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河套灌区由于大量施用氮肥,造成氮肥利用率低,对环境造成潜在污染。为了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引进了缓控释放氮肥-"狮肥宝"新型脲酶抑制剂进行田间试验。在春小麦上试验结果表明,75%尿素+0.04%狮肥宝施用效果最好,产量最高,有效穗数,穗粒数相对较高。尿素配合脲酶抑制剂施用可减施25%尿素用量,达到增加肥效,增产增收,减少氮肥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连续3年开展小麦缓控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配方复混肥+包膜尿素(缓控肥)处理比配方复混肥+尿素(常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增产15%以上,较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效益900元/hm2以上,值得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顺序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密度>氮肥施用期>钾肥施用量。磷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在山区通过增施磷肥来增加产量是一项高产、低耗的措施,但同时还必须配合增施尿素和适当增加密度,以发挥其更大的增产作用。优化措施方案筛选结果表明,要获得高产,其氮肥施用期以分蘖肥50%+拔节肥50%和分蘖肥50%+种肥50%的施肥方式为最好。产量250~270 kg/667 m2的组合优化方案为:密度14.54万~15.84万株/667 m2,施尿素37.31~39.91 kg/667 m2、普钙43.27~49.77 kg/667 m2、硫酸钾9.93~12.10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分蘖肥50%+拔节肥50%。产量在230~250 kg/667 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12.15万~13.05万株/667 m2,施尿素37.81~39.62 kg/667 m2、普钙41.36~45.87 kg/667 m2、硫酸钾8.27~9.77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产量210~230 kg/667 m2的措施优化组合为:密度11.39万~12.16万株/667 m2,施尿素35.87~37.41 kg/667 m2、普钙36.32~40.15 kg/667 m2、硫酸钾8.74~10.02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或种肥30%+分蘖肥20%+拔节肥50%。  相似文献   

4.
<正> 氮素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氮肥的施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很大。为明确一种新型肥料——长效尿素在小麦生产中作追肥的肥效,特进行本项试验。1.试验设计与实施试验地为两合土质,有水浇条件,地力均匀,小麦越冬群体一致。试验采用小区随机排列,设有长效尿素、普通尿素常量等量施用和长效尿素节肥20%三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40m~2,普通尿素和长效尿素等量,亩用量7.5公斤,  相似文献   

5.
在稻麦轮作区,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在小麦生产上以释放期100d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开展“生物腐熟菌+速效尿素+控释尿素”一次性施肥技术集成应用模式试验,探索不同比例条件下对小麦茎蘖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控释尿素50%-70%之间一次性基施表现较好,但需在拔节期或者孕穗期增加拔节孕穗肥施用。2、控释尿素的施用,减少施肥次数,对于规模种植户来说,省工节本的同时又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不同施用模式在中、弱筋红皮小麦上的养分释放特性、高效施肥模式及其增产增效机制,推动缓控释肥合理施用模式在小麦简化高效栽培中的应用,以中筋小麦(扬辐麦15)和弱筋小麦(宁麦13)为试验材料,设计了N∶P2O5∶K2O为26∶12∶12的硫包膜缓释掺混肥(SCBF)、含氮46.3%的普通尿素(U)和含氮35%的硫包膜尿素(SCU)等5种施肥模式,分析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不同施用模式下对小麦群体产量结构、茎蘖动态、氮肥利用率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小麦在硫包膜缓释掺混肥基施+拔节期尿素追施(M2)的方式下产量、效益明显高于大面积生产常规施肥对照,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M1)次之,产量略高于对照,其余处理(M3、M4和M5)产量均低于对照;茎蘖成穗率以处理M2和对照相对较高;穗下节间与株高比以处理M2和M3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以处理M2和M1较高。综上所述,硫包膜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M1)和60%硫包膜缓释掺混肥基施+40%尿素拔节期追施(M2)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省工省时,为小麦简化高效施肥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不同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不同种类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喷施效果试验。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在叶片上喷施不同种类的液态氮肥,以叶面肥的形式对小麦进行补充肥力;拔节期施用的液态肥的种类较齐全,以此次的试验为主。探索小麦施用不同液态氮肥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大田喷施的几种液态肥,除晋开液态肥以外,其它几种液态肥较喷施尿素的效益均有所降低,叶面喷施尿素和晋开液态肥的处理叶片光合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节肥减肥优化施肥技术,于2017年在明光市小麦上进行节肥减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配方肥(20-10-15)减肥10%+有机肥600 kg/hm~2全基施,追肥减氮10%;减氮10%+伴能增效剂(基追);减肥10%缓释肥(28-8-12)全基施均可提高小麦收益,实现节肥减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出适合小麦的掺混肥不同类型尿素的配合力,以周麦28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从灌浆速度、产量三要素、产量等方面分析,本试验中以施45%掺混肥(25-15-5)750 kg/hm~2(氮肥配比为普通尿素∶控释尿素=30%∶70%)处理为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丰卉尿素在小麦上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麦大面积生产上降氮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利用小分子丰卉尿素进行了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大面积生产上,每667m2用小麦配方肥40kg、丰卉尿素11kg(普通尿素用量的2/3),每667m2可减少氮肥用量2.58kg,每667m2增产22kg;每667m2用小麦配方肥40kg、丰卉尿素8.3kg(普通尿素用量的1/2),小麦产量略减,每667m2减产12kg。  相似文献   

