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旱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对红壤磷素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通过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旱作水稻在施用中量磷肥条件下,土壤水分对红壤中几种磷的含量和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水分水平和采样时间对红壤全磷、有效磷、有机磷和不同形态的无机磷含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且相互间的交互作用明显。栽种水稻后总体来说,土壤全磷、有机磷和O-P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有效磷和Al-P、Fe-P、Ca-P含量则下降;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为O-P>Fe-P>Al-P>Ca-P;大田和盆栽实验相比,在4种形态的无机磷、全磷和有机磷的排列顺序、演变趋势等方面基本一致,但有效磷则出现相反的结果,同时,大田试验土壤中各种磷的含量要比盆栽试验高得多,表明盆栽条件下,由于根系密度大,使土壤磷素消耗更快。 相似文献
2.
旱作水稻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杂交稻籼优 63(Sy63) ,常规稻武育粳 (Wyj) ,旱稻 85 - 1 5 ( 85 - 1 5 )为材料 ,分别研究了旱作处理与水作处理的水稻体内脱落酸 (ABA) ,生长素 (IAA) ,赤霉素 (GAs)和细胞分裂素 (CTKs)在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 ,初步探究了激素变化与旱作水稻形态及生理适应性的关系。旱作条件下水稻根叶的ABA都显著增加且各品种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旱作水稻的根叶中GAs规律与其ABA的变化规律相似。旱作水稻叶中IAA苗期增加而根先减少后增加 ,后期IAA逐步减低 ;苗期旱作水稻叶中CTKs增加而根减少 ,后期差异不大。实验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的气孔行为可能由ABA和IAA共同调控 ;旱作的侧根发达可能是因为根系中IAA增加及CTKs降低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水稻秸秆与地膜二元覆盖旱作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覆膜稻栽培研究始于1996年,但迄今都为地膜单元覆盖,水稻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旱作栽培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旱作稻田土壤变温幅度降低,水分散失减少,结构改善,养分积累增加;水稻无效分蘖减少,生育转变提前,灌浆结实期延长,穗大粒多,千粒重高,增产效果显著,稻谷产量较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露地旱作栽培分别增产10.3%,8.9%,23.2%。 相似文献
4.
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及表层覆盖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在田间研究了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物和常规淹水种植水稻 (简称水作 )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间土壤NH4+-N、NO3--N的动态变化 ;水作与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 ,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的动态变化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作条件下土壤有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旱作水稻的氮营养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均大于水作。旱作水稻的氮素吸收、累积主要在拔节期以后 ,而水作水稻从移栽后就大量吸收氮素 ,灌浆期后很少吸收氮素 ;旱作水稻的产量以半腐解覆盖处理的最高。所有旱作处理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水作 ,但耗水量只占水作耗水量的 71.4% ,水分利用效率是水作的 12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6.
水稻是一种喜水或嗜水植物,具有半水生或湿生的习性,淹水栽培使水稻种植不仅耗水量巨大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因降雨量在地区间、季节间、年际间分配不均,加之受水源多少、引水灌溉难易等的影响,使不少稻田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水分供需矛盾的原因往往造成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甚至改种其它作物.水稻旱作是克服水分不足的高效节水稻作技术,作为一种抗旱手段,水稻旱作为水资源不足的地区、高亢地及低洼易涝旱作区、干旱所致的缺水地区扩种水稻、减少灌溉用水,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1,2].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水分需求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3倍多,旱作盖草处理的灌溉量为434.5m3/hm2,仅相当于水作的24.6%。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盖草>覆膜>裸露>水作,且旱作与水作间差异极显著。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的产量分别为:8250,7207,7867,7253kg/hm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盖草旱作与水作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盖草旱作是一项效果最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加入硝化抑制剂和硫磺的尿素肥料在我国三种水稻土旱作条件下的氮肥硝化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尿素中单加硝化抑制剂对三种供试水稻土旱作条件下的氮肥硝化作用均有抑制,但抑制的强度与土壤类型有较大关系;而尿素中同时加入硝化抑制剂与硫磺在pH为5. 16的红壤和pH 6. 05黄泥土上都表现出对氮肥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硫磺对pH为7. 06的乌珊土上的硝化过程无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可为硝化抑制剂肥料和硫包尿素肥料的设计与使用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缓释复合肥条件下覆盖旱作对水稻氮素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旱作和施用缓/控释肥料是提高水肥利用率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该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施用无机缓释复合肥料(ISF)条件下,3种表层管理方式—常规淹水(CF)、地膜旱作(DF)、秸秆覆盖旱作(DS)对冷烂型稻田水稻的生长、叶片氮素形态、氮肥利用率和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收获期农艺性状(株高、分蘖势、茎秆重、成穗数和粒重)以DF较好,DF产量较CF和DS分别增加39.1%、41.4%;DF和DS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叶片NO-3-N含量为CF的2倍以上。