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对从含有鸡毒霉形体H3株TM-1基因的大肠埃希氏菌DH5α中提取的质粒,进行EcoR Ⅰ和Sα/Ⅰ双酶切,获得了大约为786bp的目的片段。将此片段与经EcoRⅠ和Sαl Ⅰ双酶切的线性原核表达载体pET-30a-1连接。转化宿主菌BL21(DE3),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插入正确,从而构建成了重组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证明其分子质量约为29ku;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识别,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对鸡毒霉形体内蒙古分离株H3株的TM-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已发表的MGS6株TM-1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设计了1对引物,以H3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约0.8kb的片段,将该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经Kieser法,质粒PCR法,PstⅠ单酶切等方法鉴定后,测定H3株TM-1基因序列。并与已知S6株TM-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GH3株与S6株TM-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一性为96.57%。氨基酸同一性为95.42%。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GH3株的基因免疫和基因工程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kpticum,GM)基因组中存在着编码细胞表面血凝粘附素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相关基因组的多基因族。为筛选出含有完整的pMGA基因片段,并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基因组中pMGA多基因族的基因数,本试验以pUC18为载体,用EcoR I限制性内切酶构建了鸡毒霉形体HS株的基因组文库。根据pMGA基因引导序列的保守区和pMG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人工合成了2个寡核苷酸探针(探针I、探针Ⅱ),经标记后,双筛选所建的基因文库,从600个转化子中共得到的38个含有pMGA基因的阳性克隆子,选其中1个7.5kb的片段(17号阳性克隆子,W17),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Ⅲ,Pst I,Bgl Ⅱ)酶切消化,绘制了该片段的物理图谱。该片段酶切产物经电泳、转膜后与探针I和探针Ⅱ杂交,发现2个探针杂交图谱基本相同,根据杂交带及放射信号的强度值,估测出该片段含有4个pMGA基因,以这个片段所含的pMGA基因数为标准,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含有39个pMGA基因。  相似文献   

4.
5.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鸡毒霉形体(MG)HS株基因文库中经初步估测可能含有的4个鸡毒霉形体粘附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AG)基因的MgW17重组质粒进行了不同组合的酶消化,根据消化片段的大小及酶切位点绘制了7.5kb外源片段的物理图谱;然后根据所得的物理图谱,选用PstI和EcoRI将MgWl7外源片段酶解成1.3、2.0、4.2kb3个部分,将它们分别亚克隆到SK^( )质粒上,得到了3个亚克隆于SGpl00、SGp200、SGp300。使用核酸外切酶Ⅲ缺失法构建缺失子系列,经序列分析后得到MgWl7外源片段的全部序列。序列全长7434bp,中间含有2个完整的pMGA基因和另2个不完整的pMGA基因的首部和尾部,分别将它们顺次命名为H—pMGAl.1、H—pMGAl.2、H—pMGAl.3和H—pMGAl.4。2个完整的pMGA基因的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967bp(1.2)和2039bp(1.3);H—pMGAl.1首部不完整的阅读框的长度为720bp,尾部不完整的H—pMGAl.4的长度为1752bp。将H—pMGA基因与已报道的MG.S6株、F株的pMGA基因进行了比较,探讨了pMGA基因在不同MG菌株中的相似性、基因启动子结构的差异、间隔区内GAA重复序列对转录调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鸡毒霉形体(MG)HS株基因文库中经初步估测可能含有的4个鸡毒霉形体粘附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基因的MgW17重组质粒进行了不同组合的酶消化,根据消化片段的大小及酶切位点绘制了7.5kb外源片段的物理图谱;然后根据所得的物理图谱,选用Pst I和EcoR I将MgW17外源片段酶解成1.3、2.0、4.2 kb 3个部分,将它们分别亚克隆到SK(十)质粒上,得到了3个亚克隆子SGp100、SGp200、SGp300.使用核酸外切酶Ⅲ缺失法构建缺失子系列,经序列分析后得到MgW17外源片段的全部序列.序列全长7 434 bp,中间含有2个完整的pMGA基因和另2个不完整的pMGA基因的首部和尾部,分别将它们顺次命名为H-pMGA1.1、H-pMGA1.2、H-pMGA1.3和H pMGA1.4.2个完整的pMGA基因的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 967 bp(1.2)和2039 bp(1.3);H-pMGA1.1首部不完整的阅读框的长度为720 bp,尾部不完整的H-pMGA1.4的长度为1 752 bp.将H-pMGA基因与已报道的MG.S6株、F株的pMGA基因进行了比较,探讨了pMGA基因在不同MG菌株中的相似性、基因启动子结构的差异、间隔区内GAA重复序列对转录调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按常规方法提取鸡毒霉形体3株临床分离株和参考株(S6-10)的基因组DNA,扩增各菌株DNA旋转酶gyrA基因片段,并克隆、测序,用DNAsis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S1、HS2株均在GyrA亚基第87位发生了Glu87→Gly氨基酸取代,除此之外,耐药水平较高的HS2株还在第83位发生了Ser83→Ile氨基酸取代,而FL分离株虽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了低水平耐药,但在GyrA亚基未发生任何氨基酸突变。  相似文献   

8.