11.
控释尿素对小麦品种郑麦36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为供试肥料,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新坡村和驻马店市农科所进行优质小麦品种郑麦366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00%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8 173kg/hm2、8 264kg/hm2,较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处理增产877kg/hm2、837kg/hm2,增幅12.02%、11.27%,达极显著水平;控释BB肥处理产量位居第2。控释尿素用量为70%~100%时,小麦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普通尿素也呈同样趋势。70%控释尿素处理与100%普通尿素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比普通尿素减少1/3的纯氮用量。100%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70%控释尿素处理,控释BB肥第3,控释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和复合肥处理。  相似文献   

12.
硫包衣尿素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国外硫肥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1]。为研究硫肥在小麦生产上的作用及对小麦产量、产值的影响,进行了"鲁岳"硫包衣尿素与对照普通尿素肥效对比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起身期每亩追施13.5 kg硫包衣尿素,与等量普通尿素比较,增加了株高、穗长及有效小穗数,减少了不孕小穗数,促进了小麦个体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了亩穗数,使小麦群体特征更趋于合理,每亩增产33.15 kg,增幅为6.46%,节本增效61.98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适宜盐碱砂土地小麦种植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选用淮麦33为供试品种,通过调整不同生育期肥料施用类型及用量,制定不同的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上海农场盐碱砂土地的最佳施肥模式。[结果]基肥为复合肥375.0 kg/hm~2+尿素150.0 kg/hm~2,苗肥为尿素75.0 kg/hm~2,拔节孕穗肥为复合肥225.0 kg/hm~2+尿素225.0 kg/hm~2的施肥模式(1)相较于基肥为复合肥225.0 kg/hm~2+尿素150.0 kg/hm~2,苗肥为尿素75.0 kg/hm~2,拔节孕穗肥为复合肥225.0 kg/hm~2+尿素187.5 kg/hm~2的施肥模式(2),在植株形态、成穗率、穗数、穗粒数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优势,理论产量和投入产出比较高。[结论]处理(1)是适宜上海农场盐碱砂土地小麦生产的推荐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缓释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100%尿素、25%缓释肥+75%尿素、50%缓释肥+50%尿素、75%缓释肥+25%尿素和100%缓释肥5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0%缓释肥+50%尿素处理时达到最大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因此,缓释肥适当配施能够促进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提高,是较好的施肥模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叶面喷肥防早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叶面喷肥防早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田喷施尿素、尿素+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美洲星等溶液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叶面肥喷施2次增产效果比喷施1次更加明显。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单独喷施效果相对较差,应混合喷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微量元素镁肥对我县小麦生长的影响,2013-2014年度设计了小麦"2+x(镁)"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和"2+x(镁肥)"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均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而且肥料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特别是配施微量元素镁肥后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建议在我县小麦配方施肥过程中要关注微量元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河南省小麦上的应用前景,首次在河南商丘市梁园区小麦上进行了"金正大"缓控释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处理在小麦上的肥效最好,抗逆能力较强,其产量分别比配方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分别增产6.4%、10.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低。整体效益上仍表现为:缓控释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因此,该区域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  相似文献   

18.
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拔节孕穗期常遭遇低温寒潮,造成小麦冻害,影响小麦生产。本试验针对生产上小麦拔节期前后发生冻害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施肥量和肥料运筹等补救措施,以期阐明小麦拔节期遭遇冻害后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对于小麦已拔节且施过拔节孕穗肥的田块,以冻害后施复合肥690 kg/hm2保产效果最好,其次为冻害后施尿素75 kg/hm2 +10天后追施尿素75 kg/hm2。对于未拔节且未施拔节孕穗肥田块,以一次性施复合肥225 kg/hm2+尿素225 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站在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 N.P.K 肥进行定性、定最、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于1995年—1996年又开展了氮肥机械作业施肥深度不同,对小麦产量有否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以下:1、试验概况试验地为鄂北岗地黄褐土,质地粘重,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黄豆,供试验品种为鄂恩一号小麦,以尿素作为基肥,机械深施20—25CM,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新型环保肥料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缓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应用缓释肥效果显著,产投比明显提高,其中基肥施配方肥(20-10-10)600 kg/hm~2+缓释尿素150 kg/hm~2+后期不追肥处理产量及产投比均最高,分别为8288.89 kg/hm~2和7.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