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表明,福州在唐朝有两种茶作为贡茶,即“腊面茶”与“方山露芽”。方山露芽又称“方山之芽”。唐·李肇《唐国史补》“:福州有方山之露芽。”方山在何处?早时有人认为“方山就是今之鼓山”,但《八闽通志》载“:(茶)福州诸县皆有之,闽之方山、鼓山、侯官之水西、怀安之凤岗山尤盛。”可见鼓山、方山有别,方山不是今之鼓山。近来又有人认为“,失传了千年的贡茶‘方山露芽’的故乡,就在福州长乐航城镇泮野村”。可是《长乐县地名志》并无记载“方山”这一自然实体或村名,亦即长乐无“方山”这一地名;并且,泮野村系位于福州的东南,与古籍记载…  相似文献   

2.
福州鼓山半岩茶在唐朝就负盛名。它的品质之优良如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所指,“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福州在唐代鼓山半岩茶与方山露芽一样,属当朝名荼,早已出名。见《李肇·唐国史补》。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地点变迁、史料的欠缺,福州这二处历史名茶早巳绝迹,至今要探寻其准确茶园地点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3.
唐代,茶叶已是福建名产之一。陆羽《茶经》一书提到:茶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福州的蜡面茶、露牙茶、半岩茶非常有名。《闽小记》云:"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迨至宋代,福建茶叶更是名扬域外。"江淮、荆襄、岭南、两川、二浙,茶之所出,而出于闽中者尤天下之所嗜"。到清代,经数百年的发展,福建茶叶无论种植技术、生产形态,还是地区分布都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泉州清源茶     
泉州清源山传说宋朝就有种茶,然而见诸文献,则以明代记述较多。许次纾《茶疏》(1599)“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亚匹”。谢肇制《五杂俎》“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而吾闽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此后在其所著  相似文献   

5.
日铸茶诗话     
“日铸茶”产于绍兴日铸山,又名“日注茶”。为许多诗人所吟咏,亦被载入许多史籍。最早记载日铸茶的书是北宋欧阳修撰的《归田录》,对日铸茶作了高度的评价。书云:“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北宋词人晏殊《烹日注茶》诗: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1 普洱茶药理作用的历史记载普洱茶能够名扬中外,主要是因为它的神奇功效。古代就有许多著作记述了普洱茶的药理作用。在云南普洱茶区就有孔明用普洱茶给士兵治疗眼睛疾病的传说。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编《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怯热疾。”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在其卷六《木部》中又…  相似文献   

7.
三、炭火 田艺蘅《煮泉小品》云:“有水,有茶,不可无火。非无火也,有所宜也。前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苏轼诗:活水还须活火烹是也。”又云:“人但知汤候,而不知火候。火然则水乾,是试火先于试水也。”  相似文献   

8.
四、吃茶去(赵州茶)“吃茶去”,为禅林法语,出自唐代高僧从谂禅师之口.从谂(公元778~897年),本姓郝,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一说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人,自幼出家,为池阳南泉山普愿禅师法嗣,属清源系,居赵州(今河北赵县)观音院,人称“赵州古佛”,又称“赵州禅师”.卒谥“真际禅师”.从谂崇茶、爱茶,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有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其曰:“老僧半句也无”,惟认为吃茶能悟性,能消除学人的妄想.未普济《五灯会元》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的三云“吃茶去”,其意就在消除人的妄想,打消人的杂念.为此,清湛愚老人《心灯录》载:“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清杨焯《游弁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曰:“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  相似文献   

9.
周濂 《中国麻业》1980,(4):42-44
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物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麻的栽培、加工和利用。早在公元以前先秦的一些史书《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尔雅》等著作中就有记载。《诗经》云:“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紵”,“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诗中“沤麻”的“麻”,是指大  相似文献   

10.
(续)三、采摘天气陆羽《茶经》有“凌露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古人强调保持茶芽的鲜度,所以认为采茶必须在“日出之前”,如《北苑别录》说:“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故  相似文献   

11.
《药性考》谓:“洋参性寒,甘苦,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医学衷中参西录》则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这说明了两层意思,其一说明西洋参是滋补强壮药,是人体保健剂,因为可“益元,扶正气”。其二说明西洋参适于凉补而人参适于温补.所以西洋参是  相似文献   