岱岳区某规模化鸡场发现疑似毒霉形体病鸡,通过病原分离获得鸡毒霉形体(支原体),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鸡毒霉形体对泰乐菌素、红霉素和北里霉素高度敏感。本研究为该鸡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对鸡毒霉形体病的准确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份郑州市某养鸡场所饲养的2800只13周龄和2600只300日龄罗曼蛋鸡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以气管罗音、怪叫且叫声沙哑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症状;鸡群采食量下降。随后产蛋鸡群出现产蛋率下降,部分蛋壳质浅、蛋重轻,软壳蛋、白皮蛋增多;粪便稀;发病率30%,死亡率达0.6%,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11~15天,此时部分鸡出现严重腹泻。发病期间曾用喘霸、泰乐星、克喘康、氧氟沙星等药,无明显效果;抗病毒药无疗效。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鸡毒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西鸡毒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疑似鸡毒霉形体(MG)感染的46份病鸡病科中分离到7个菌株,经分离培养、L形细菌检验、理化特性鉴定、血清学定型、人工感染试验以及PCR扩增检测等方法鉴定,确定7个分离株为MG。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鸡毒支原体(MG)种特异性检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PvpA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MG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重组PvpA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滑液支原体、大肠杆菌“O”抗原、禽沙门氏茵“O”抗原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小于8%,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1%,表明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采用该检测方法与进口试剂盒对不同省份送检的鸡血清进行检测比较,两者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均达到90%以上.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M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按常规方法提取鸡毒支原体参考株(S6-10)、疫苗株(F14-6)及在氟喹诺酮类药物压力下体外筛选出来的耐药株的基因组DNA,扩增各菌株DNA旋转酶gyrA基因片段,并克隆、测序,利用DNASIS分析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6-10和F14-6在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压力下均筛选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菌,而且恩诺沙星致鸡毒支原体发生耐药性突变的机率高于环丙沙星,S6-10株耐药突变频率高于F14-6。S6-10筛选出来的耐药菌株发生突变的位置在DNA旋转酶gyrA亚基的第83位(相对于大肠杆菌gyrA亚基中的位置,以下同)和87位上,取代模式为Ser83→Ile、Glu87→Gln,高水平耐药株(Se32M,MIC≥128)除了在第83位发生突变外,在第82位还增加一突变位点(Asp→Gly);F14-6筛选出来的高水平耐药菌株(Fe32M)在DNA旋转酶gyrA亚基的第83、87位发生了双位点突变(Ser83→Ile,Glu87→Gly),而低水平耐药株(Fe8M、Fc8M)在gyrA亚基未发生任何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13.
鸡败血支原体GapA高变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鸡败血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强毒株黏附素GapA的N端(98aa~322aa)和C端(820aa~1 115aa)2个高变区进行克隆,并进行原核表达,制备获得抗GapA多抗,结果显示,GapAN获得高效表达,制备获得的抗体对MG黏附真核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说明GapA对MG的黏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抗原成分的成功表达和抗体的制备为研制特异性单抗和筛选GapA缺失型突变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利用不同毒株在GapA N端功能区的基因序列的明显差异,使基于该抗体建立新型快速的免疫学方法以鉴别MG强弱毒株亦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鸡毒支原体不同地区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四川和北京等地疑似鸡毒支原体感染鸡中分离并利用种特异性基因(fMG-2)PCR方法鉴定了51株鸡毒支原体,并测定了这些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个地区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对泰乐菌素仍然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三个地区的鸡毒支原体对林可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性显著下降,广东、四川两地分离株对强力霉素也有明显耐受性,部分广东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体外抑菌试验测得氟罗沙星(Fleroxacin)对禽败血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15mg/L。体内药效试验表明,氟罗沙星以25、50、100mg/L饮水给药和以5、10、15mg/kg肌注给药(1次/d),连续用药5d,对人工气囊接种禽败血霉形体培养液(0.2mL,约含108cfu)的雏鸡,保护率均为100%(30/30),而感染不给药组雏鸡存活率为93.3%(28/3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0.8%、91.5%、92.3%和91.5%、91.8%、92.9%,显著高于感染不给药组(73.2%);气囊损伤分分别为2.93、2.62、0.93和1.8、1.1、1.0,而感染不给药组为6.57,差异显著(P<0.05);血清玻板凝集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0%(2/10)、10%(1/10)、0(0/10)和30%(3/10)、10%(1/10)、10%(1/10),均极显著低于感染不给药组100%(10/10)(P<0.01)。氟罗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剂量间药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HPr激酶/磷酸酶(PrkC/PrpC)系统在细菌和支原体中高度保守,不仅参与糖酵解酶类的磷酸化/去磷酸化,也与毒力、生物被膜等生命活动相关。克隆并突变获得编码鸡毒支原体磷酸酶PrpC的ptc1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利用底物PNPP体外检测其酶活性,并对影响该酶活性的pH、金属离子、温度等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tc1蛋白具有磷酸酶活性,Mn2+为该酶辅因子,最适离子浓度为2mol/L,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7℃。相同浓度的Li+、Na+、K+、Mg2+、Ca2+、Ba2+、Al 3+、Hg2+等金属离子均对表达产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初步建立了PrpC功能检测体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rkC/PrpC调节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鸡毒支原体黏附蛋白PvpA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vpA基因的PCR扩增产物与原核表达栽体pET-41a(+)连接,转化入DH5a感受态细胞,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3)受体菌,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PvpA蛋白多克隆抗血清,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验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PvpA纯化蛋白,在免疫印迹试验中,兔抗PvpA高免血清能与目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证实表达产物为特异性蛋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鹅群的185例血清样品,进行败血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结果表明:鹅败血支原体的感染率为29.7%,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率为19.5%,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