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盐碱土和盆栽野生大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N、Na+、K+、Ca2+、Mg2+、Cl-、HCO3-、SO42-、CO32-和野生大豆根、茎叶、种子的氮含量,研究野生大豆对盐碱土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能够提高盐碱土的氮含量。在花期和收获期土壤氮含量比原盐碱土分别提高了98和113%。野生大豆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土的各种水溶性盐离子的含量和总量。在收获期土壤Na+、Cl-、HCO3-和SO42-含量比原盐碱土分别降低了94.9、85.3、47.6和95.5%;土壤可溶性盐离子总量比原盐碱土降低了90.5%。野生大豆对于盆栽盐碱土有改良作用。在收获期,野生大豆地上部分生物量很大,且在各个生长期的盐度下都能很好生长,具有绿化盐碱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野生大豆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的建设,于2019年、2020年分别对吉林省全境进行了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收集。结果表明,在吉林省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区均发现有野生大豆的分布,在白城市和松原市的通榆县、洮南市、大安市、乾安县、长岭县未发现野生大豆分布,共收集野生大豆种子212份,其中有半野生大豆7份、披针叶野生大豆11份。考察过程中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及新的分布地点,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吉林省野生大豆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威胁,分布面积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尤其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接壤的半干旱型大陆气候的白城市原本就分布较少的野生大豆资源,如今濒危状况更为严重。因此,提出了加强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和补充收集及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发掘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野生大豆的考察与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野生大豆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2008年9—10月以野生大豆分布较多的桂林市为重点考察区,辐射到周边,对桂林、柳州、贺州三市的10个县(区)30多个乡(镇)的野生大豆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桂林市的8个县(区)22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种子200份,其中半野生大豆11份,2009年田间种植观察其表型性状。考察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分布点,但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原因,广西野生大豆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分布面积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因此,提出应对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加以发掘利用、加强广西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和补充收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盐碱地改良和耐盐植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用0.4%、0.8%、1.2%、1.6%、2.0%、2.4%的NaCl溶液处理野生大豆、劳博苜蓿、欧洲油葵的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相应指标及耐盐指数。[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3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降低,胚根越来越短,胚根相对长度减小,发芽势降低。盐浓度小于0.8%时,野生大豆的发芽率最高。盐浓度小于1.2%时,劳博苜蓿的胚根相对长度最大。盐浓度小于1.6%时,野生大豆的发芽势最高。野生大豆、劳博苜蓿和欧洲油葵的耐盐指数分别为1.2、1.112、0.616。[结论]野生大豆和劳博苜蓿的耐盐性明显高于欧洲油葵。  相似文献   

5.
盐害是大豆受到迫害中最主要的一种,其能限制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与品质。研究发现,野生大豆对盐迫害却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近几年,研究人员对野生大豆的解剖结构、生理基础和分子生理学基础等研究发现,野生大豆含有耐盐基因。因此,在丰富大豆的基因和提高大豆抗逆性方面,野生大豆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了野生大豆的资源概况、耐盐机理及优良品种培育等,以供育种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SSR标记鉴定野生大豆对10个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含有较多的特有等位变异,利用率为17.27%;回交能降低野生大豆特有等位变异利用率;野生大豆在16个位点上与粒重、荚粒数、高硬脂酸含量、抗胞囊线虫等有关的19个特有等位变异易被育成品种遗传利用;10个大豆育成品种在13个位点上产生了18个新的等位变异.利用野生大豆改良和创新大豆有较大空间.不同的杂交组合方式对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有明显差异.野生大豆的小粒、多荚、高硬脂酸含量以及抗胞囊线虫等优良性状基因易被育成品种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1):12-15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半野生大豆介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野生大豆由于丰富的遗传背景在大豆育种中具有重要地利用价值。通过对优异品种、品系的分析,浅谈野生大豆的利用价值、野生大豆创制优异资源的方法和利用野生大豆的育种效果。并结合多年利用野生大豆的育种经验,提出利用野生大豆创制种质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表型性状的基本情况,对已编目入库的116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在粒色、泥膜类型和主茎类型等3个性状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野生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平均值、变异范围和变异系数均低于半野生大豆;仅粗脂肪含量在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低于半野生大豆,除生育日数外其他3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也均低于半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省和外地收集的野生大豆进行生物学特性调查,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吉林野生大豆的花色为紫色,外来野生大豆的花色为白色;2)吉林野生大豆的种子有泥膜、无光泽,平均百粒重为2.06 g,属典型的野生大豆;而外来野生大豆的种子无泥膜、有光泽,平均百粒重为5.45 g,属半野生大豆;3)吉林野生大豆种子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5.75%,高于外来野生大豆的平均含量44.63%;4)吉林野生大豆种子的油分平均含量为19.72%,低于外来野生大豆的平均含量20.59%.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盐(NaCl)、碱(NaHCO3与Na2CO3按质量比9∶1混合而成)胁迫对辉南野生大豆(盐敏感性)及通榆野生大豆(耐盐型)植株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的Pn、Gs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盐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胞间CO2浓度(Ci)呈上升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呈下降趋势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呈下降趋势。