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一馨 《农学学报》2017,7(5):76-81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虽有一定提高,但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基于北京市2011—2015年农民财产性收入数据资料,并结合对京郊3个区县实证调查,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增长潜力。结果表明: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制度、集体分配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农民财产拥有量、受教育程度、与增加财产性收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等。因此增加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和个人形成合力,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盘活农村现有宅基地、创新农村金融模式等途径,让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手中的钱财流动起来,共促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民的四大收入来源中,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较小,已受到国家及各地区的重视。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当下,农民主要依靠土地来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从而增加农民的总体收入。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状况主要表现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低;省内地区间农民财产性收入不平衡;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不同收入组之间财产性收入不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的改革,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研究,分别对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土地流转权和收益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及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安徽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一是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总量低且不稳定,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二是地区间差异大;三是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贡献率极低。剖析了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一是财产性收入来源单一;二是总体收入水平低;三是土地流转及配套机制、社会保障机制、金融体制等相关机制不健全。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一是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是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三是发展农村资本市场;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芳  谢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95-15697
基于统计数据,介绍了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理念、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较低的原因,并就如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飞  张锦宗 《农学学报》2016,6(1):134-140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是,财产性收入尚未充分发挥其农村居民增收作用。研究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研究分析了制约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障碍因素,指出中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的不足,探寻今后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研究思路:即从城-乡连续功能空间、城乡联动的视角研究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状况,探寻收入增加的机制及实现模式。这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望晓东  江华  魏玲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223-228
随着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鼓励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对如何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的研究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及其差异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重点分析财产性收入和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结构及其变化,论证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并进而深入分析制约其增长的一系列瓶颈因素,为实现农民土地财产的增收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137-141
根据2013~2017年统计数据,长沙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源很不均衡,且波动大,存在明显短板,财产性收入占比太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其中,财产性收入差距尤为明显,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出租房屋财产性收入、红利收入和利息收入是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最主要的因素。应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以扩大财产规模,稳步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改革以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主要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根据1980—2010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水平建立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影响广西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弹性不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弹性最小。因此,要拉动广西农村的消费需求,必须改革农村生产经营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璐红  马卫鹏  王晓峰  孔小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51-13152,13155
依据统计数据资料,阐述了江苏省财产性收入现状: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二是虽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波动;三是增长速度大于纯收入增长速度;四是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深刻剖析了影响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三是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四是农村住房制度不健全;五是农村社保制度不完善。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一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夯实财产性收入基础;二是明晰土地产权主体,探索土地流转形势;三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居住点住房的流转,完善农村住房租赁市场;五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0.
凌宇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337-340
通过对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总量、结构增长及土地财产性收入现状的分析,采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因素,从而研究影响江苏省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制度障碍。结果表明: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大,呈现高离散性;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在财产性收入中占比最高;农户的受教育程度、非农劳动力占比、人均年收入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家庭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目前土地财产化、市场化制度障碍是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制度障碍,解决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关键还需要从制度创新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信阳地区为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障碍性因素,指出河南省地区农村居民低水平的受教育程度成为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民普遍缺乏投资观念,对理财信息甄别能力差,理财知识水平低,克服不利地理环境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能力不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2017年贵州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相关数据,探讨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剖析影响贵州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诸多制约因素,构建并创新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保障机制,并提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振兴乡村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财产性收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提高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分析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把全国农民财产性收入与江苏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市场运行机制,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提高农民投资收益渠道的政策建议等以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4.
十七届三中全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加快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流转和确权发证工作.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如何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在已有的政策和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以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土地流转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8):4911-4912,5016
以信阳地区为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障碍性因素,指出河南省地区农村居民低水平的受教育程度成为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民普遍缺乏投资观念,对理财信息甄别能力差,理财知识水平低,克服不利地理环境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能力不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情况和现状,分析影响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思考建议:一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扩展农民投融资渠道,三是完善农村住房和土地制度,四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机制。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关联程度最大,其后依次为家庭第一产业收入、家庭第三产业收入、家庭第二产业收入和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是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促进农民市民化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议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可部分抵消其市民化进程中的家庭成本、企业成本和政府成本。但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却面临许多制度困境,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的角度明确农民土地的物权属性、规范征地行为、创新农民"带地入城"规范、解决"农民公寓"或小产权房的市场准入问题、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农民土地财产权对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实现农民财产收入的有效持续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全国层面的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为对象,分析其时空特征,从区域因素、土地数量因素、资源禀赋因素3大方面深入探讨制约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保障农民土地完整的产权内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提高市场交易水平等建议,为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及结构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老龄化率的上升抑制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取得,伴随着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在加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