水稻分蘖期叶片氨基酸、蛋白氮和全氮含量均为DF>DS>CF。氮肥表观利用率(ARE)、农业利用率(AE)和生理利用率(PE)均以DF>CF>DS。水稻分蘖期叶片的氮素营养状况对稻米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覆膜旱作能提高稻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红壤性水稻土施肥的产量效应及与气候、地力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以23a红壤性水稻土化肥定位试验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下水稻产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地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的产量效应均显著受气候的年成变化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气候的季相变化因不同施肥措施而异,对CK、NK、NPKM处理影响不大,而对N、NP、NPK处理有强烈的影响;红壤性水稻土基础地力贡献率较稳定,为46.3%,72.0%。随着施肥结构完善,对地力贡献的依赖性表现出NPKM〈NPK〈NK、NP〈N的趋势;各施肥管理水稻平均增产效果表现为NPKM〉NPK〉NK〉NP〉N。连续施用氮(N)肥,增产效果达持续显著水平的年限为17a,钾(K)肥的为98,而磷(P)肥不明显。N肥单施或与P肥、K肥配施,生产稳定性显著下降,且随时间的延长,增产效率均呈线性下降,其下降速率表现出NP〉N〉NK的趋势,至18~218后,产量水平相当或者低于无肥区(CK)。N肥与PK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水稻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再配施有机肥,水稻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史前灌溉稻田和古水稻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连续4 a多的研究,科学地证明了位于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的稻田群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灌溉稻田群(6 280 a BP),提出了一套诊断古水稻田和古水稻土的技术指标;获得了新石器时期"火耕水溽"——原始灌溉稻作技术的科学证据。阐明了史前水稻土和现代水稻土表层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接近,而全磷、有效磷则是前者大大高于后者的事实,是先民长期以动物残余物肥田的结果。古、今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同时期旱地土,揭示了稻田生态系统和水稻土固持大气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新石器时期水稻土也含有较高的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是源于田间秸秆的焚烧。微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史前水稻土产甲烷潜势很低,硝化功能完全丢失。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曲线、粒度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钾钠比、残积系数和以Rb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含量等随剖面层次呈规律性变化,即在古土壤层(S0)中含量最高,表土层(MS)中次之,在黄土层(L1、Lt、L0)中最低。硅铝率和Sr的含量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表明在全新世古土壤层和表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成壤作用和次生粘化作用较强;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比较干旱,沙尘暴频繁,成壤作用微弱。这些化学参数与磁化率曲线可以进行对比,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受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变化的控制。与黄土高原腹地的洛川剖面相比,淮河上游禹州剖面中绝大多数常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磁化率也显著偏低,绝对值差别很大,粒度组成当中细沙成分含量很高,这说明淮河上游黄土物质来源与黄土高原地区明显不同。联系全新世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改道、沉积与黄淮平原盛行东北风形成流沙地的事实,认为淮河上游的黄土是黄河泛滥沉积物质经过风沙活动改造,由东北风力系统搬运而来的近源粉尘堆积,再经过就地风化或者成土改造而形成。 相似文献
15.
绰墩遗址新石器时期水稻田、古水稻土剖面、植硅体和炭化稻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绰墩遗址第六次发掘的300 m2范围内出土22块古田块,通过对其田埂、灌排系统(水口、水沟、水井)等结构特征的观察研究,对古田块和水沟中出土的灌溉用具——陶罐和陶盆碎片的鉴定是属于马家滨文化时期的器物;从田块表土层中淘洗出大量的炭化稻粒,每克土壤中检测到有上万至十余万颗水稻植硅体,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田块是马家滨时期的灌溉稻田。对出土的炭化稻粒和土壤有机质的14C定年结果表明其年龄分别为5 907 a BP和6 280 a BP,是新石器即晚马家滨文化时期的水稻文明。对在遗址挖掘的两个整段剖面(P-01和P-03)的研究发现,P-01剖面上42~103 cm层位埋藏有马桥文化-商朝初期(3 320 a BP)和在103~200 cm层位埋藏有马家滨时期(6 280 a BP)的两个古水稻土剖面,这一结果佐证了前人关于8 00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有过几次大的洪水泛滥而使人类耕作活动中断的气候变化事件的结论。然而距P-01仅15 m的P-03整段剖面上仅出现了马桥-商朝初期的古水稻土剖面(40~100 cm),未发现马家滨时期古水稻土剖面(100~200 cm),说明当时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仅能利用低洼平坦的地方种稻,稍高一点的居住点附近的坡地就无法改成梯田种植水稻了。这两个埋藏的古水稻土剖面均已经发育了水稻土的明显特征。对出土炭化稻粒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外型多为椭圆形,长宽比的变异较大,稃面有方格凹陷结构、周边有稃毛,顶端残留有稻芒的基部,基部有护颖而没有小梗,"钝形"的双峰乳突、浅平的凹陷乳沟等均显示其为人工栽培的粳型水稻。结果与丁颖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汉代的炭化稻粒的特征是吻合的,从而支持了关于"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古代最早栽培的水稻都是粳稻品种"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对稻田养鱼(垄稻沟鱼)后的稻田土壤、田水、水稻植株、稻米蛋白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和田水的氮,磷、钾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得到改善;水稻的根系活力增强,分蘖增多,稻株的氮、磷、钾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的累积均有明显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高;稻田杂草基本根除,同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19.