碱胁迫下,2种野生大豆叶片的Gs、Tr变化趋势与P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盐敏感型大豆的Ci随碱浓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Ls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耐盐型大豆的Ci随碱浓度升高而升高,Ls呈下降趋势;2种野生大豆的AMC都随碱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升再下降趋势。盐、碱胁迫下,盐敏感型大豆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明显,而耐盐型大豆变化不大;脯氨酸含量2种野生大豆均积累明显,且盐敏感型大豆积累量高于耐盐型大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长江北岸润扬大桥附近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不同的3种生境内植物群落组成、群落特征、野生大豆种群特征等。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对群落组成、群落特征、野生大豆种群特征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群落高度、芦苇密度与野生大豆密度、野生大豆高度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野生大豆密度与群落高度、芦苇密度之间存在0.05水平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野生大豆高度与群落高度、芦苇密度间均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群落高度和芦苇密度明显影响野生大豆种群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物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可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拓宽大豆遗传基础、改良栽培大豆。近年来,国内外野生大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从光合生理学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野生大豆的研究进展,旨为我国野生大豆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近30年国内学者对我国野生大豆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文分别从野生大豆表型水平、生化水平以及分子水平对我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和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种子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子粒中粗蛋白含量高于栽培大豆,粗脂肪、总糖、总异黄酮及粗纤维含量低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均检出10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含量较高,野生大豆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均检出16种氨基酸,野生大豆的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及赖氨酸含量高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总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的建设,于2013年9月~10月和2014年9月~10月分别对辽宁省喀左县和盘山县进行了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收集。结果发现在盘山县的14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的分布,而在喀左县的21个乡镇中只有11个乡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共收集到野生大豆资源225个居群,其中有半野生大豆15个居群,披针叶型野生大豆6个居群,于2015年种植于田间并进行表型性状鉴定评价。考察过程中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的分布地点,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对辽宁省这两个地区野生大豆的生长环境的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甚至绝迹,尤其身处辽西北干旱气候的喀左县原本就分布较少的野生大豆资源,如今濒危状况更为严重。因此,提出了加强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和补充收集以及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发掘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野生大豆资源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原生地受到很大的破坏,种质资源损失严重,抢救保护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已十分紧迫。针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野生大豆的开发潜力与应用前景、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加强收集保存、深入鉴定评价、充分利用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广西大豆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浮山县是黄河流域野生大豆的重要原生地。通过3年来对浮山县野生大豆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浮山县的野生大豆生存环境存在严重威胁。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立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进行标志性保护;加强宣传,增强当地农户保护野生大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定期监测调查,加大对浮山县野生大豆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查力度。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大豆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施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大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幼苗的生长,表现在植株变矮,生物量减少;叶片的丙二醛膜质过氧化物、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叶色变深;外施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磷胁迫下不同野生大豆的形态和生理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份耐低磷能力存在差异的野生大豆,在苗期通过浇灌低磷营养液进行低磷胁迫处理,分别测定不同的形态、生理指标,分析不同材料间各指标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野生大豆材料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对低磷胁迫的响应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在低磷胁迫下,株高、干物质质量及全磷含量均降低,耐低磷材料的降幅均低于磷敏感材料;丙二醛含量升高,不同材料随胁迫时间延长,丙二醛积累增幅差异逐渐加大,敏感型的野生大豆材料增幅显著大于耐低磷的材料;不同野生大豆的光合色素含量随着低磷处理的时间增加表现不同,耐低磷材料在低磷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以恢复到处理前水平,低磷敏感材料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野生大豆营养丰富,具有抗逆性好、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等很多优良性状,因而在农业育种、食品加工及饲料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野生大豆有丰富的遗传背景,在大豆育种中尤其具有利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利用野生大豆的高蛋白质、强抗逆性、高繁殖系数等优良性状,开展了大量的大豆种间杂交育种和创制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本文初步分析了野生大豆的优良性状,总结了野生大豆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并对野生大豆的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