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市走出一条全域统筹、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特色道路。分析青岛市新型城镇化道路特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化”之间存在着循环演进和良性互动关系.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应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坚持"东引西进、借势升级、因地制宜、凸特突亮"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战略,强市、富县、优镇,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植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目前缺乏对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本研究尝试建立适合北京市城镇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方法  以北京市城镇化程度较高的9个区为评价单元,通过历史相关资料收集并结合重点区域野外调查的方法,选取维管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城市绿地率和古树名木丰富度6项评价指标,构建北京市城镇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参考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区域多样性评价标准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研究范围内的9个区植物多样性指数均相对较高,其中海淀88.39、石景山61.69、顺义60.30、丰台49.75、朝阳42.33、大兴42.01、通州41.55和东、西城区38.14。海淀、石景山和顺义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优”,其他区的评价等级均为“良”,植物多样性较丰富。  结论  以区为单元构建适用于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北京市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整体分布情况。评价结果为各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量化指标,同时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将来以区域网格(10 km × 10 km)为评价单元,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应该更为公正、可靠,使得后期保护措施的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分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对制定正确的城镇化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旧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下产生的大量小城镇问题是制约我国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主要研究临汾市城镇化发展存在发展速度慢、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今后一段时期全省人民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找出问题,理清思路,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重质量发展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整合城市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发展平台。探讨了近5年以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湖北省城镇化向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湖北省中心城市深化发展非农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除城乡人口流动障碍是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集中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当前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面临着特色挖掘不突出、特色彰显能力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弱、创新精神不足以及缺乏活力等问题。小城镇特色建设必须坚持以适合人民生活为宗旨,以大中城市周边合理布局为基础并注重乡土重建,充分发挥原住民在小城镇特色挖掘上的主体作用,注重通过创新精神去激活发展动力,在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前提下发挥政府搭建平台、城镇居民共同参与、开发资本“走进来”的三方协同作用来加强小城镇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疆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旨在找出问题所在,为推进新疆城镇化的进程提出建议。文章第一部分为导言部分,主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对新疆城镇化的历程进行了回顾,进而在第三部分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新疆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部分,为推进新疆城镇化提出对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李丰玉  刘肖 《农技服务》2014,31(8):11-12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高风险、低收益问题仍然存在,只有提高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才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质增效的能力,取得农业的突破性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好基础能力支撑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等6大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四化"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存在重棚室搭建、轻配套建设,致使设施农业投产缓慢、迟迟见不到效益等问题,需要根据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思想观念的更新,加快了农村发展的步伐。但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观念、办学环境、设施等方面的落后,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国家、政府、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9):222-223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并由此推动城镇发展的过程。上蔡作为人口大县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重点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主要以上蔡县为例分析县级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于城镇来讲,其发展需要依赖土地。城镇的建设活动与耕地保护工作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对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双赢。本文简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关联,并提出处理两者矛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移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统计数据和预测表明未来安徽省的老年问题的重点是农村养老问题。一方面是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将进入高速通道,另一方面安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双重压力下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均出现新的挑战。对在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将有助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教育。大教育观以其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系统观,涵盖了终身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对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要通过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树立大教育观理念和构建大教育观实施机制,加快推进我国人的城镇化步伐,大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64-26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仅有的集中连片,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2020年重庆市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从城镇人口、产业结构、区域特色和基础设施发展四大方面对渝东南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69-170
河南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落后的城镇化不仅制约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阻碍了中部崛起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国家政策等的约束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河南省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文章给出了提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措施和建议:一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一体化;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城镇主导产业。针对综合型城镇、旅游资源型城镇和自然资源型城镇采取不同的产业选择政策;三是合理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是创新财税、投融资及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国向工业国、农业地区向工业地区跨越的必由之路。针对新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大分散,小集聚"等特点,分析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布局、结构不合理,对人口的吸纳能力不足及聚集、辐射效果较弱,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