12.
《福宁清水绿》系霞浦县历史名茶。产区霞浦县城北龙首山巅(海拔330米)有座圣水寺,寺后有口“圣水井”。据传,当时寺僧用这口井水烹茶,其茶色绿汤清,沁人心脾,故名“清水绿”,为游人所喜爱。岁贡林际云写诗赞道:“十里危峦一径冲,单关长倩白云封,茶烹圣水僧知我,撒手悬崖取自浓。”(见《福宁府志》第四十一卷)。  相似文献   

13.
丁俊之先生《关于“洗茶”一词的商椎》(载《茶叶信息》总394期)云:“人们通常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水倒掉,称之为洗茶……长期以来,不少人人云亦云,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日本有人提出洗茶是怎么一回事……洗茶之说,可能给人以中国茶不卫生的看法……洗茶用语也欠策略,我的见解,宜修正‘洗茶’为‘浸茶’或‘温茶’。读后颇有感慨。其实“洗茶”一词始于北宋。宋子安为补充丁渭《北苑茶录》和蔡襄《茶录》记述建安茶事的不足,曾撰《东溪试茶录》,率先提出了要制成品质优异的茶,必须严格要求技术操作的四道工序———“择之必…  相似文献   

14.
方山露芽是唐时福州名茶。李肇《唐国史补》云:“福州大山有露芽。”《三山志》云:“唐宪宗元和间(公元806~820年)沼方山院僧怀晖德麟殿说法,赐之茶,怀晖奏日:茶不及方山茶佳,则方山茶得名久矣。”陆羽《茶经》(公元760年前后)亦注有:“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说明唐时方山茶称为“方山露芽”已出名久矣。至于“方山露芽”出于何地,产于何时,有必要加以考证。查《三山志)记:方山“山在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远望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闽都别记》云:“五虎山,在清廉里,一名方山,远望端方如几,故名,中…  相似文献   

15.
建瓯产茶历史可上溯唐以前,但有文字记载的则自唐朝开始,距今约一千二百多年,陆羽著的《茶经》(著于公元760年前后)中《八之出》云:“茶生岭南,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建州系唐时建瓯之称)说明当时建瓯不但盛产茶叶,而且品质甚佳。  相似文献   

16.
东坑茶     
浙江省临安县临目乡东坑村位于天目山东侧,历史上多出名茶,素有“东坑茶叶西坑水”之美誉。《临安县地名志》载道:“东坑源头产名茶,俗称东坑茶”。《临安县志》载道:“天目山头茶之香者,胜过龙井,所谓天目云雾茶是也”。古时这里产的名茶通称“天目云雾”、“天目山茶”,早在唐代就被列为上品,明代被列为“贡茶”,1935年还荣获了南洋劝业博览会的特等金质奖章,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而失传没名。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的茶文化研究从何时开始,古代研究者认为从神农氏开始,茶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主要是根据《神农本草》(成书时间是在东汉)的上述传说。陆羽所以作此结论,一是神农氏把茶从无数草木中鉴别、分离出来:二是初步知道茶具有解毒作用,这固然可以作为茶文  相似文献   

18.
被后世尊称为“茶神”的陆羽,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他怎样呱呱降生?为何不婚不娶?何年何日辞世?……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一)怎样呱呱降生?《陆文学自传》云:“始三岁,茕露,育于竞陵大师积公之禅。”茕露;茕,原指无兄弟。茕露,即被孤孤单单遗弃在露天之下,说是个孤儿。《新唐书·隐逸·陆羽传》却说:“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之水滨,畜之”说是龙盖寺(后改称西塔寺)智积和尚早晨起来在当地的西湖之  相似文献   

19.
唐·陆羽《茶经·七之事》引《永嘉图经》云:"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主编《温州市志》的章志诚先生说:隋唐,温州地方官员开始编纂《永嘉图经》,"图"为书中的舆地部分,"经"是记事的文字。所以《永嘉图经》是绘有温州水陆交通,山川形势的图经,图文并茂,惜为失佚,使得"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成为历史上难解之题。对这句引文的理解,人言各殊。茶学专家  相似文献   

20.
菊花茶     
“二朵菊花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故景焕《牧坚闲谈》云:“真菊延龄”,现代医学研究,治疗冠心病,对心绞痛的症状有效率达80%,心电图有效率45.9%,且能降低血压,主要作用是扩张心脏冠脉。菊花之品九百种,品品不同,宋人刘蒙泉、范至能、史正志皆有《菊谱》亦不能尽收。菊花之多供欣赏也,药用分白菊花和野菊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