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关键,作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重庆市,如何实现农民增收,特别是“两翼”贫困地区的农户增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重庆市提出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作为破解“两翼”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抓手。为推动这一工程的落实,重庆市酉阳自治县立足“五个重庆”建设,把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与薄熙来书记交办的林业、畜牧业、工业、城市建设“四件大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1年多的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促农增收之路。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一直比较突出,制约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支撑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金融的支持,必须建立能够有效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有效的金融政策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方向。这对拥有37万农业人口的高山农业具会东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会东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05年在全县建立了13个小康村建设示范,2006年又新建了10个小康村,着力建设好会东新农村,首要任务是生产要发展,而农民增收是生产发展关键。因此,作为农业部门,切实把重点放在“稳定粮食基础、突出调整结构,立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上,县农业局提出了“大春保粮,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国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战略,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要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农村、农民的范围加以思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农产品加工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法快讯     
《当代农业》2010,(22):52-52
"十二五"规划带来三农新机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就是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大经济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筹划,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在“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该文介绍了以濮阳市华龙区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并从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加工业直接关乎百姓,拉动经济,解决城乡矛盾,促进城乡联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一方面将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另一方面也将促进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三农”问题是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大事,而农民是整个事件的中心,因此,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主导地位日益增强的今天,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现阶段我认为增加我市农民收入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是统筹我市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县级作为“三农”的前沿.肩负着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紧紧抓住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等“三农”问题关键环节.不断加快“三化”进程.把减少农民作为富裕农民的前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镇平特色的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不同层面描述了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必须认识城乡统筹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必然体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造成城乡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造成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现城乡关系平等、协调、融合、发展是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能力、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金增欣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69-72,75
文章分析了农民收入情况,探讨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对统筹城乡发展条件下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再认识,为促进迁安市农民增收提出了几点意见,对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农民增收的持续快速增长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基本方略,在建立意共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城乡居民在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三农”问题成为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大难题。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略,正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治本良策。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而农民增收又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牢固的经济基础。妥善处理建设新农村和农民持续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探索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和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通过阐述中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应从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城乡统筹,加大“三农”投入,建设现代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和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于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也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致富,根本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尤其对经济还很落后的合水县来讲,就是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三抓三促”的办法,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农民增收的立体通道,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农民创业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又是加快农民增收、富民安民的着力点。其中,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创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海门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将激励农民创业作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之策,不断掀起富民创业浪潮。  相似文献   

19.
湖南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富民强省、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从湖南省实际省情分析,要实现城乡统筹从而协调发展,提出以“3+5”城市群为主线、“四化两型”建设为切入点、政府为主推力、市场为跟进驱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为发展机制,同时创新制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从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在加快工业化城镇进程中,始终抓住“三农“问题不放松,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