纯林,其胸径生长在10~12年生后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16年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89.35 t·hm-2,高出杉木纯林49.3%;其凋落物层生物量则为纯林的3.48倍。混交林中火力楠枝叶生物量分布高度高于杉木,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火力楠根系分布深度低于杉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因而,杉木和火力楠混交林能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可促进林分生产力的提高和地力改善,是值得推广的杉阔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保留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茬萌芽更新的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6cm、4 5m、0 00817m3、4 788kg·株-1,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3 70%、1 12%、3 29%、2 79%;混交林中酸枣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0cm、6 10cm、0 00754m3、3 787kg·株-1,除了平均高外,均小于杉木;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4 884m3·hm-2和13 32t·hm-2,分别是纯林的2 29倍和2 08倍。萌芽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是一种生产力较高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2.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杉木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 (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 2 33 6 6t·hm-2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为 2 19 4 5t·hm-2 ,而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分别为 188 78t·hm-2 、178 37t·hm-2 、181 4 4t·hm-2 )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可以把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省建宁县开展钟萼木与杉木株间混交、钟萼木纯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年生钟萼木杉木混交林的生长量显著高于钟萼木纯林,混交林中钟萼木的平均地径达3.7 cm、平均树高达3.02 m、平均保存率达91.4%,分别比纯林高出15.6%、9.0%、6.7%;钟萼木林分下坡的平均地径达4.4 cm、平均树高达3.65 m、平均保存率达91.7%,分别比中坡高出29.4%、32.2%、7.3%,分别比上坡高出69.2%、65.1%、14.3%;钟萼木杉木混交林郁闭度达0.7,显著高于钟萼木纯林郁闭度0.25。  相似文献   

14.
杉木与南酸枣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8年生不同混交方法和混交比例营造的杉木与南酸枣混交林(以杉木纯林为对照)的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以带状混交的生长量最大,块状混交次之,株间混交最小;混交比例以杉木∶南酸枣=7∶3的生长量最大,杉木∶南酸枣=8∶2次之,杉木纯林最小。  相似文献   

15.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具有针阔叶常绿落叶混交、复层林冠、根系成层分布、林分群体结构稳定等优点,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杉木纯林增产5.8%,能改良林地土壤,0~60cm土层内有机质年均积累率达0.07%,是杉木纯林土壤的2.35倍。采用梅花状混交方式、7:1混交比例,是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优化模式。全面整地、挖大穴造林,埋青抚育,首次抚育间伐时间定为7年生,(但光皮桦原则不间伐)等,是培育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黄波罗母树林合理经营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林木级、林木群体结构理论,在黄波罗母树林经营中将Ⅰ级、Ⅱ级林木作为优良的林木级,Ⅲ级作为淘汰的林木级,确定Ⅰ级、Ⅱ级为优良的母树群体;提出了黄波罗母树林结构中最合理的雌雄株的比例为1∶1。种子品质和子代测定表明:Ⅰ级、Ⅱ级结构中母树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7.95%~15.91%和2%~12%  相似文献   

17.
邓素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23,30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等多种指标,将杉阔混交林群落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层,对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总的趋势是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但生态优势度高于灌木层,个体数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集中,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最低,物种组成丰富,表现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简单,生态优势度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低;层间层植物物种数量低于草本层,但生态优势度也低于草本层,其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该群落中灌木层在保持群落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省洋口林场开展杉木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混交林研究,从生长量、蓄积量、林分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分析了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带状混交林(5∶5和6∶4)中杉木生长较杉木纯林迅速,混交林植被发育繁茂,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孔隙度大,表层土壤的养分含量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乐东拟单性木兰带状混交可减缓杉木纯林地力衰退,为杉木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标准木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27 a生杉木人工林的地上生物量进行实测,采用胸径(D)、树高(H)参数建立了生物量回归模型,研究该人工林地上总生物量(AGB)在森林各层次及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与以单一胸径为自变量相比,树高的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方程的预测精度;乔木层地上总生物量(Wa)、树干生物量(Ws)可选用二次方程、三次方程或幂函数来拟合,而树皮生物量(Wbark)、枝叶生物量(Wb+l)以多项式模型效果好;(2)地上平均总生物量为141.02 t/hm2,乔木、灌木、草本和凋落物层分别占95.20%,0.27%,0.33%和4.20%,乔木层生物量(134.25 t/hm2)中树干、枝叶、树皮分别占81.77%,10.79%和7.43%;(3)乔木层的立木密度在各径阶的分布为高斯正态分布,但生物量为偏态分布,大径阶比小径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